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治改造爲統領的“五大改造”工作推進以來,青海省東川監獄、建新監獄聚焦教育改造中心任務,以努力向社會輸出合格的守法公民爲目標,引進社會資源,開展技術培訓,推進即將刑釋服刑人員安置就業工作,爲監獄教育改造工作注入了活力,打通了“最後一公里”,爲刑釋人員更好的融入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0月27日,建新監獄聯合青海錦宏飯店業培訓學校開展了主題爲“踏實改造新生路、就業推介搭橋樑”的服刑人員安置幫教暨就業推介活動,有七家社會企業爲臨釋人員伸出了各類工種招聘的橄欖枝,67名服刑人員參加了此次活動。

在推介會上,建新監獄和錦宏飯店業培訓學校簽訂了“聯合安置幫教協議”就雙方對服刑人員技能培訓和就業安置方面的權利和義務達成了共識。

建新監獄(未成年犯管教所)副所長韓明權講到,舉行服刑人員就業推介活動,是對監獄職業技術教育工作、教育改造社會化成果的檢驗;也是解決好服刑人員迴歸社會“最後一公里問題”,實現監獄和社會安置幫教良好銜接的重要舉措;更是監獄積極探索幫教新方法,適應社會新發展,促進服刑人員安心迴歸社會的重要體現。

錦宏飯店業培訓學校爲服刑人員開展了以“找準自身定位、提升應聘成功率”爲主要內容的就業輔導,爲參加活動的服刑人員能夠找到工作做足功課。在“現場問答”環節中,服刑人員提出了切身相關的就業和創業問題,銀路旅業公司總經理常明先生對提出的問題一一做了真誠和耐心的解答。

推介會現場

在就業推介現場,七家用人企業提供了廚師、電工、焊工、木工、花卉種植和園林綠化等近百餘個招聘職位,用人單位招聘負責人耐心地解答着服刑人員的詢問,最終有20名服刑人員簽訂了就業協議。

服刑人員李某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他因交通肇事罪已經服刑3年,由於交通肇事,駕駛證被吊銷,沒有一技之長的他便參加了電工技術培訓課程,並拿到了技術合格證。在招聘會上,李某說到“感謝監獄的技術培訓讓我掌握了一門技術,更感謝監獄在我學會技術後還舉辦招聘會幫我們找到工作,出去後我一定要重新做人,回報社會”。

近年來,建新監獄高度重視服刑人員職業技術培訓工作,開辦了包括中長期培訓項目在內的挖掘機駕駛、中式烹飪、家政服務、農家樂、縫紉、電工、電焊等培訓項目,並不斷加大與社會職業技術培訓單位的合作,切實提升職業技術培訓獲證率,主動積極對接當地用人企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近日,東川監獄舉辦2018年度服刑人員職業技能首屆“農家樂”專業結業考覈暨社會企業用工洽談會,特邀青海省錦宏飯店服務業培訓學校等七家企業負責人蔘加服刑人員專業操作的考覈。

經過三個月的培訓,學員們依次呈上自己的作品,讓專業人士品嚐考覈,作品受到了品嚐人員的紛紛讚揚,參試學員爲這次考覈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各企業代表爲即將刑滿釋放服刑人員舉辦獄內招聘會、就業指導和創業宣講活動。青海華晨大酒店有限公司李景山總經理圍繞“學習、選擇、堅持、眼界、溝通、融入團隊”等六個方面的重要性,給服刑人員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哲理課。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學員深受教誨,踊躍參加,在短短的半小時就簽訂了13份社會企業用工意向表。

副監獄長張大爲向各企業代表表示誠摯的感謝。同時提出幾點要求,一是服刑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必須堅持三個導向,即用工導向、需求導向和效能導向。二是要積極發動社會力量志願爲刑釋人員提供幫教與服務,引領全社會力量參與到促進刑釋人員再就業工作上來。三是服刑人員要以積極的心態,認清和麪對當前的就業形勢,不斷學習、不斷調整,主動適應社會需要,以真誠善良的態度回報家人和社會,用勤勞的雙手打拼出自己美好的人生。

首屆“農家樂”專業結業考覈暨社會企業用工洽談會的成功舉辦,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服刑人員的學習熱情,在拓寬服刑人員就業渠道上做了有益的探索,是對廣大服刑人員實實在在的,立竿見影的幫助,讓監獄即將刑釋人員就業有了目標和希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