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極而衰,文人生於彼時,想着恃才傲物卻有些不合時宜。

花間派美則美矣,卻格局有點小,詩詞往小了說傷春悲秋,往大了講家國天下,卻都在低落處顯出功夫,濃妝豔抹的辭章總歸缺了點什麼。

01

如果你看過《甄嬛傳》,一定對其中插曲留有印象,但你不一定知道演唱者是患乳腺癌去世的年輕歌手姚貝娜,也許更加不會知道,作詞者是唐代詩人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

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

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

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

雙雙金鷓鴣。

可能你會說,溫庭筠?好像不太有名氣嘛。

實際上,人家詩詞寫作很屌很厲害的。

庭筠是他取的筆名,原名溫岐。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溫岐小小年紀就富有天才,文思敏捷。

八斗之才的曹植在求生本能逼迫下,七步成詩,咱溫同學可以跟他有一拼:每次考試,寫作文他都不用打草稿,一氣呵成,八次叉手就成八韻。(是不是和我一樣,很想知道“叉手”是怎樣一個動作?)

長大後的溫庭筠憑藉上面這首精緻穠豔的代表作,就可成爲唐代流行樂壇的方文山,認不認同?

在詞作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最重要的,他被後世譽爲花間詞派鼻祖。詞風富麗、繁密、唯美是這個派別的風格。

在詩作上,他又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唐詩宋詞宛若燦爛星漢,其實也是良莠不齊。

02

怎樣的詩能夠稱得上好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品判標準。在林黛玉看來,詞句屬於末事,立意和意趣纔是關鍵。鑑於此,她給學寫詩的香菱首推王維。

宋朝的梅堯臣和歐陽修也討論過這個問題。梅堯臣認爲,好的詩,應該做到“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歐陽修讓他舉例。

梅堯臣舉了兩個人的詩句作爲例子,其中一個,就是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後來,歐陽修借用這個句式仿寫過,到底沒法超越。

蘇東坡恨不得對這一原創金句點三十二個贊。

照理來說,像溫庭筠這種文采,在以文取勝的科舉時代很喫香纔是,事實並非如此。

不知道是否跟原生家庭有關,溫庭筠性格不怎麼好。

《舊唐書》上這樣寫他:“士行塵雜,不修邊幅”。由此可見,文,未必如其人。溫庭筠的詩詞精耕細作,對待皮囊卻隨意邋遢。

03

仗着自己有寫作天賦、藝術細胞,恃才傲物,放縱自己,整天與一羣紈絝子弟酗酒擲篩、喫喝嫖賭。他不想,人家有爹可拼,雖說自己算起來是宰相文彥博後裔,那都是八輩子之前的事,滄海桑田,世道更迭,誰還認識誰?

因爲他喜歡譏諷權貴,權貴就不給他好果子喫,所以每次考公務員都白費勁。因爲每次考公務員都白費勁,所以他越發譏諷權貴。

性格決定命運,命運左右性格。溫庭筠的一生沒有走出這樣一個怪圈。

性格不好,我們常常會說情商不高。溫庭筠的情商是高是低,從以下幾件事可窺一斑:

唐宣宗有個愛好,批完摺子喜歡聽幾首《菩薩蠻》之類的流行歌曲,放鬆放鬆。當時的宰相令狐綯爲取悅上司,同時顯示自己能耐,就請溫庭筠寫了一首曲子,以他自己名義獻給唐宣宗,又囑咐溫庭筠不要外傳。

作爲寫字的人,對這種爲他人作嫁衣裳(而且人家穿了衣裳出去炫耀)的事情確實難以忍受。

最近,我爲一個團隊寫古詩品評的文章,爲稻粱謀,我接受了不署名的要求,但也告知對方,不可標署其他任何人名字。否則寧可不寫。

溫庭筠一來火,管不着之前答應過哥們兒什麼,還是把事情捅了出去。結果,令狐綯肯定也很來火。

有一次,令狐綯請教一個文學方面的問題,溫庭筠做出解答。令狐綯又問答案出自何處。溫庭筠嘚瑟了:出自《南華經》啊!這又不是什麼生僻的書,看來宰相大人應該在日理萬機之餘吧啦吧啦……

可能,溫庭筠只是心直口快的一個人,但對方聽着肯定不舒服,會覺得你是在譏諷他學識淺薄。

朋友就此慢慢疏遠。(這樣的朋友,又如何算得上朋友?)

除了“溫八叉”之外,溫庭筠還有一個外號:“救數人”。

也許帶着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也許爲了顯示自己才高八斗,又也許只是出於“樂於助人”的精神,溫庭筠同學考試時候特別喜歡向別人傳紙條,幫助別人作弊,他還以此爲榮,得意洋洋。在考官看來,這不算搗亂算什麼?04

還有一次,溫庭筠在路上遇見微服出巡的唐宣宗,不認識皇帝老兒也就罷了,還“傲然詰之”:你是司馬、長史之類的官嗎?要麼就是六參、主簿、縣尉一類的官?

結果可想而知,皇帝將他貶謫到十八線城市,還降了職。對此懲罰,他還得回上一句“謝主隆恩”。

在詔書中,唐宣宗教訓這位有眼不識泰山的傢伙:“孔門以德行爲先,文章爲末。爾既德行無取,文章何以補焉。”

這番話解釋就是:

文采誠可貴,

品德價更高。

若爲品德劣,

其文亦可拋。

皇帝是會當凌絕頂的人,溫庭筠的德行、人品倒沒有什麼大問題,要說問題,也只是太把自己的才能當回事,不懂得收斂鋒芒,又因爲懷才不遇而憤懣不已。

溫庭筠有才,但是他沒有李煜那麼好的出生,又沒給自己一個潛龍在淵的過程,想一飛沖天,又總是槍榆枋而止,鬱郁不得志。路過陳琳墓,寫下“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獨憐君。”瞧瞧這口氣。

五十多歲,還因醉酒滋事被打落牙齒,最終得一個流落至死的收梢。所謂亢龍有悔。

相比那些在官場左右逢源,遊刃有餘,容易取得世俗意義上成功的一類人而言,溫庭筠的狷介耿直、不會說話反倒有一份真意。

人情練達這篇文章,溫庭筠沒寫好。作爲花間詞鼻祖,他的那些詩詞作品,用現在流行語來說那可真是,美炸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