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時全平臺也在推出,一旦這些平臺推出,產品的成本控制,包括溢價能力就逐步提升,這樣在補貼退坡的浪潮中,長安新能源也能實現自我調節,節拍才能踩好。3月26日補貼退坡,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的大量新能源產品上市,對長安新能源來說也存在不小的壓力,如何權衡保持穩定地位值得思考。

2019年第一季度,長安新能源銷售8704輛,同比增長超過182?雖然從量上來看不是很大,但是對剛成立一年有餘的長安新能源來說卻是意義非凡。

在後補貼時代,長安新能源該怎麼應對市場的挑戰?2019上海車展期間,我們有幸邀請到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營銷運營總監洪偉先生,來聽聽他怎麼說。

洪偉表示,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是整個團隊共同的努力。長安新能源在渠道建設、產品、人員配置等方面都在不斷壯大,同時也會跟行業夥伴學習商業模式和銷售模式。並且長安新能源還有零售網絡和戰略客戶,也是實現銷量較高增長的強大推力。

無線充電技術有望在逸動ET上搭載

本次上海車展,長安新能源帶來兩款升級產品,分別是CS75 PHEV升級版和逸動ET車型。其中,CS75 PHEV升級版車型符合國六排放標準,逸動ET可以看作是逸動EV460的升級版,未來會搭載無線充電技術。

洪偉稱,無線充電技術的原理跟手機無線充電類似,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實現,在汽車應用上起到的作用很大。首先,沒有硬性連接要求,對天氣和地形沒有嚴格要求,只需要車和無線充電的裝置對位,允許出現一定偏差,就可以實現遠程操控充電。無線充電技術跟未來的無人駕駛技術結合起來,是未來比較理想的電動車的應用場景。

目前逸動ET搭載的是一款6.6千瓦的無線充電裝置,技術成熟,而且充電效率非常高,可以達到90?上的充電效率,技術上很穩定。但是也需要解決無線充電場站的基礎設施問題,車輛工程成本控制已經達到了不錯的狀態。

當談到無線充電設施實現可以在哪些場景實現時,洪偉解釋說,首先可以在大型場館的公共車位設置,可以在機關、學校這種相對固定的商業寫字樓投放,然後再走向家庭,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實現。

通過控制成本和提升溢價能力平衡補貼退坡

3月26日補貼退坡,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的大量新能源產品上市,對長安新能源來說也存在不小的壓力,如何權衡保持穩定地位值得思考。

對此,長安新能源在三個方面提前準備,應對新的局面。

首先,長安新能源團隊成立十八年,經過多年的體系積累,整個體系的支撐、產品的推出、更新迭代是比較穩定的、效率比較高的。

第二,增強互相學習的能力。長安新能源通過不斷的學習、接受新事物,新的營銷模式,把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打通,不管是零部件還是充電,還是出行平臺的運營,甚至汽車金融等等,構建一個生態圈,大家一起抱團發展,在激烈的環境中一直保持穩定的地位。

第三,在產品上做充分準備。長安新能源從入門的奔奔,到小型SUV,到緊湊型轎車、緊湊型SUV,還有PHEV的產品,產品種類齊全。同時全平臺也在推出,一旦這些平臺推出,產品的成本控制,包括溢價能力就逐步提升,這樣在補貼退坡的浪潮中,長安新能源也能實現自我調節,節拍才能踩好。

此外,長安新能源除了推出油改電的產品外,還佈局了三大全新平臺。其中緊湊型的中級平臺產品,內部代號爲EPA1,這個平臺上會延伸出4-6款車,它是一個全新的底盤,預計2021年下半年會推出首款車型。在這個平臺上打造的全新車型包括SUV、旅行車和轎車,滿足消費者對空間的需求,同時融入個性化需求和長安的智能化技術。

與傳統車企聯合是造車新勢力的最優選擇

在談到造車新勢力,洪偉表示,造車新勢力對傳統造車車企有很多的啓發,值得學習,包括全新的造型,空間等方面。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選擇與傳統車企聯合是很有優勢的。比如長安與蔚來共同建立了合資企業,共同學習新技術。畢竟汽車是一個很複雜的產品,擁有上萬個零部件,開發週期也要20-30個月,全新平臺會更長,投入也會更多,整個產業鏈本身就很長,需要合作伙伴共同完成。

洪偉稱,造車對大規模生產的一致性要求很高,不允許每臺車都單獨調校。其次,車輛的長期可靠性品質,傳統車企每年投入到產品驗證上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像長安、東風、一汽都有自己的試車場,要投入幾十億,不光投錢就能解決,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第三,售後服務也是一個龐大體系,投入也很高,要能解決用戶全生命週期使用問題。

如果造車新勢力把這些問題都能解決,加上互聯網的全新思維,加上全新造型,可能會給用戶帶來不一樣的體驗。造車新勢力跟傳統車企強強聯合,相對來說更容易走的通。

採訪最後,洪偉用“挑戰”來概括2019,他表示,2019對長安新能源來說是個挑戰,今年要做股權改革,這種改革是重大的突破,體制的改革對長安新能源來說也是最難的。

另外一個挑戰是銷量目標,今年的銷量目標是去年的三倍。隨着補貼退坡和市場容量增長緩慢,既要追求銷量,又要追求經營質量,的確是個很大的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