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貝殼找房精準連接供需兩端,以互聯網平臺重構居住服務

來源:盒飯財經  作者:顧林

2018年可以稱爲 To B革命的“新元年”。

今年,阿里系、騰訊、百度、京東等巨頭紛紛開始強化B端能力,螞蟻金服、釘釘、騰訊第三次組織架構大調整、京東金融改名莫不如此,通過對B端賦能,提升C端用戶體驗,S2B2C和T2B2C成爲熱詞。

從消費互聯網走向產業互聯網,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思維、新模式,重構傳統產業的運行邏輯,符合產業趨勢。不過,很多產業是由BAT等外部傳統的互聯網巨頭掀起的產業革命,而貝殼找房作爲居住行業自身的力量,正在做同一件事。

10月10日,在北京的媒體溝通會上,貝殼交易平臺總經理伊凱說,貝殼交易平臺推出從簽約到過戶到放款等所有環節、服務於消費者與經紀人和交易服務人員的整套交易賦能體系,有效保障消費者從簽訂經紀服務合同到過戶放款的所有環節順利進行,進一步提升房產交易的安全與便捷。

我理解,貝殼交易平臺做的這件事,就是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驅動,連接、互動、資源整合等新手段,重構和刷新房產行業交易邏輯,一手To B,一手To C,通過賦能B端,提升C端體驗。

一  B和C的雙重痛點

我們先來看看行業,理解貝殼交易平臺爲什麼要做這件事。

美國商業評論家克里斯·斯金納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哪個行業的人西裝革履,卻愁眉苦臉,哪個行業一定有改變創新的機會。”

房產經紀行業就是這樣的典型。

長期以來,在房產經紀行業,C端消費者和B端經紀機構、經紀人都有許多的痛點。

C端每個有買房經歷的人,都一定有這些顧慮或栽過這樣的坑:房子是不是有抵押?解抵押週期是多長?我如果貸款,適合用商貸還是公積金?各種準備之後結果銀行面籤失敗,甚至錢打給業主但房子在過戶前被查封了怎麼辦?B端經紀人急於促成交易,導致置換房出現時間差,賠了一筆違約金……

超長的交易流程,複雜的交易環節,各種信息和數據同步延遲,交易過程不透明,動輒數十萬上百萬的資金安全沒保證等等,都成了房產交易過程中消費者一方的槽點和經紀人的難點。

伊凱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把整個房產二手經紀交易看成100公里的話,那麼簽約只是前進了1公里,而交易環節相當於之後的99公里,工作量佔比、重要程度都非常高。”

但硬幣的另一面是,房產經紀機構和經紀人真的就願意讓消費者不滿意嗎?顯然不是。

除了少數行業濫竽充數者,絕大多數房產經紀從業者還是希望能提供優質、專業、安心的服務,讓消費者滿意。

但是,要提升專業化服務的能力,對遍佈全國尤其是二三四線城市的絕大多數經紀機構來說,絕不是靠自身的力量能夠短期內實現的,而是需要產業互聯網的力量進行B端賦能,這點,就連阿里巴巴和騰訊最近也都在強調“中臺建設”。貝殼做的是:經紀人在前臺,後方有產業互聯網力量的支撐。

中國當下所有行業都對產業互聯網有了急迫的需求,這也是近兩年來2B革命發生的根本原因。其實道理很簡單,在中國市場喫人口紅利已經基本到頭了,增長從何出來?必須依靠技術驅動、精細化管理和供應鏈等產業創新。

何況,BAT等巨頭對各個行業都是虎視眈眈,你不革命,你不提高,難道要等着行業外部的巨頭來革你的命嗎?

所以我理解,這就是行業老大一定要做貝殼,一定要做產業互聯網,賦能行業,重構交易邏輯的初心。

二  如何重構“買房邏輯”?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知道痛點在哪裏,既然知道行業必須要進行B端和C端的雙重變革,那麼怎麼做這件事呢?

知易行難。

我相信,不光是貝殼,行業裏所有的人都在絞盡腦汁琢磨這件事。

過去20年的互聯網革命,不可能不對房產經紀行業產生衝擊,但客觀的說,現有的房產經紀線上平臺,大多隻是流量平臺,仍然只停留在對信息發佈環節的再造,如果從產業互聯網的角度來看,屬於非常淺層次的介入和改造。

如果真要按產業互聯網的邏輯來看待房產經紀行業,要變革的絕不是信息發佈這一環,而是從組織架構、商業模式、供應鏈全流程、技術手段等在內的根本性的革命。

貝殼是在這方面做的最爲激進和積極,即用賦能改變現有生態,推動生態正循環。這是貝殼誕生以來引起全行業高度關注的根本原因。

伊凱在當天的媒體溝通會上,專門談到了貝殼交易平臺思考這個問題的邏輯和過程,我聽了以後也是很受啓發。

伊凱說,面對行業裏的重重痛點,應該怎麼解這個局?第一點,技術驅動,通過移動互聯網的手段,通過沉澱,大數據的分析,給行業賦能;第二,怎麼樣通過連接的方式,讓信息更加透明。過去是一個環節接一個環節的過程,那能不能變得透明,所有人都能夠看到最新信息,這樣就能夠保證透明、對稱。

