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發商宜賓魯能方面表示,由於政府相關部門揚塵管控通知要求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魯能公館貳號項目延期交付,具體時間將視疫情防控等情況而定。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爲,部分項目延期交付是必然的,但因爲疫情的不可抗性,地產政府會有一些政策支持,購房者也會有所理解,所以對房企的影響有限。

(原標題:疫情影響開工,房企面臨樓盤延期交付壓力)

2020年春節以來,家住四川宜賓的林娜(化名)經常擔心自家的新房會延期交付。2月5日的一則通知,讓擔憂成爲現實。

按照購房合同約定,林娜購買的魯能貳號商品房原定於2月交付。開發商宜賓魯能方面表示,由於政府相關部門揚塵管控通知要求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魯能公館貳號項目延期交付,具體時間將視疫情防控等情況而定。

在全國範圍內,類似宜賓魯能貳號項目會出現延期交付的現象不在少數。

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分別爲169408萬平方米、171654萬平方米、171558萬平方米,而2017年、2018年的竣工面積均呈負增長,分別同比下降4.4%和7.8%,2019年開始實現正增長,同比增長2.6%至95942萬平方米。

開發商和購房者簽訂購房合同時會約定交付時間,一般是1-2年左右。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前幾年一直在預售加杆槓,2019年才進入竣工交付的高峯期,2020年會延續這一高峯,而疫情會導致部分項目延期交付。

受疫情影響,房企復工時間較以往有了較長的延後,其中人口流動風險較大的建築工地則受到了更大的衝擊。據界面新聞了解,絕大部分房企的職能部門已經開始了線上辦公,但受各地政策影響,不少房企項目復工時間繼續後延或未定。

截至目前,大多數地方政府要求建築工地在2月10號之後才能開工,個別地產的要求還更嚴格,如杭州要求房企的售樓部和建築工地在2月20日之後纔可以復工,鄭州則通知房地產等建設工程的復工時間爲3月16日。

申萬宏源研報指出,不管是從工人返工還是建築端來看,建築工地開工的時間都難以顯著提早;另外從項目復工的進度來看,重點項目會快於一般建築,基礎項目會快於地產項目。

中國恒大已要求全國1246個項目在2月20日前不得開工,全國1040個售樓部在2月20日前不得開業,具體開工、開業時間將根據疫情情況另行通知。

碧桂園、萬科、中國奧園等多家房企均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還未對項目整體的復工情況進行統計,但都是根據當地政府的要求配合復工時間。

某房企人士表示,考慮到返崗工人還需在家隔離觀察的情況,目前比較樂觀的估計是復工可能會有一個月的推遲,但在部分城市可能會推遲兩到三個月,湖北尤其武漢甚至會推遲三個月以上。

除各地復工時間限制、建築工人流動受限外,房企的重大關鍵採購以及房屋審批、驗收等環節遭受不利影響也可能會導致延期交付的情況發生。

據中指院對500位地產經理人的調查瞭解,66%的人認爲施工工人無法返程務工等造成的建設施工進度拖延,部分樓盤延期交付問題對企業帶來較大挑戰。

招商蛇口方面對界面新聞表示,疫情發生後,公司有做應急預案,對可能延期交付的項目有一個摸查,但具體數據不方面透露。恒大、奧園則表示,目前還沒有對可能延期交付的項目量進行統計。

不過,某TOP30房企投融資負責人則認爲,疫情對項目交付的影響並不大,樂觀來看,疫情估計一個月就會過去,後期趕工還是可以追回工期,另外房企在確定交付時間時會留有一定空間,不會卡的很死。

平安證券研究指出,一季度是建築行業的傳統淡季,考慮後期旺季趕工,疫情對全年影響較小。

根據過去幾年行業的情況,一季度建築行業新簽訂單和產值佔全年比重不超過15%和17%。若此次疫情持續影響到3月份,後面旺季趕工也將對沖掉一季度的工程延期。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爲,部分項目延期交付是必然的,但因爲疫情的不可抗性,地產政府會有一些政策支持,購房者也會有所理解,所以對房企的影響有限。

不過中指院認爲,延期交付依然可能會給房企帶來一定的法律風險和客戶溝通壓力。

所謂法律風險,主要是關於延期交付的賠償問題。多位法律人士指出,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法律上應認定爲不可抗力,因政府採取措施要求延期復工進而導致工期延誤的,房企不構成違約。

事實上,爲了做好疫情防控,已有地方政府倡導延期交付。1月30日,佛山住建局通知要求,在廣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生效期間達到交付期限的項目需要交付的,倡導雙方協商推遲交付。

中國奧園方面表示,春節後,公司各地項目都開始進行復工準備,與總包分包單位一起重新安排節後施工計劃,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把復工準備工作前置,確保各項目滿足復工條件,待各地政府復工指令下達後,立即組織復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