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爲“小兵張嘎”的外孫,武警北京總隊執勤四支隊下士孟澤一度不想聲張身份。

孟澤的外公是聞名全國的民兵抗日英雄趙波,曾擔任雁翎隊的隊長,在抗日戰爭時期屢立戰功。1961年,以趙波爲原型之一的小說《小兵張嘎》發表,而後被改編爲影視作品,成爲人們記憶中永恆的紅色經典,“嘎子”的形象隨之深入人心。

從小受到外公的影響,孟澤對軍營有着與生俱來的嚮往。高考結束後,已經被某司法學校錄取的孟澤投筆從戎,成爲武警北京總隊執勤四支隊某部守衛看守所的一名哨兵。

儘管沒有向任何人提起過自己的外公,但孟澤一直把外公作爲奮鬥的榜樣、努力的目標,希望不辱抗日英雄後代的身份。入伍第一年,孟澤便被評爲優秀義務兵。捧着來之不易的榮譽獎章,他感慨萬分:“想想外公掛滿胸前的軍功章,我更加感受到英雄的偉大。”

入伍3年來,孟澤努力工作,刻苦訓練,成績斐然:成爲預備黨員、被選取爲士官,多次受到上級嘉獎……孟澤一步一個腳印,將軍旅之路走得紮紮實實。

今年3月,孟澤參加優秀“四會”政治教員比武。爲激勵戰友傳承紅色基因,他決心和大家分享外公的戰鬥故事。“我是‘嘎子’的後人,我一定要將紅色血脈傳承下去”,他的講述博得戰友陣陣熱烈的掌聲。

揭開深藏已久的“小祕密”,孟澤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如今,作爲新訓骨幹,他在新兵面前依然對自己的身份三緘其口。他說:“紅色傳人是我前進的動力,而不是榮譽的光環!”(解放軍畫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