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5日下午,由****原子智库发起的“中国益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评选专家评审会议在腾讯北京总部大楼举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张强、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黄浩明、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蒽、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郭毅、中国企业联合会国际联络部处长王凤佐、责任云研究院院长汪杰、中国扶贫基金会资源发展处处长李媛、亚洲开发银行高级顾问沈一扬、****小满工作室总监王世玲等出席本次会议。

2019“中国益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评选专家及工作人员合影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力,代表企业突破商业价值,并主动实现其社会价值,是更高维度的价值创造力。在评审会议上,****小满工作室总监王世玲首先介绍了“中国益公司”项目的理念和进展。她提到,中国益公司评选将综合网络投票、专家评议以及社会化大数据分析进行奖项评定。自今年4月份正式发起企业参评,收到涉及17个行业的上百家企业案例。

****小满工作室总监王世玲

王世玲表示,作为主办方,****希望能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与号召力,创新评估维度,寻找优秀案例,推动“商业向善、科技向善”。同时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群体,包括90后、00后,甚至10后感受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力量。

共塑底线,倡导卓越

此次会议上,与会专家分别讲述了评议过程和相关原则,并就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评选标准进行讨论。中国企业联合会国际联络部处长王凤佐提到,在此次评审中,她总体感觉“传统的CSR做得比较强的企业在此次参评中依然很强,材料很完备,能够用比较精确的方式体现出项目要求的大部分点位。” 在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标准的讨论中,对于企业行为合规底线,与会专家有着高度共识。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张强提出要共塑底线,倡导卓越。“我们一方面讲合规,一方面讲卓越,这是两条尺子”。责任云研究院院长汪杰也表示,守底线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没有这个就谈不上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张强

此次专家评审的主要依据为企业申报材料,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郭毅说,他对企业的评估方式是“材料先行,认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给出对企业的判断”。责任云研究院院长汪杰也表示在对企业的评估中,原则之一就是尊重材料。

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如何评估?

此次评选企业涉及17个行业,对于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如何评估的问题,专家们给出了不同建议。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郭毅建议,在对规模不一,不同领域的,平台性、非平台性的企业进行评价时,评判的标准要做适度的调整,如相对于非平台性企业,平台性企业的社会责任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公共产品以后,责任是体现在是否对自己创造的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完成相应的公共治理职能。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郭毅

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蒽表示,关注新兴的垂直行业企业很有必要,他们确实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特别大的作用,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但是他们往往成立时间短,企业社会责任投入还不大,与一些传统大企业相比则相对处于劣势。因此她建议设立针对新兴领域的奖项,从而去发现一些创新企业中的责任先行者。 对此,责任云研究院院长汪杰提出,虽然说每个行业、每个企业的环境议题不同,但要“试图找共性的东西”。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企业,他认为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用产品和服务为环境创造价值,解决环境问题,如果企业有非常好的产品服务创新体系,客户对于产品和服务感受体验非常好,可以作为加分项。

责任云研究院院长汪杰

“中国益公司”项目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的方向是什么?亚洲开发银行高级顾问沈一扬建议“我希望这个项目不仅仅是评奖,而是成为CSR的孵化器。期待这个项目能持续深入,未来可以成为中国的CSR查查,那样给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推动力会更大。” ****总监王世玲认真聆听了与会专家的建议,表示“这是一个难点,做好了也是一个价值点”。她表达了腾讯在企业社会责任的促进方面长期做下去的愿景,期待未来能够结合内外的力量,在外部专家的智力支持下,共同打造一个经得起社会评价、受到公众关注且有影响力的大型项目。“‘中国益公司’不仅是一个榜单,它最终的使命是希望推动社会责任的实现,推进商业文明的进步。”

截至目前,2019“中国益公司”网络投票与专家研讨会阶段均已结束。“中国益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评选将综合专家研讨会(40%)、网络投票(30%)以及学术机构评审(30%)得出企业最终得分。最终榜单将于11月12日****责任力峰会暨中国益公司颁奖典礼上正式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