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這部劇開啓了歷史正劇的潮流!》發佈後,引起了衆多網友激烈的爭論。他們爭論的主要焦點是《雍正王朝》講的不是歷史事實,和真實歷史事實有很大差別,是對雍正甚至是滿清的美化,險些釀成踩踏事故。

其實,他們沒有搞清楚歷史劇本和歷史的區別。鑑於此,我認爲有必要說明,作爲藝術作品的歷史劇,並不等同於歷史。作爲一名普通的業餘歷史愛好者,歷史那年很清楚的記得,當年高一的歷史課上,我們的歷史老師專門普及過歷史學、歷史讀物、歷史劇本這幾個比較容易混淆的歷史概念的區別。至今,仍記憶猶新。

歷史是什麼?用不太準確但是容易理解描述,歷史就是對過去所發生事情的記述。稍微複雜一點,歷史學是人類對自己的歷史材料進行篩選和組合的知識形式。我們從小到大,這幾個概念都會接觸到。

小時候,當我們能看得懂電視劇,尤其是古裝劇的時候,我們接觸的就是歷史劇本。童年時代看過的《漢武大帝》、《大明宮詞》、《朱元璋》、《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等。這些都是作者或編劇以一定歷史事實爲依據,爲了表達某種思想,進行一定程度上藝術再加工而形成的。如果沒有歷史劇本,真實歷史比明清實錄還枯燥乏味,而且是零散破碎的。

小時候流行的小人書,啓蒙讀物《上下五千年》,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等等都是歷史讀物。歷史讀物,與歷史事實大體符合。爲了增加作品可讀性,或者普及歷史知識,在歷史梗概準確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技術加工而成的。

學校學習的歷史教材,專業歷史研究人員發表的歷史論著等等都是相對真實的歷史。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歷史,都有其主觀性,因爲它都是人所記錄的。既然是人所記錄的,就不可避免地受記錄者本人的思想感情、方法手段的影響。歷史事實沒有改變,但是記錄的人變了,記錄的觀念變了,記錄的手段變了,歷史重心就會發生轉移。但是無論如何,過去一切的事實都成爲歷史是絕對不可能的。我們真正能做到的主要還是閱讀歷史文獻,通過這種方法瞭解過去,這就是歷史學。

相關文章

這部劇開啓了歷史正劇的潮流!

《雍正王朝》裏,他們都奉獻了最精湛的演技!

爲什麼《雍正王朝》評價這麼好?

看《雍正王朝》,這些您應該明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