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廷機因爲自己做宰相太過於勞累,所以想要歸鄉辭官,但是連續寫了一百二十三封辭職奏摺,也沒有被萬曆皇帝批准,爲了達到自己的心願,他一個人在南京的一個破廟裏住了五年之久,被後人熱情地稱爲“廟祝宰相”。隔幾天的時間就給萬曆皇帝上一個奏摺請求回家,但是這個奏摺爲了怕後來皇帝翻舊賬說敷衍,每次寫的內容都不能一樣,所以李廷機每次都要費盡心思想新的詞彙,在在那個簡陋的破廟中一住就是五年時間,一共寫了一百二十三封要辭官歸鄉的奏摺,但是懶惰如萬曆皇帝,人家壓根沒看到。

在中國上下五千載的古代王朝更迭之中,最廣爲流傳的事蹟除了李唐江山和滿清帝國之外,就是乞丐起家的大明王朝了。而大明朝不僅僅皇帝出名,就連大臣也是各種各樣,奇葩的很。今天要說的這位宰相,就是萬曆皇帝在政期間的宰相李廷機。

李廷機因爲自己做宰相太過於勞累,所以想要歸鄉辭官,但是連續寫了一百二十三封辭職奏摺,也沒有被萬曆皇帝批准,爲了達到自己的心願,他一個人在南京的一個破廟裏住了五年之久,被後人熱情地稱爲“廟祝宰相”。

而這位大名鼎鼎的廟祝宰相從小就是一個神童,在方圓百里之內都很是有名,在八股文的科舉考試中更是得到皇帝欽點榜眼,相當於現在高考的全國第二名,才華和能力絕對是不用質疑的。而李廷機這個人的 性格非常好,不貪圖百姓的財帛,大膽的對自己管轄地進行改革,鼓勵當地商人的合法經營,爲大明朝的經濟發展做出來了很大的貢獻。

所以到了後來,李廷機被萬曆皇帝任命爲內閣首輔,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宰相職位。但是很多人對此都感到非常的疑惑,這樣有才華有能力的官員,當得好好的,爲什麼一定要辭職回家呢?

這個原因也是讓人一言難盡了,主要還是因爲他遇到了中國歷史上前無古人的最懶帝皇,大明朝萬曆皇帝。

萬曆皇帝十歲就登基,五十八歲駕崩隕世,一共做了四十八年的皇帝,是整個明朝當皇帝最久的人,但是他卻有足足三十年在後宮和嬪妃玩樂,完全不理朝政。堅持着自己的三個基本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不見朝臣也不理會朝臣的言論;第二個原則就是對於國家大事的進程、處理方式不聽也不問;第三個原則就是對於各地敬獻的奏章不閱覽也不批覆。

在這種情況的驅使之下,很多的朝廷事務根本沒有辦法進行,當時朝廷內部的官員緊缺,幾乎各個部門都是幾個官員勉強支撐這,但是因爲萬曆皇帝壓根就不看這些希望增加官員的奏摺,這些事情就沒有辦法進行,所以當時就連權力至上的內閣也是在強撐着罷了。

在李廷機當上明朝的宰相之後才發現,內閣中的官員職位有很多都是空缺着的,每一個官員都管理着很多的事情,不光是人累,心裏也是很焦躁。而且李廷機發現萬曆皇帝將奏摺置之不理,只關注軍中的情報,關於政事方面是一點也不管,內閣中的各項工作壓根就沒有辦法進行。

李廷機這個人的性子很直,想幹的是腳踏實地的事情,所以在宮中做事是越來越生氣,在經過幾個月的打磨之後,還是決定辭官回家,就算是做一個農民也比這樣什麼都做不了的好。但是這個奏摺根本遞不上去,萬曆皇帝不光是人在後宮夠不着,就是知道有人想見他他也是當做看不見的。

但是萬曆皇帝是一個壓根就不看奏摺的人,如果自己只寫一封奏摺上去的話,是不是皇帝壓根就不在意,說不定幾十年后皇帝也不會發現自己曾經寫過辭官的奏摺。所以李廷機想來想去,一次性寫了五封奏摺,但是都沒有得到回信,他怕自己貿然離開皇帝會生氣,如果家人也跟着遭殃就慘了,所以他又寫了五封奏摺,希望能夠得到皇帝的回信。就算是這樣,皇帝還是沒有給他絲毫的回應,但是李廷機辭職的信念已經成爲執念,就算是皇帝不批准,自己也是要辭職回家的,所以他直接把自己的一家老小都送回老家,至於在京城的房子就直接捐獻出去了。

但就算是這個樣子,萬曆皇帝還是沒有批准他的辭官奏摺。他不敢一個人悄悄走開,所以就在一家破廟中整理了一下入住,繼續給內閣做工作的同時,還是棄而不捨的給萬曆皇帝上奏摺,希望能夠歸家。隔幾天的時間就給萬曆皇帝上一個奏摺請求回家,但是這個奏摺爲了怕後來皇帝翻舊賬說敷衍,每次寫的內容都不能一樣,所以李廷機每次都要費盡心思想新的詞彙,在在那個簡陋的破廟中一住就是五年時間,一共寫了一百二十三封要辭官歸鄉的奏摺,但是懶惰如萬曆皇帝,人家壓根沒看到。

五年時間過去了,如果萬曆皇帝在不批覆他的奏摺,相信李廷機只能在這個簡陋的破廟中爲官做宰了,也許到死的那一天也不能得到皇帝的批准。在第一百二十三封奏摺送到皇宮之後,萬曆皇帝終於想起要回復這個大臣的信息了,紅色的硃砂毛筆字大大的寫了兩個字“不準!”,再也沒有其他的話了。

萬曆皇帝直接給李廷機封賞了一個“廟祝閣老”的稱號。但是李廷機這個人非常的軸,說不幹就是不幹了,在知道萬曆皇帝的態度之後,直接就一擼袖子,抗旨回老家去陪伴老婆孩子了。

但是更讓人覺得好笑的是,在李廷機回家很久之後,萬曆皇帝還是沒有任何的反應,更別提治罪什麼的了。遺憾的是,李廷機在回到老家沒有多久,就因爲疾病去世了,萬曆皇帝聽說這件事情之後,直接就大筆一揮給李廷機御賜了一個少保的頭銜,並諡號“文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