還有一點,畢竟涉及到銀行貸款、繳稅、過戶、評估,所以就涉及到大量的外部資源,或者叫外部機構。伊凱說,“我們能不能跟他們進行整合、合作,讓所有的信息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更加的便捷,同時做模式的創新,怎麼樣能夠讓客戶、消費者、經紀人少跑一趟?能不能讓更多的環節線上發生、提前發生?這是我們的理念。”

不難看出,伊凱的思路,本質上是用產業互聯網的技術、思維、服務品質要求、平臺模式,重構房產經紀行業,左手賦能B,右手提升C的消費體驗,最終帶領房產經紀行業進入全新的時代,推動行業的品質正循環。

貝殼交易平臺,某種程度上就是房產交易環節的“大中臺”、“工具箱”和“能量池”。而且,未來是面向全行業,而不僅是貝殼合作品牌的開放平臺。也就是說,行業裏所有的機構和經紀人,都可以從貝殼交易平臺中獲益,獲得產業互聯網的加持。

三 貝殼交易平臺的方案亮點

我們再具體來看看,貝殼交易平臺的方案是怎麼做的。

簽約前,交易平臺能夠爲經紀人提供消費者的購房資質、貸款情況、評估詢值、稅費計算等諮詢服務;簽約中,交易平臺能助力交易服務人員現場陪籤、有效識別並把控交易風險、設置資金框架、選擇交易產品;簽約後,交易平臺將會助力交易服務人員專業、高效地完成評估、解抵押、貸款申請、繳稅過戶、資金存管等環節。

其服務囊括“6+2”產品體系: NTS(N-Trading System)-PC端、NTS-APP、滿意度評價、交易可視化、銀行信息管理、業務數據看板,以及銀行直連、交易助手。涉及從簽約、貸款到房產過戶、尾款放款的所有環節,包括簽約前、簽約中、簽約後。

讓人眼前一亮的是,伊凱提到了一個詞“樂高式”。爲滿足不同城市不同合作伙伴的需求,貝殼交易平臺採取“樂高式”、配置化的產品模式,讓不同城市、不同區域的經紀人,像搭積木一樣,從貝殼的工具包裏按需選用合適的交易專業工具,提升專業化能力和工作效率。

我爲什麼對“樂高式”這個詞格外敏感?瞭解產業互聯網的人都知道,產業互聯網比起消費互聯網,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產業互聯網要服務的B端機構千差萬別,高度個性化,真正服務起來,讓大家都滿意是很難的。不像消費互聯網,一個微信可以幾億人用。

所以伊凱提到的這個“樂高式”,其實是將“標準化”和“個性化”統一起來了。通過標準化的產品和個性化的按需選用相結合,來解決經紀機構和經紀人千變萬化的問題。所以我說,這是一個很有亮點的做法。

此外,還有一些亮點,比如貝殼交易平臺通過與銀行的系統直聯,實現了貸款辦理信息的線上傳遞與交互,打破了兩個行業的信息孤島狀態,提升行業效率。目前,已與包括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等八家總行,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等銀行的多家分行達成直連合作意向。

爲保證交易資金和產權安全,貝殼交易平臺與光大銀行等專業金融機構推出了資金存管服務,保證交易過程中的資金安全。

還有一個亮點,通過貝殼交易平臺,就像在淘寶上買東西一樣,消費者可以對各個環節的服務人員作出滿意度評價,好評或差評會直接影響到服務人員的收入、職級評定,反向促進服務質量的提升。這就是真正的互聯網新商業的玩法了。

四 推動整個房產交易正循環

最後我們來說說貝殼交易平臺的行業價值。

這個事情也要從產業互聯網的角度來看,貝殼其實是在爲房產經紀這個行業做產業互聯網改造。

T2B2C是產業進化的必然,人類歷史的歷次工業革命,都是從B端傳導到C端,改造好B端,才能服務好C端。

歐美的IBM、Oracle、SAP、Salesforce,國內的BAT、美團、京東等巨頭,都是輸出B端能力的企業,爲不同的行業做賦能。

貝殼的誕生,本質就是“從自己好變成讓行業好”,“從一家好變成讓大家好”,通過賦能B端,提升全行業C端的消費體驗。

伊凱提到,貝殼交易平臺的理念基於貝殼找房“對用戶好、合作共贏”的兩個理念,通過服務的品質的提升,通過技術的助力,對用戶更好,然後通過價值觀的引導、賦能,來推動行業正向循環。

目前來看,數據反饋很好。貝殼交易平臺通過大數據與智能服務,減少了經紀人90%以上的溝通與諮詢工作量;在有的城市,因爲這套系統應用,商貸週期從原來的兩三個月壓縮到十幾個工作日,甚至於幾個工作日,成交週期成倍縮短;在政策無變動情況下,較成熟城市的商貸或公積金貸款整個時效會有30%左右的縮短。

也就是說,從目前的實踐情況來看,貝殼交易平臺所提供的交易賦能模式對於傳統房產交易服務進行了很大的提升,無論交易效率還是服務品質,既讓消費者獲得了更好的體驗,也使得困擾經紀人和經紀機構的一些痛點得到解決。

貝殼交易平臺的交易賦能模式未來可能會有一個更快的擴張和落地,目前已面向全國50個城市開放,並計劃年內服務近百城市。

伊凱說,“交易平臺的使命是什麼?就是用卓越的技術和產品能力,來推動整個房產交易能力的正循環,成爲最好的產業互聯網聯動。讓交易無憂,給消費者、給經紀人、給行業帶來更多的賦能。”

期待貝殼的產業互聯網改造開花結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