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陳秋梅也把在市康復醫院精神科學到的心理護理知識,帶到了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遇到情緒不安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她都會和他們聊一聊,幫助他們平復心情。在寧德馳援武漢專科護理隊的10名隊員中,只有2個人被分配了採集咽拭子的任務,一個是寧德人民醫院的雷樂鶯,另一個是寧德市康復醫院的陳秋梅。

「最美的你」她與病毒的距離,只有20釐米

採集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是確診新冠肺炎的關鍵一步。咽拭子的採集,需要被檢查者張口哈氣,如果這是一位病毒攜帶者,哈氣的過程中,將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而面對面進行採集的醫護人員,與他之間的距離,只有20釐米。

在寧德馳援武漢專科護理隊的10名隊員中,只有2個人被分配了採集咽拭子的任務,一個是寧德人民醫院的雷樂鶯,另一個是寧德市康復醫院的陳秋梅。“因爲這個工作風險比較高,所以一般選擇呼吸內科或感染科有經驗的護士來做,雷樂鶯是感染科的,而我也在感染科呆過,膽子又大,所以就我們倆啦!”陳秋梅笑着說。

12日早上6點多,陳秋梅喫完早餐,就來到酒店門口等7點10分的接送班車,直達方艙醫院後,要花20多分鐘穿上全套防護服,相比別的醫護人員,她們還多了個面部全護屏,遮擋採集過程中病人噴出的飛沫等。這天的班是9點開始,15點結束,但陳秋梅8點多就做好準備,開始工作,期間不喫、不喝、不能上廁所,直到17點纔回到酒店休息。

“沒有感覺很累,還可以的。”對於這樣的工作強度,陳秋梅卻一點也沒有抱怨。有着14年護理經驗的她,在內科、外科、急診科、感染科、精神科都呆過,即使是別人看來“又辛苦又受氣”的精神科,她也“樂在其中”,“偶爾患者比較焦慮,要求比較多也是正常的,上班時我都會注意多疏導患者,注意觀察他們的病情和保證病房安全。”陳秋梅也把在市康復醫院精神科學到的心理護理知識,帶到了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遇到情緒不安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她都會和他們聊一聊,幫助他們平復心情。

自2月4日匆匆回家拿了行李馳援武漢至今,已過去10天,陳秋梅心裏也惦記着在寧德的家人們:癱瘓在牀十多年的母親、年邁的父親、12歲的女兒……“我媽媽以前是在醫院做後勤工作的,她希望我成爲一名護士,我實現了她的夢想,她也最支持我的工作。”陳秋梅說,而在飛往武漢的飛機上,她也給女兒寫了一封信“親愛的詩桐寶貝,這次疫情,讓媽媽明白了很多道理,所以,我想告訴你,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才能做有意義的事……要學會堅持與獨立,成爲對社會有幫助的人!”

當看到武漢街道旁的大廈上亮着“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霓虹燈,陳秋梅都在想象抗疫勝利那一天的到來,她盼望着,疫情能早日結束,所有醫務人員去武漢大學看最美麗的櫻花,拍一張最幸福的照片。(寧德晚報)

「最美的你」她與病毒的距離,只有20釐米

「最美的你」她與病毒的距離,只有20釐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