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新網泰安4月19日電 (記者 梁犇)以“逛東嶽廟會·祈平安福貴”爲主題的2019年泰山東嶽廟會19日在泰山腳下舉行。本屆廟會在保留泰山非遺展示、戲曲演出等傳統特色項目的基礎上,引入首屆捶丸研討會、茶博會、全民健身挑戰賽、文創產品展示等21項特色旅遊、文化、民俗、經貿活動,爲古老的東嶽廟會注入了新元素、新動力。

2019年泰山東嶽廟會啓幕 兩岸信衆進香祈福

農曆三月十五是民間傳說中的碧霞元君生日,各方信衆會在這一天登上泰山,到碧霞祠敬香叩拜,爲碧霞元君慶生。 梁犇 攝

中新網泰安4月19日電 (記者 梁犇)以“逛東嶽廟會·祈平安福貴”爲主題的2019年泰山東嶽廟會19日在泰山腳下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信衆在岱廟天貺殿前祭拜東嶽大帝、碧霞元君,進香祈福。

2019年泰山東嶽廟會啓幕 兩岸信衆進香祈福

以“逛東嶽廟會·祈平安福貴”爲主題的2019年泰山東嶽廟會19日在泰山腳下舉行。 梁犇 攝

2019年泰山東嶽廟會啓幕 兩岸信衆進香祈福2019年泰山東嶽廟會啓幕 兩岸信衆進香祈福

山東省道教協會副會長、泰安靈應宮監院霍懷虛道長爲“洪福”寶卷鈐印。 梁犇 攝

來自臺灣善化東嶽殿、屏東三聖宮、彰化玉皇宮等地的70餘位信衆參加廟會期間各類參訪交流活動。“泰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之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是臺灣信衆的心靈聖地。”臺灣屏東三聖宮信衆代表陳福利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泰山文化在臺灣地區傳播由來已久,明末清初,東嶽大帝、碧霞元君金身就已渡海到臺灣。公元1673年,主祀東嶽大帝的臺南東嶽殿建立。

2019年泰山東嶽廟會啓幕 兩岸信衆進香祈福

梁山武校在開幕式上表演的古裝劇《燕青打擂》片段。 梁犇 攝

據陳福利介紹,目前臺灣供奉東嶽大帝、碧霞元君的廟宇40餘處,每年農曆四月各廟宇都要舉辦隆重的祭祀進香活動,信衆有幾十萬人。這次率團來岱廟上香祭拜並參加泰山東嶽廟會,期待能夠與泰安的朋友們溝通和交流,進一步加深友誼,加強合作。

2019年泰山東嶽廟會啓幕 兩岸信衆進香祈福

本屆廟會在保留泰山非遺展示、戲曲演出等傳統特色項目的基礎上,引入首屆捶丸研討會、茶博會、全民健身挑戰賽、文創產品展示等21項特色旅遊、文化、民俗、經貿活動。 梁犇 攝

“朝山進香的習俗已經傳承了上千年,成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泰山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民俗學會會長葉濤說,一年一度的泰山東嶽廟會是民衆朝山進香最重要的文化空間。正是因爲有廟會的存在,才使民衆的泰山信仰有了時間保證,也爲泰山衆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提供了表演和傳承空間。

2019年泰山東嶽廟會啓幕 兩岸信衆進香祈福

圖爲泰山木版年畫非遺傳承人教授小學生木版年畫製作。 梁犇 攝

泰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任王光鋒稱,東嶽廟會是中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的廟會之一,也是泰山最具生命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俗文化景觀。本屆廟會在保留泰山非遺展示、戲曲演出等傳統特色項目的基礎上,引入首屆捶丸研討會、茶博會、全民健身挑戰賽、文創產品展示等21項特色旅遊、文化、民俗、經貿活動,爲古老的東嶽廟會注入了新元素、新動力。

2019年泰山東嶽廟會啓幕 兩岸信衆進香祈福

圖爲泰山皮影表演。 梁犇 攝

王光鋒說,期待以東嶽廟會爲平臺,在更深層次推進泰山文化傳播、泰山精神弘揚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共享,在更廣領域開闢泰山對外合作交流的新格局。通過凝聚智慧和力量,把以泰山文化、泰山“挑山工”精神爲代表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2019年泰山東嶽廟會啓幕 兩岸信衆進香祈福

圖爲泰山傳統麪塑。 梁犇 攝

碧霞元君是道教的著名女神,也是中國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女神之一,全稱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間俗稱“泰山聖母”“泰山老奶奶”。農曆三月十五是民間傳說中碧霞元君的生日,各方信衆會在這一天登上泰山,到碧霞祠敬香叩拜,爲碧霞元君慶生。(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