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一场特别的拍卖会。老师给每人发一份底价表,上面有我们的拍卖品,亲情、友情、自由、财富、诚信、证书、权力、美餐、欢乐、健康等这十八项选项,每个学生有10000元钱,可以随意叫卖“底价表”中的东西,以起价为基准,每次出价以1000元为单位,最终以价高者得到东西。有出价10000元的,立即成交。同学们最多有三次购买机会。同学们,请注意,这10000元并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钱,而是我们毕生的努力……”

近日,在心理健康课上 ,一场有关价值观的拍卖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亚桥中学,这种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活动经常开展,并深受学生的青睐。

中学时代是人生可塑性最强的时代,中学生的价值观对其人生态度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时期,很多价值观念还是模糊不清的,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往往受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家庭传统、家庭教育等等方面的影响较大。这一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有关爱情、友谊、健康等多方面的价值观念,可以从自己的取舍中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思考和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从而进一步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生涯规划,也就是人生规划,要趁早!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学,而是应该从中学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培养、锻炼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已经取得生涯规划师资格证的祝晓梅老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据她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简单来说,就是对影响我们生涯发展的经济、社会、心理、教育、生理等各种因素的选择和创造。它通常建立在个体对自我全面、深刻的认识的基础之上,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的一般性特点。

据校长张丽梅介绍,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构建了一种立德树人的新体系,践行了实践育人的理念,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亚桥中学,学校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心理健康课的课堂设计中,派专职教师参加生涯规划师认证培训考核,并加入吉林地区生涯规划教育联盟。在课程中,引领学生学会制定适合于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与天赋,为自己导航,发掘自己的智能与特长 ,助力自己成长。学校通过开展讲座、座谈、讲故事、参观等一系列活动,宣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一些重要观点,收效明显,为学生未来幸福奠基的教育实践意义非凡。

今后,学校将成立推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协作小组,逐年规划一些研究和试点项目,不断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设工作。

转自:吉林亚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