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 告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10月26日批准发布《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两项团体标准,这是我国饲料和养殖业立足国情大力推进节本降耗和源头减排所采取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团体标准聚焦降低配合饲料蛋白含量,倡导高效低蛋白日粮体系应用,在我国饲料行业内有里程碑式意义。

两项标准的出台将有效减少豆粕等蛋白饲料原料用量。据测算,新标准在全行业全面推行后,养殖业豆粕年消耗量有望降低约1100万吨,带动减少大豆需求约1400万吨,对于保障我国饲料和养殖业蛋白原料供给和提高利用效率,将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提升我国饲料工业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

我国工业饲料以及肉、蛋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但饲料资源长期短缺,特别是蛋白饲料原料的进口依存度接近80%,成为制约我国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同时,饲料利用效率不高不仅增加养殖动物代谢负担,而且带来了比较突出的环境影响。随着科学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低蛋白日粮配制技术发展,在合理添加合成氨基酸和酶制剂的前提下,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和磷的水平可以显著降低。

针对低蛋白日粮对养殖动物的营养保障问题,专家研究及国内相关养殖企业应用实践表明,该标准的指标设置完全可以满足养殖动物生长需求,不会降低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也不会影响畜产品的生产周期。

粗略统计,

这29家企业饲料年产量,

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

低蛋白是否成功

看他们的了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团体标准发布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博导李德发教授说:低蛋白配方应选用净能模式!当豆粕价格越高时,用净能做配方越经济。所谓低蛋白日粮技术,是根据蛋白质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条件下,通过添加适宜种类和数量的工业氨基酸,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减少氮排放的日粮。这一技术是现代动物营养学发展的结果,也是当前精准营养研究的体现。十多年的研究和大量养殖场户的实践证实,低蛋白日粮饲料技术,可以保证动物的生长性能,也不会影响肉类的品质,既减少对大豆进口的依赖,又减少环境污染。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还需看消化率,如果不能完全被动物高效吸收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低蛋白日粮在满足所有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同时,还平衡了其他过量的非必需氨基酸。长期以来,猪配合饲料中提供蛋白的原料以豆粕为主,而其他杂粕使用量相对较少。如果利用低蛋白日粮,饲料中豆粕用量可大大降低,缓解豆粕(大豆)原料供货紧张和价格高涨的影响,真正降低饲料成本。

EN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