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美國希望北約盟友軍事介入亞太事務的要求,歐洲國家更是將特朗普的要求充當耳邊風。而美國的霸權主義之所以能夠維持至今,主要就是以歐洲國家爲主體的北約軍事集團,長期充當美國維持全球霸權地位根基角色的結果。


北約拒絕捲入與中國對抗的漩渦中,華盛頓的陰謀正在破產

作者:刺客


近年來,美國通過退出伊核協議、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退出《中導條約》、部署戰術核武器等一系列極端舉措,挑起與中俄的軍備競賽。製造世界緊張局勢,爲其維持全球霸權地位的苟延殘喘創造機會。而美國的霸權主義之所以能夠維持至今,主要就是以歐洲國家爲主體的北約軍事集團,長期充當美國維持全球霸權地位根基角色的結果。

所以,想要阻止美國霸權繼續給世界和平帶來威脅,分化其同盟力量,就是最好的選擇。據中新網最新消息稱,當地時間14日,中國外長在慕尼黑會見北約祕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時表示,希望北約繼續樹立正確的中國觀,把中國當做朋友和夥伴。中方願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下,不斷加強和北約的對話與合作。

作爲對中國合作意願的回應,斯托爾滕貝格回應稱,儘管中國在快速崛起,但北約不會把中國視爲對手,願意加強與中方的關係。在主張各國應該遵守和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爲維護世界和平與公共安全做出貢獻方面,北約和中國的觀點是一致的。

在目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正滿世界給中國潑髒水的敏感時刻,斯托爾滕貝格做出如此的表態,就是在與美國近期極端對華政策唱反調。同時,這位祕書長有關“各國都應遵守國際秩序”的表態,其畫外音擺明了就是在劍指作爲世界“麻煩製造者”的美國。

要知道,美國作爲北約的主導國家,一直都擺着一副歐洲“老大”的架勢,對歐洲盟友的軍事和外交政策實施控制。截至目前,美國仍然還在堅持其北約盟友禁止使用中國企業科技產品,脅迫北約必須追隨美國印太戰略的指揮棒,把軍艦和戰機派到亞太地區,像在歐洲圍堵俄羅斯一樣圍堵中國。

雖然美國還是北約名義上的“主導國”,北約國家軍隊目前還在中東和中亞等熱點地區,與美軍“並肩作戰”。只可惜,今天的北約,已經不再是上世紀末空襲南聯盟期間,那個對美國百依百順的北約了。

北約的歐洲成員國與美國之間所存在的矛盾,軍費開支問題僅僅只是引發雙方矛盾的導火索。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對伊朗啓動最高級別制裁,給歐洲的地緣安全和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威脅。此外,退出《中導條約》,迫使俄羅斯與其展開軍備競賽,造成歐洲局勢動盪等等。美國的這些極端行爲,纔是歐洲盟友與美國關係產生裂縫的主要因素。

即便如此,美國還嫌歐洲不夠亂,還想將這些北約盟友推到亞太,捲入美國與中國對抗的旋渦中。利用亞太和歐洲的緊張局勢,渲染中俄“軍事威脅論”,迫使盟友繼續依賴美國的“保護”,和以前一樣成爲美國推行全球霸權的炮灰,讓美國如特朗普所願“再次偉大起來”。

不過,這個世界上也並不僅僅只有特朗普一個人聰明,歐洲國家也都不是傻子。數十年來在北約框架內替美國全球霸權賣命的結果,換來的卻是特朗普政府在軍事支出和美歐貿易問題上的敲詐勒索,甚至連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項目都要遭到阻撓。

所以,爲了維護自身安全和經濟利益,近年來歐洲在軍事和外交戰略方面,與美國的分歧越來越大。美國在波斯灣所建立的國際護航聯盟,除英國外沒有另外的歐洲國家參加。對於美國希望北約盟友軍事介入亞太事務的要求,歐洲國家更是將特朗普的要求充當耳邊風。

在目前美歐分歧導致北約內部產生裂縫之際,中國及時加強與北約的合作關係。即便無法讓歐洲脫離美國所主導的北約,但至少可以確保他們在使用華爲技術和出兵亞太等問題上,做出理智選擇。同時,也通過與北約在維護國際秩序和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撬動美國霸權的根基,讓美國因爲失道寡助而少乾點傷天害理的事情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