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美麗中國·跨界科考”第四季——“探祕畫廊烏江·情滿山歌沿河”進入第二天,貴州都市報·都市E家記者跟隨專業科考隊深入麻陽河國家級保護區腹地尋覓“黑色精靈”——麻陽黑葉猴。

麻陽河猴王洞猴羣棲息地。

猴王洞尋猴

27日一早,記者和專業組100餘名科考隊員一起,前往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入黑葉猴的主要棲息地——麻陽河。

“猴羣就在我們周邊”,剛走進麻陽河谷,科考專業組領隊、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吳安康就向記者介紹,一羣被野外馴化的黑葉猴就在附近,數量爲11只。而此行的最終目的地就是這支猴羣的居住地——猴王洞。

“今天不一定能看到黑葉猴”,當天,記者從科考隊專業人士口中得知,根據科考安排及當天的情況,很可能會難覓黑葉猴蹤跡。儘管如此,記者還是在沿途的巖壁和林木叢中仔細的尋覓着。

麻陽河是一條不大的溪流,從屹立的懸崖峭壁中流出,河水清澈泛綠,兩岸都是被蔥蔥郁郁的植被覆蓋的陡峭巖壁,這樣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黑葉猴棲息的最佳場所。

坐在樹上的黑葉猴

科考隊員們一路沿着麻陽河谷邊的險要便道朝河谷深處走去,期望能“邂逅”黑葉猴,然而一路上,除了見到了幾處新鮮的黑葉猴排泄物外,卻難覓這羣黑色精靈的蹤影。

沿着便道前行約20分鐘,考察隊一行來到猴王洞。該洞是一處典型喀斯特地貌洞穴,洞口約20米寬,高約15米,進入洞內後豁然開朗,約有兩個籃球場大小,洞頂部吊下些怪石,相互間又形成石縫,正是黑葉猴的“寢宮”。“寢宮”附近伸出幾處凸出的岩石,記者發現這些岩石表面呈褐色,且石板下方的洞內堆積了大量的黑葉猴糞便。

“這些凸出的石板是黑葉猴的衛生間”,吳安康說,黑葉猴居住在洞內頂部的石縫中,爲了維護“寢宮”的整潔,黑葉猴們排泄時都會到固定的地方進行,這有效的保持了“寢宮”的整潔和舒適。

在猴王洞內,記者發現了多處黑葉猴的行動軌跡,可見在保護區的努力下,這羣在野外被馴化的黑葉猴生活得真是其樂融融。

但科考隊員的到來似乎並未贏得猴羣的青睞,在洞內和周邊尋覓了大半天后仍未見其蹤影。無奈之下,一行人只得暫行撤退並決定第二天再次前往麻陽河。

猴羣夾道迎賓

在樹上的黑葉猴 喻添舊攝

28日早上8點整,記者隨科考隊再次驅車前往麻陽河。

“咀咀……”剛進到河谷,記者就聽到一陣奇怪的聲響從約20米開外的一排樹上傳來,循聲望去,幾個黑色影子在路邊的一片小樹林間躥上躥下。

原來,負責給野外黑葉猴投食的保護區工作人員肖治金老師早早就將猴王洞的猴羣招至通往麻陽河便道旁的一叢小樹林上。由於科考隊的人數多達100餘人,見到科考隊到來,猴羣只是停留在較高的枝丫處,鼓着烏黑的眼睛向下俯視,對這夥陌生人仔細觀察着,就像一羣士兵在家園進行着密切的敵情監視一般。

“動作快點……”此時,肖老師拿着一塊被切成餅乾大小的圓狀紅薯大聲地向猴羣發出進食的指令。但或許因爲有些警惕,對於肖老師的食物誘惑,它們視而不見。

黑葉小猴 唐輝輝攝

見狀,肖老師拿着紅薯走到樹下,作出攀爬向上的樣子,準備將切好的紅薯掛到離自己最近的一個樹丫處。看到食物近在咫尺,一隻膽大的黑葉猴從樹幹的半腰處一躍而下,兩步三步跳過去,一把將紅薯搶到手裏,然後快速回到樹頂坐着啃食起來。

