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南极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地球上最晚被发现的大陆,唯一没有人类永久定居的地方,不属于任何一国的地方,最低气温达到零下90度的地方。

就是这么一个披着神秘外衣地球最后的神秘之地,1840年,法国人发现南极洲大陆,自此开启了人类探索南极的征程。

人类对南极的探索分为3个时代,1772年到19世纪末期的“帆船时代”,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人类先后征服了南磁极和南极点,涌现出了大批可歌可泣的探险英雄,被称为“英雄时代”。

一战后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用机械设备取代狗拉雪橇的方式探索南极,被称为“机械时代”。1957年至今,建立科考站,大量科学家前往进行科学考察,被称为科学考察时期。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南极这个神秘的地方,已经大体摸清,南极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2350米。储藏着超过220中矿物,开采价值巨大,其陆地上覆盖的冰层,淡水储量占全球的70%。

我国1980年首次登上南极大陆,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至今我国在南极已经有4个科考站,目前在难言岛的中国罗斯海新站正在建立。

从我国去南极的路途遥远,艰险,转站澳大利亚,经过被称为“魔鬼西风带”南半球海域。最后才能登上南极大陆。

但是因为在南极没有永久性的机场,在某些地区由于冰层的厚度,我国最大的破冰船也只能“望冰兴叹”,而包括人员、装备、物资都需要通过航运抵达。

我国只能借用俄罗斯等国家的机场通过,但是协商、批准的程序复杂,周期长,常常延误了科考任务,失去了很多绝佳的机会,在南极科考活动中受制于人。

作为基建狂魔的我们,哪受过这般侮辱,近日,我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将于11月2日搭乘雪龙号前往南极。作为此次科考的先头部队,“雪鹰601”已经抵达南极中山站,作为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航速380公里每小时,航程3440公里。

三年前,我国已经开始筹备在南极并盖上建立永久机场的计划,据称机场位于中山站28公里处的冰盖,跑道的设计长度为1500米,宽80米。

此前我国已经有在南极建立简易机场的经验,但还要建立永久性机场的难度并不亚于科考站。

在运动的冰盖上选址,冰盖上积雪的改造,极端环境下机场的导航,通讯,气象等设计难度非常大。但是难不倒宇宙最强的基建狂魔,预计2022年,我国首个南极永久性机场将投入使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