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主管、福建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福建官方新聞門戶網站。

“看病越來越方便了,做完檢查用手機就能讀取膠片,無需排隊等候和來回奔波;不用擔心找不到診室,醫院志願者服務很到位;病房乾淨整潔,環境也更好了……”連日來,記者在寧德市醫院採訪中,市民對近年來該院服務品質的提升豎起了大拇指。

打造“智慧醫院”

讓羣衆看病更順心

長期以來,掛號排隊像“春運”、做個檢查“跑斷腿”等問題被羣衆詬病。如何暢通就醫渠道,讓醫療服務提質增效,是擺在醫院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4月28日早上9點20分,葉傳興帶着母親從霞浦風塵僕僕地趕到寧德市醫院消化內科門診室。前一天晚上,葉傳興用手機幫母親預約的就診時間段是9點50分,到了候診室,候診屏幕顯示,在他們之前還有2人,時間剛剛好。

“現在用微信就可以直接預約掛號,不用像以前那樣,要提早一天到醫院排隊掛號了,方便太多了。”葉傳興有些感慨。

門診服務中心,醫護人員爲患者提供諮詢。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讓信息‘跑’在患者前面,主動作爲,贏來患者口碑。”這是寧德市醫院近年來提高現代醫院管理水平,提升服務效率的一個縮影。

除了掛號更便捷,醫院還利用信息化在便民服務上下功夫。去年底,市醫院推出“雲膠片”服務,患者無需耗費時間在現場等待報告及影像資料,可根據捆綁手機信息提示查閱檢查結果,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提高醫院的服務效率,爲患者提供了便利。

8日下午,在市醫院的醫學影像科內,以往門口桌子堆着滿滿的檢查報告和膠片,以及等待打印膠片的患者,現在已經明顯減少。相對於需要花費不少時間才能拿到實物檢查報告單和片子 ,現在更多的患者選擇更加方便快捷的電子膠片。

患者通過“雲膠片”查看檢查後的電子膠片。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攝

來自霞浦縣的葉女士因頭痛來到寧德市醫院門診就醫,得知現在醫院推出的“雲膠片”功能非常興奮地說,“現在有了這個雲膠片,我去上級醫院檢查只要掃描這個二維碼掃給醫生看就可以了,以前我們要帶着片子就比較麻煩,而且很容易損壞。”

近年來,寧德市醫院加快推進“智慧醫院”建設,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如今,“指尖上的醫院”遍地開花,患者動動指尖,掛號、繳費、查看報告就能完成。

便民、惠民的細節反映在一項項有溫度的政策中:減少不必要的重複檢驗檢查、縮短醫院排隊等候時間、推動落實就診“一卡通”使用、完善出院及轉院流程、推行日間手術、開展患者隨訪、推行門診電子病歷、醫技檢查按時段預約......

“醫療服務是改善患者就醫感受的核心內容,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有助於提高患者就醫體驗,增強羣衆就醫獲得感。”寧德市醫院院長吳光輝表示,近年來,按照國家衛健委的有關工作部署,市醫院深入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推行便民惠民措施,將改善醫療服務環境,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服務安全,加強醫患溝通協調等列爲工作重點,着力改善醫患關係,提高羣衆就醫獲得感和幸福感。

改善就醫環境

讓羣衆看病更舒心

門診裏,等待檢查的患者擠得密不透風;住院部,長長的過道里鋪滿了“加牀”……這是寧德市民羣衆曾經的就醫體驗。

然而,這一切已然成爲過去。

走進醫院大門,撲面而來的是涼爽的微風夾雜着清新的花香,道路兩旁芳草茵茵、綠樹成蔭;踏進住院大樓,映入眼簾的是明亮的大廳、寬敞的走廊,病房裏乾淨整潔、溫馨舒適。門診樓、住院樓、行政樓等互聯互通,患者從進醫院開始便可以“足不出戶”完成所有檢查、治療,讓曾經擁擠的現象成爲過去。

寧德市醫院東僑院區病房寬敞明亮。陳麗芳攝

“住在這裏感覺特別舒適、安心,有家的感覺。”日前,在東僑院區臨盆的產婦林巧彬向記者說,“這裏的病房乾淨寬敞,設施齊全,醫護人員的細心照顧,讓人心裏暖暖的。”

優美、舒適的就醫環境能夠傳遞出積極的正能量,讓病患心情得到愉悅,心理得到慰藉。走進病房,房內暖色調給人一種溫暖舒適之感,而且房間配備了牀頭櫃、衣櫃、衛浴間、電視等便利設施,每張病牀都配有陪護牀供家屬陪護。

