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告的角度来看,传统媒体包括五大类: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和户外媒体,与之对应的新兴媒体,被统称为“新媒体”。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也必然面临新问题。在互联网营销的下半场,新媒体营销需要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低关注度行业又该如何适应新媒体方式?作为新媒体从业者,智传媒客户总监Jessie接受了腾讯记者的采访,分享了她五年多的新媒体历程。

1、记者:在新媒体时代,渠道、内容、用户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Jessie用户是一切的前提,用户洞察是最基础的,首先了解用户是谁,他们喜欢看什么,在什么渠道上看,什么内容他们会有触动愿意分享。再基于用户,内容服务于用户,提供用户最喜欢看的内容、愿意分享的内容,好的内容绝对具有抵达用户心智的能力

当然,渠道也是基于用户本身,再好的内容再容易触动用户,放在一个没人看到或者说压根没有目标用户的渠道里,它就是无效的。渠道可以很好地起到桥梁的作用,连接用户和打动用户的好内容,而内容是要匹配渠道的,如果把内容投放在一个场景完全不相关的渠道中,这样的效果也是小之又小。能将这三个元素有机结合,广告效益必定最大化。

2、记者:对于家居行业来说,品牌的传播方式会有什么不同?

Jessie:家居行业是低关注度行业,金额相对较高、购买频度小、行业集中度也很低。大家装修之前基本不会接触到这些品牌,记住的大概不到10个手指。试想想,在对品牌完全陌生的情况下,看到什么内容会去购买一个金额较高的产品?在这过程中,可能会去线下门店、问朋友、比对网上口碑、逛社区论坛、深入了解一下品牌在行业里面的排名……这过程反复多次,耗时非常久。所以这其中的玩法,包括内容和渠道,跟看完电视广告花5块钱就可以买的快消品的品牌营销方式完全不一样。

而像这样的产品,使用时间也相对较长,品牌的口碑和服务对于消费者而言就更加重要了,所以家居行业需要更加重视自身美誉度和口碑的影响

3、记者:引爆话题的传播事件,有没有一些规律可寻?

Jessie:一个好的传播事件基本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它跟创意本身、用户触达和营销环境都有很大关系。不过在最近刷屏的案例,从电影到产品,除了热点,都可以看到有这几大关键词:情绪、吐槽、认同感、仪式感、优越感,或许能总结一些经验。

4、记者:这两年是短视频时代,智传媒对此有没有一些尝试或者看法?

Jessie其实短视频15、16年已经处于风口之中,从朋友圈10秒小视频到直播平台到现在抖音,包括最近回归的微视,智传媒也做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研究和尝试。

比如抖音就受到很多广告主的青睐,这种针对年轻用户群体,利用兴趣标签驱动的视频APP,加上自身的社区化基因,很容易与消费者产生精神上的契合,甚至还能有“带货”的功能。其实归根究底还是在于内容和用户兴趣点的结合,品牌可以参与在其中跟消费者进行双向互动。

但是短视频包括平台只是一种形式,媒体也只是一个载体,今天是抖音,明天仍未可知,一旦风停了,猪会摔死。我们相信永远不死的还是内容创意,好的内容,不管是什么形式,它都是值得被永远铭记的。

5、记者:能否预测一下新媒体营销的趋势或者未来的一些方向?

Jessie是不是趋势不敢说,但认真做内容肯定是第一出路。很多广告主都在跟风新形式新渠道,但旧的形式诸如H5,好的内容仍然在刷屏。并不是说渠道和形式完全无效,而是能否产出与用户内心G点共鸣或制造情绪的创意内容,仍然是营销第一课题。

另外应该是流量转变到超级用户了。很多年前,广告主们还在做知名度、美誉度,近几年新媒体的爆发又忙着抢流量。但当用户红利消失、用户流量分化、获客成本越来越贵的时候,我们该抢什么?还是要回到用户深耕!还记得小米的米粉群体和逻辑思维的学习社群吗?回到用户运营,挖掘用户社群的深度效益,依靠超级用户产生不断的复购或带来免费流量,这个效果会更强

新媒体营销相对传统媒体来说更有针对性。精准化的用户定位,更能满足个性化需求。不仅要懂得营销手法和商业规律,还需要了解互联网用户的心态习惯,更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与输出。一招鲜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成了核心发动机。优秀内容的产出者,才是关键所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