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清朝《辛丑条约》签订后,落后的中国除了支付大量的赔款之外,还被迫接受列强在北京城内驻扎军队,名义是保护其使馆人员及侨民的安全。有军队就有兵营;有兵营就有兵器与部队作战训练所需要的大型操场。这些设施并非在偏远的郊区,而是位于城市之内。下面一组照片反映了七七事变前北京城内外训练的日寇,张张彰显了侵华占城的野心。图为国民政府时期,北平老地图中的使馆区示意图。

民国时期,不平等条约的枷锁也并未解除。因此,列强驻军北京的事实一直没有改变,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也是如此。这项国耻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地刺入中国人的心坎。图为日军北平驻屯军的兵营,位于东交民巷内,其前身为詹事府。

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接收了德国在华的权益和地位,势力迅速膨胀。1931年又大举派兵占领东北,1933年的长城抗战后,日军进一步强占整个冀东。图为日军军官在北京的兵营内向新换防的驻军训话。

此时的日军,在东北和华北两地屯集了精锐之师,北平的日本驻军的气焰正炽。图为日军在使馆区的练兵场操练。此处位于东长安街南面,远处为北京饭店。

1934年,一支八百人的日军部队由鹿儿岛出发,任务是到北平换防。他们在塘沽下船,转铁路抵达北平,旋即前往日军北平驻屯军的兵营。图为日军由宣武门列队而入,换防驻北京的日军士兵,看到这些骄横的日本鬼子在中国的城市换防驻军,让人无比愤怒。

曾经清代的詹事府,驻有两个中队的日军,兵力大约相当于中国军队的两个营。日军驻防期为一年,满一年后换防。为了加快对华战争,他们的疯狂野心暴露无遗,这些驻华士兵长时间进行了针对性作战训练,特别是他们针对中国军队的武器配备、作战能力进行了对应性训练。图为正在北京城附近进行训练演习中的日军。

图为北平驻屯军正在举行秋季训练演习,图上是正在进行长途急行军训练。

那时候的日军,各个方面占据优势。同时,国民政府虽然也有所防备,但基于国力、内争等种种原因,在七七事变爆发时,中国军队的素质和单兵装备远远无法与日军抗衡,唯有将士们决死抗战的勇气。图为冬季驻北京日军在进行雪地训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