看到同伴已喫到美美的早餐,其它幾隻猴子也按捺不住,紛紛下到樹幹較低位置,齊刷刷的盯着肖老師,等待着餵食。肖老師拿出小刀將紅薯切成圓片遞了過去,已被美食迷惑的猴羣放鬆了戒備,猴子們一隻接着一隻的從肖老師手上將紅薯拿走,享用起來。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手中取食”的餵養動作,肖老師足足馴化了三年才成功。

餵養持續了約一個小時,隨後,喫飽的猴羣沿着崖壁的樹叢攀跳着消失在了河谷左岸。

公猴一生只爲“繁衍生息”

母猴帶着小猴  唐輝輝 攝

據介紹,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擁有着全球最大的黑葉猴種羣,約700只。當天記者看到的猴羣僅僅是其中一支被命名爲“猴王洞猴羣”的家族。而黑葉猴的繁衍生息,公猴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黑葉公猴的一生都在爲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努力”,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黃乘明教授笑着向記者介紹,在一羣黑葉猴中只有一隻成年公猴,也就是猴王,其它的均爲它的妻妾和孩子,這些孩子中的黑葉公猴幼崽在接近成年時則會被驅逐離羣。

離羣的青年公猴在野外會苦練攀爬、撕咬和打鬥技能,單獨生存了一段時間後就需設法融入其它猴羣。

離羣青年公猴會在這期間仔細偵查周邊的猴羣情況,如若發現猴羣中的猴王已進入衰退期,青年公猴則會向猴王發起攻擊,捍衛與挑戰、入侵與守衛的一場惡戰難以避免。這樣的戰鬥或許還不止一次,也不是一時。幾次廝殺後,年邁的猴王最終會敗下陣來。

唐輝輝 攝

成王敗寇,青年猴王入主猴羣,笑納上一屆猴王的妻妾,贏得與“前朝後宮佳麗”的交配權。而被打敗的猴王從此後只能遙望自己的老婆孩子被他人霸佔,獨自在山林裏孤苦度日,直至死亡。

除了交配權,新猴王謀得的還有爲猴羣站崗放哨的守衛差事,然而這就是一隻雄性黑葉猴的“人生目的”。

據黃乘明教授介紹,這樣的猴王更替表面看上去僅是動物界的王者更替,實則是黑葉猴最大程度避免近親交配的情況發生,從而最大力度的保障了黑葉猴的正常繁衍生息。

保護棲息地才能保護黑葉猴

“形象點說,就像人類假如連遮風擋雨的房子都沒有,生老病死的幾率就會更大。”關於黑葉猴保護,原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楊業勤形象的給記者舉了個例子。

楊業勤告訴記者,黑葉猴是具有固定居住地的猴羣種,猴羣與猴羣之間也會保持着至少上百米的距離,所以黑葉猴的保護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對棲息地的保護,在此基礎上加大和深入對黑葉猴的認識與研究,避免人爲的干擾,才能真正的、永久的保存和保護這個物種。

據瞭解,今年10月麻陽河保護區管理局採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在洞內對黑葉猴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獲得了不少珍貴的視頻資料,其中包括黑葉猴洞口大小便、交配等視頻,這在業內可謂首次,這些資料彌足珍貴,稱得上是革命性的成果。

相關鏈接

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西北部,距沿河縣城34公里。景區內野生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享有“野生動植物基因庫”的美譽。

該保護區始建於1987年,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葉猴及其棲息地,屬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貴州都市報·都市E家原創,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文:記者 廖尚海

來源:貴州都市報、都市E家

編輯:申凌

編審:鍾俊怡 石雲華

猜你想看

■ 貴州啓動非洲豬瘟疫情Ⅰ級響應!全面排查果斷處置嚴防蔓延

■ 全球最美書店來貴陽了!昨天朋友圈刷屏的“鍾書閣”你逛了嗎?

■ 違停被貼單,他發視頻辱罵交警!貴陽一男子被行政拘留5日

■ 2019年國考報名時間過半 貴州地區職位,兩萬餘人報名

■ 最新!銅玉鐵路聯調聯試即將結束,進入通車倒計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