摘要:愛要表現在日常中,讓父母和孩子都感受到彼此的愛。》這本書中,闡述和分析爲什麼要讓孩子知道你愛他,及如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愛。

你覺得孩子知道你愛他嗎?

親子教育家汪培珽在《孩子知道你愛他嗎?》一書中提到:上一代父母的敗筆之一,就是在小孩面前,抵死不認錯。很多孩子無法諒解父母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的不認錯。

受傷的孩子雖然不會去對抗父母,但一顆受傷的心很難癒合,隨着事情的積壓,他會越來越陰鬱,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有一些孩子長大後,小時候的壓抑讓他脾氣變得暴躁,甚至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因爲他不知道如何該把愛傳達給孩子。

如果問一個小孩子,給父母打分,會是幾分?

毋庸置疑,滿分10分的話,那就100分!

我們都說,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其實真正無私的愛是孩子對父母的愛。不論父母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清貧、是富有、是說過他、是偶爾打過他,都是愛的,沒有理由,沒有條件。

而父母似乎有些不同,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也在孩子長大後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其實年輕的爸媽也不知道,孩子陪伴你的時間,讓你擁抱和捧着臉蛋的時間沒有幾年哪!

在他們上學、進入青春期,會慢慢不自覺與父母的關係疏遠。如果父母再不對孩子溫柔一些,等以後看着孩子的背影越來越遠,讓他們覺得終於逃脫父母的“兇狠”,更是找藉口離你們遠一些,這時候,你再後悔莫及,該去哪裏追尋原本可以和孩子親密的時光呢?

趁現在你怎能不把握機會,讓孩子知道你愛他呢?

當你錯怪了孩子。

當你打了、罵了或傷害了孩子。

……

當父母不小心傷害了孩子,又希望可以平復他們內心的創傷,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就是誠心地去跟孩子說對不起。

美國心理學家羅達.鄧尼說過:“父母錯了,或者違背自己的諾言時,如果能對孩子說聲對不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時能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習慣。”

不論作爲父母,還是子女,能在適當的時候說句對不起,會減少家庭矛盾,避免不必要的慘劇發生。父母對子女做錯了某些原則上的事情的時候,能在合適的時間說句對不起,就不至於讓孩子留下心結。

做錯事,敢對孩子說對不起,只會得到孩子更多的尊敬。

《小歡喜》已經播完一段時間了,很多情節賺足了觀衆的眼淚。

劇中區長季勝利與兒子楊楊不斷改變且越來越融洽的父子關係,一直被網友稱爲良好父子關係的範本。

季勝利因常年在外工作與兒子日漸疏遠,又因爲表情包的事情打了兒子一巴掌,使得剛有點緩和的父子關係,降至冰點。在酒店,他當着五個孩子和六個家長的面,向兒子正式道歉,還鞠了一躬,雖然有點笨拙的樣子,但真的令人感動。作爲一個區長,一般人在他面前都恭恭敬敬的,而他卻當着大家的面向自己的兒子鞠躬道歉。

聽到那句意料之外的道歉,一向叛逆不羈的兒子,瞬間哭了起來。常年積壓在心中的不滿和委屈也就消失無蹤了。

當然,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不僅僅是父母做錯事情與孩子道歉即可,歸根結底,還是要讓孩子感受父母的愛意。因爲在中國家庭關係中,有太多明明父母很愛孩子,卻最終出現父母與孩子關係僵化,甚至斷裂的局面。

在不小心傷害了孩子時,請告訴他:“爸爸媽媽本意不是這樣的,爸爸媽媽是愛你的,但是用錯了方法,現在跟你道歉。”

即使你孩童時期沒有得到父母親暱的愛,沒有得到父母的道歉,但請放下過去,從你這裏開始轉變吧。讓你的孩子知道,其實你很愛他。 每一個父母在用自以爲“愛”的方式對待孩子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麼做能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意。親子教育家汪培珽就在《孩子知道你愛他嗎?》這本書中,闡述和分析爲什麼要讓孩子知道你愛他,及如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愛。

孩子知道你愛他嗎?

愛要表現在日常中,讓父母和孩子都感受到彼此的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