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夢釗 劉煥新

來源:樂亭文化研究會《讀樂亭》雜誌/樂亭故鄉人網站(www.guxiangren.com)專版

版權聲明:本今日頭條自媒體原創內容,未經許可,嚴謹複製、轉發

題圖來自網絡,僅爲配圖,和本文無關

抓彩,也叫抽彩,博彩。在樂亭最流行的叫法叫“抓彩”。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時候的抓彩,還是小兒科。抓彩的莊家就是一些有頭腦的莊稼人。他們利用廟會、農閒、集日,在街頭設場兒。通過抓彩撈一筆錢財。當時設的場子很簡單,場子上有的是用香菸做彩物(也有用其它物品的),把香菸按品牌由近及遠擺放,然後畫一條線,抽彩的人不準越線,然後拿錢向莊家買圈兒,圈兒是竹子做的,每個圈兒一角錢,買多買少不限,買好圈兒以後,抓彩人在不準越線的情況下,向香菸投圈兒,如果投出去的圈兒套住了香菸,這香菸就歸套圈兒人,也有不拿香菸的,按香菸的檔次付現款。如果投出去的圈兒挨不上香菸,或圈兒壓上了香菸,都不算贏。在套圈兒的過程中,離劃線越近,套上的幾率就越大,但是煙的檔次是最低的;而離線越遠,套上的幾率就越小,但是擺放香菸的檔次是最高的。當時香菸的價值最高的是五角錢,最低的是5分錢。看客們圍一層。只見抓彩人,做出弓字步,腰往前傾,瞄準高檔次的香菸把圈兒投了出去,不巧,正有一股小頂風把圈兒送了回來,不偏不倚落到了5分錢一盒的香菸上,人們一陣鬨笑;當人們看到有人接連套住5角錢一盒的香菸,動心了,也花一塊錢,買上10個圈兒,一試身手,結果圈兒拋出去了,偏向一邊飄,10個圈兒全打了水漂兒。

這種抓彩的手法太原始,在集市上搞活動,往往被當地工商管理人員追抓,說是在搞賭博活動,人們作鳥獸散,就因爲都是當地人,莊家找上個熟人,給這些編外工商塞上幾盒煙意思意思,剛剛攪黃的場子,立馬熱鬧起來——抓彩照舊。

在當時最具“科技”含量的抓彩,當屬向鐵籠子裏投放玻璃球,他可能就是時下五彩球搖號的雛形,或者說是始祖。在當時,能工巧匠們,用鉛皮鐵絲編織出,專門用來抓彩的籠子。籠子是一個長方體,它的投入口,設在籠子的中上方,投入口很小,只有幾釐米,剛剛容得下一個玻璃球。抓彩的實物,就是向籠子裏投進的玻璃球。當把玻璃球從這個通道投進的時候,隨着滾動它又可以進入幾個或十幾個以上的任何一個通道,當玻璃球左拐右拐曲曲折折最後落到底部,即終點。就是說,玻璃球可以進入十幾個終點的其中一個。但是,越是好進的終點,擺放的獎品越是最廉價的。在當時最廉價的獎品,是1分錢買兩個的小泥笛兒1個;要不就是1分錢買兩個的糖球1個,檔次再高一點的是鉛筆1支,橡皮1塊,最高獎是一塊價值5角錢的鏡子。這個彩抓起來很便宜,每次只需1分錢買上1個玻璃球就可以抓彩了,往往花一角錢買10次玻璃球,抓到手的幾乎是小泥笛兒或糖球,手氣好的,能抓到削鉛筆的小刀,至於玻璃鏡子,很少有人抓走。這些出彩的莊家,瞄準了小學的孩子們。課餘時間,孩子們把個抓彩的莊家圍個水泄不通,上課鈴都響了,孩子們還沉湎於抓彩。

在當時,還有一種抓彩方式,那才叫真正的抓彩。一些出彩的莊家,是買或是自制用紙糊的大方盒子,大的方盒子,又分成若干小盒子,每個小盒子裏,裝上價值不等的獎品,這些獎品分喫的、用的、玩的。盒子是全密封,在過去拿5分錢可以從一個小盒子裏,摳開紙抓取獎品一份,現在已漲到五角錢抓取獎品。有的男孩,手裏有餘錢,往往一抓就是5塊錢的,當抓不到什麼值錢的東西時,顯得非常沮喪。有的孩子,確實有錢,一時抓紅了眼,不值錢又不喜歡的東西,隨手丟給同學,10分鐘時間,抓進去50塊錢。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學校裏對於抓彩這種半賭博行爲的娛樂活動是限制的,尤其是對抓彩的莊家,無奈當中,只能是勸離,讓其遠離學校。

