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知晓李卫这一人物都是从一部《李卫当官》电视剧开始的,剧中的李卫出身贫寒但是不畏权贵,是许多人心中清官的代表。那么,历史上的李卫究竟是何种形象,是否与大家心中的李卫的印象有所出入呢?

历史上的李卫并非穷苦的市井之徒,家中颇为富有。然而李卫从小却不喜欢读书写字,因此几乎目不识丁。但是他却非常热爱听说书先生讲历史故事,每当听闻忠臣、贤臣受到迫害时都会愤愤不已,因此当一个清官的想法在他心中萌发了。

清朝康熙平定“三藩”时,因为缺少军费实行了捐官制度,以银两换取官职,后来此制度一直沿袭了下来,对于家财万贯的家族开放了非仕途的进入官场的机会。李卫不喜读书,自然无法通过正常的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于是在三十岁时花钱捐了一个员外郎的职务。李卫虽然读书不多,但是在官场上却颇为自如,不出几年就在康熙治下升迁至户部郎中,期间还结识了后来的雍正皇帝胤禛,胤禛非常欣赏他,对他颇为看好。

不出几年,雍正帝即位登基,当时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地区与国争利的买卖私盐的问题极为严重,各个地方都有极具规模的盐枭组织,雍正立刻任命李卫管理云南盐务。而李卫虽然是捐官出身,但是颇具才干,短短一年时间,云南买卖私盐的问题有了极大的改善。雍正对他极为满意,不出两年将他升迁为浙江巡抚,同时命他继续拔除浙江的盐枭势力。

李卫纠察盐枭颇有心得,在浙江私盐流入的交通要道增设官兵,与浙江著名大盐枭沈氏斗智斗勇,最终将其抓获。李卫不但是纠察私盐的一把好手,而且不畏高官,敢于公开弹劾满族权贵。他曾直接上书雍正弹劾名臣鄂尔泰的弟弟结党营私,得到证实后雍正专门给予了李卫嘉奖。

李卫最高时已是清廷一品大员,至乾隆初年,晚年的李卫已经是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堪称三朝元老。而李卫依然在朝政中游刃有余,秉公执法的名声远扬,在他病重之时乾隆还专门派遣了御医为他治病,在五十一岁时善终。

李卫真可谓清朝捐官制度的一股清流,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到评论区留言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