便民利民無小事。寧德市醫院還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爲契機,加大投入,對院容院貌和基礎設施進行集中整治。在公共區域爲候診患者提供網絡、閱讀、餐飲等舒緩情緒服務,在兒科候診室開設兒童遊樂場所或提供動畫視頻,爲有需要的門診、住院患者提供合理用藥、藥膳食療、醫學基礎知識等健康指導和服務,爲患者提供營養配餐和治療飲食,滿足病人餐飲和治療需要。

寧德市醫院東僑院區實景。陳麗芳攝

“現在新院區的病房寬敞,採光好,服務周到,應有盡有,住在這裏的就像住在酒店一樣。”近日,在寧德市醫院東僑新院區就診的一位羣衆向記者講述着他的切身感受。

爲有效滿足寧德中心城市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服務需求,去年7月寧德市醫院遷建二期項目正式動工,目前該項目正如火如荼的建設中,預計今年年底封頂。

項目建成後增加的牀位將極大改善市醫院住院病房基礎設施條件,有效解決牀位緊張問題,住院困難,滿足中心城區人口迅速增長帶來的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醫療保障需求,促進全市衛生事業發展,提高羣衆健康保障水平。

寧德市醫院遷建二期項目主體樓正在建設中。陳麗芳 攝

“就醫問題是百姓關注的大問題,寧德市委市政府爲補好醫療短板,投入大量資金,解決醫療民生問題,醫院遷建工程的建設,就是爲了進一步改善就醫環境和就醫流程,更好地方便患者就診。”寧德市醫院黨委書記陳子春表示,隨着寧德市醫院遷建二期項目的逐步推進,相信寧德市整體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也將進一步提高。

提升醫療服務

讓羣衆看病更暖心

市民通過門診大廳自助預約機微信充值。東南網記者葉伏國攝

“本來對着機器摸不清頭腦,幸好有他們幫忙才掛上號。”5月5日上午,正值門診就診高峯,剛掛完號的張女士滿臉微笑的向記者說。張女士口中的“他們”是寧德市醫院內一羣特殊的人——寧德市醫院志願者,他們身着統一紅馬甲,在院內各個需要幫助的地方提供貼心服務。

爲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滿足患者的多元化服務需求,醫院成立了志願者隊伍,幫助患者辦理自助掛號、取化驗單、爲患者提供諮詢和答疑解惑、引導患者有序就醫,幫助患者進行自主預約掛號、自主繳費等服務,減少了患者排隊等候的煩惱,幫助患者實現“少跑腿”。

曾垚是收費窗口的一名工作人員,在窗口崗位服務了十多年,沒有值班的時候他便在門診服務大廳爲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導醫、陪診、諮詢等院前服務,現場解決患者就醫困惑。

志願者曾垚引導市民獲取“八閩健康碼”。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攝

“女士您好,彆着急!您先下載‘閩政通’APP,註冊並通過實名認證後會生成個人‘八閩健康碼’,二維碼顏色爲綠色就可以正常就醫。”5日上午,患者陳女士在曾垚的指導下申領了“八閩健康碼”,通過健康狀況覈驗後順利進入就診區域。

曾垚說,“按照國家衛健委對疫情防控的總體要求,近期到醫院就診或陪伴家屬就醫的人員均需出示‘八閩健康碼’,許多病人不懂的如何操作,我們在這邊引導下以免患者着急耽誤了看病。”

自2009年以來,該院大力推行志願服務工作,成立了志願服務隊伍。截至目前,該院註冊志願者近700人,2019年開展志願服務累計時長4346小時,服務羣衆數萬人次。除了開展常規的院內志願服務,他們還發揮自身優勢,開展健康義診、大型活動保健服務、健康講座、社區衛生服務等,將健康送到羣衆身邊。

志願服務僅僅是寧德市醫院在緩解羣衆看病難問題、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的舉措之一。近年來,爲了給患者提供高質量、高標準的護理服務,寧德市醫院秉承“以患者爲中心”,通過拓展護理服務領域,將護理服務內涵與羣衆健康需求密切對接起來,更好的滿足人民羣衆健康需求。

除了日常的住院護理外,醫院爲全院各科病人設計“關愛卡”,爲出院患者提供紙質版出院指導和隨訪提醒,通過電話隨訪等形式爲出院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用藥指導等服務。同時,將護理服務延伸至社區,開展多種形式活動。

陳子春表示,未來,寧德市醫院將不斷擴展服務內容,推出特色醫療服務,開展貼心服務,實實在在爲患者着想,努力爲每一位患者服好務,讓人民羣衆放心滿意。

如今,這所醫院,正以其獨特的文化,從點滴細節入手,以羣衆就醫需求爲出發點,持續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打造既有精湛醫術又具有人文內涵、 服務暖心的百姓醫院。來源:東南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