在文革期間,抓彩被列爲賭博行爲,一時間銷聲匿跡。

伴隨着改革開放,被老百姓稱謂的抓彩,在社會上被叫做的彩票走上了社會的檯面。如體育彩票,福利彩票、郵政彩票……可以說是異彩紛呈。在這些彩票裏,既有實物獎,也有現金獎。在實物獎裏大到彩電,摩托車、汽車;小到1包火柴,1袋一次性的洗髮粉;在現金獎裏,少則幾元,多則數千元。抓彩的方法,有的當時抓了獎券,當時拆券兌獎;有的買了彩票,一個或兩個月以後兌獎,逢過一個月兌獎的,即便兌不上獎,也有微薄的現金回報。在當時,抓彩成了人們的熱門話題,關於抓彩的故事,在社會上頻傳。下面說一些故事,以饗讀者。

一、把彩打跑了

大包乾讓農民富裕起來,手裏有了餘錢,也跟風去買彩票,老魯就是一個,他從集上以每張兩元的價錢,花20元買了10張郵政彩票。回家後,向妻子做了“彙報”。妻子一聽火了,說,咱們的錢來的太不容易,沒跟我商量就輕易買彩票,趕快給我退回去。老魯說,買就是買了,沒有退回去的道理。兩人話來話往,雙方越說氣越大。先是爭吵,延伸到謾罵,最後演化到拳腳相加。鄰居老馬和妻子商量說,咱們過去勸勸架,如果勸不了,咱們把彩票給買過來。妻子說,快去吧,在晚一會兒,該出人命了。老馬立馬去勸架,不管咋勸,老魯媳婦就是不要這彩票。老馬說,這樣吧,這彩票就歸我吧,我給你們20塊錢,氣也別生了,好好過日子吧!老魯見老馬很誠懇,答應了。

兩個月後,獎項公佈了,老馬拿着彩票兌來了4000塊錢的獎金。老馬拿出200給老魯,老魯拒收,老馬硬是給了。

二、遲到的彩票

郵遞員小艾都過了晚上下班的時間了,風風火火到了某學校。學校裏只有田校長一人,有事留守。小艾說,校長,請你幫忙,明天老師們上班時把這5張彩票給我賣一下。校長說,別忘了,明天是週日,不過呢,今天發的工資,這幾張彩票多少錢,我買了。小艾說,10塊錢。

兩個月後,彩票開獎,田校長這幾張彩票中獎3000元。

三、玩牌玩出一輛摩托車

週六晚上休息,幾個年輕人玩牌,硬是把妻管嚴的小高拉下了水。還別說,小高手氣不錯,幹到完贏了3塊錢,這3塊錢,屬於額外收入,就私下藏起來,沒有上繳。第二天是週日,小高去街上買菜,正好福利抓彩,彩券每張3元。小高從貼身的衣服裏掏出這3元錢買了一張彩票。買好彩票再去買菜,當買好菜回來,高音喇叭正好公佈中獎號碼,打開彩券一看,中了,是頭等獎,不得了,價值6000元的摩托車一輛。同事們說咧,小高玩牌玩出了一輛摩托。

人們都說,抓彩還真是一個彩事兒,到發財的時候,財會找人;不過,也有人會找財的,成了抓彩高人,每次抓彩,最高獎項都會盡收囊中。如自行車,彩電,高壓鍋,毛毯,只要出彩有的,他都能拿到手。

承辦單位的工作人員與該人成了熟人,或者叫做朋友。承辦單位的人們,懇求這位朋友說,這個彩你就別抓了,中午請你喫飯好不好?

該人一聽,確實有點難爲情,但是對誘惑力這麼高的獎品弄不到手又於心不忍,思來想去辦法出來了。他就去找來一個幫手,他讓幫手抓了兩張彩票,自己抓了兩張彩票,雙方的彩票互換以後,他有意識的拿出一種張揚的姿態,從領獎臺領了兩包火柴,而幫手把價值幾百元的獎品給他領了出來。

據說,該人在鄰縣逢集市,照樣去抓彩,每次都抓回豐厚的獎品。

筆者與抓彩高手是遠表親,探訪過他的奧祕。他說,逢重獎的彩券都是後投入的,所以在抓彩的時候,不要急於去抓,當人少時,有機會在票箱裏審視,逢帶有重獎的彩票,與普通的不一樣,一眼就看得出來。我與同事照他說的,只試過一次,無果而終,不得不佩服他是抓彩的高人。

在抓彩這個具有玩兒和賭的遊戲中,有的人過於沉緬,以此爲業,最終落到難於自拔。有這麼一個年輕人,在一次買彩票中,中了500元的獎。他見抓彩票錢來的快,趕快加大投入,結果不管體彩還是福彩一起買,期期買,月月買,其結果光有投入沒有回報,把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底兒全花光了。岳父干預,不聽;老婆干預,不但不聽,還吵架。最後,老婆與其離婚,被逐出家門,孩子養不起,判歸老婆。至今,做工所得仍舊投入到彩票上。

近些年,除了國家經營的體彩和福彩仍舊盛行,而地方上舉辦的抓彩活動,卻有些偃旗息鼓。

一些學校門前的百貨攤兒或農村的一些小賣部仍有一些簡易的抓彩活動,誘惑着一些乳臭未乾的孩子們把錢拿出來。

抓彩,是遊戲,也是賭博,自古就有,該怎麼面對,責在本人。

(作者劉夢釗,退休教師;劉煥新,退休幹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