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知曉李衛這一人物都是從一部《李衛當官》電視劇開始的,劇中的李衛出身貧寒但是不畏權貴,是許多人心中清官的代表。那麼,歷史上的李衛究竟是何種形象,是否與大家心中的李衛的印象有所出入呢?

歷史上的李衛並非窮苦的市井之徒,家中頗爲富有。然而李衛從小卻不喜歡讀書寫字,因此幾乎目不識丁。但是他卻非常熱愛聽說書先生講歷史故事,每當聽聞忠臣、賢臣受到迫害時都會憤憤不已,因此當一個清官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發了。

清朝康熙平定“三藩”時,因爲缺少軍費實行了捐官制度,以銀兩換取官職,後來此制度一直沿襲了下來,對於家財萬貫的家族開放了非仕途的進入官場的機會。李衛不喜讀書,自然無法通過正常的科舉考試步入仕途,於是在三十歲時花錢捐了一個員外郎的職務。李衛雖然讀書不多,但是在官場上卻頗爲自如,不出幾年就在康熙治下升遷至戶部郎中,期間還結識了後來的雍正皇帝胤禛,胤禛非常欣賞他,對他頗爲看好。

不出幾年,雍正帝即位登基,當時全國各地尤其是南方地區與國爭利的買賣私鹽的問題極爲嚴重,各個地方都有極具規模的鹽梟組織,雍正立刻任命李衛管理雲南鹽務。而李衛雖然是捐官出身,但是頗具才幹,短短一年時間,雲南買賣私鹽的問題有了極大的改善。雍正對他極爲滿意,不出兩年將他升遷爲浙江巡撫,同時命他繼續拔除浙江的鹽梟勢力。

李衛糾察鹽梟頗有心得,在浙江私鹽流入的交通要道增設官兵,與浙江著名大鹽梟沈氏鬥智鬥勇,最終將其抓獲。李衛不但是糾察私鹽的一把好手,而且不畏高官,敢於公開彈劾滿族權貴。他曾直接上書雍正彈劾名臣鄂爾泰的弟弟結黨營私,得到證實後雍正專門給予了李衛嘉獎。

李衛最高時已是清廷一品大員,至乾隆初年,晚年的李衛已經是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堪稱三朝元老。而李衛依然在朝政中游刃有餘,秉公執法的名聲遠揚,在他病重之時乾隆還專門派遣了御醫爲他治病,在五十一歲時善終。

李衛真可謂清朝捐官制度的一股清流,你對此有什麼看法?請到評論區留言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