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赵州有十景。分别为古桥仙迹、勒经石塔、望汉云台、双庙龙泉、平棘舒青、洨川环翠、东寺钟声、西郊水利、南畦稻熟、北沼荷香,今已大不存焉。十景里有五处(平棘舒青、洨川环翠、南畦稻熟、北沼荷香、西郊水利)与赵州古城墙及护城河相关。

明朝御史蔡云爱《怀古诗》吟道:“野水寒烟积,霜林西照斜。崇楼倚空碧,岳树接龙沙。”

这里所描绘的秋水、霜叶、夕阳、庙宇、蓝天白云、林树葱葱的晚霞美景简直令人陶醉。诗人是站在高高的赵州城墙上,远眺平棘山晚景感慨而作。

如今,千年古城早已不在。只剩下城西南角不足百米的残垣在呻吟喘息。古城墙遗址公园里,墙土上勾机挖土的痕迹历历在目。

据清光绪《赵州志》记载:州城,土筑建置莫考。基博二丈五尺,垣崇三丈二尺,周环十三里有奇,炮台六十有二,女墙崇五尺,加堞二千八百八十有一。东南西北门凡四,曰升华、曰临洨、曰澄波、曰拱辰,重关双阖。护城河濠阔十丈,深十尺,绕城四周,匝水汪洋。闻旧时,遍种红莲,垂柳翳之,夏日荷香拂拂,游鳞喋喋,胜概也。后,清水河来源既竭,濠亦犁为平田。同治四年再疏浚。宽三丈,深一丈三尺半。赵州志的记载,可看出当年赵州城墙,护城河的恢弘气势。

赵州城是一座不规则的长方形,缺西北一角,状若童靴。当时民间流传一句顺口溜:“赵州城,两头尖,缺少南关和北关,北门以外琉璃井,南门紧靠平顶山(平棘山)。

古城黄土构筑,由于年代久远,城墙外表生有一层青铜色的青苔,远远望去,宛若铜墙铁壁。所以赵州城就有了铜城之说。

我小的时候,这座城墙还基本完好,城墙是我们小伙伴经常光顾的地方,兴致来了,还会用脚步将古城墙丈量一圈。最有趣的是在城墙上采药材。春天,城墙上长满绿绿的茵陈,茵陈是一味中草药。我们把采来的茵陈晒干之后卖到药材收购站,尽管卖不出多少钱,但毕竟是自己劳动所得,用这些钱买几个5分钱一个白素本、2分钱一块的橡皮或铅笔什么的,足能令我们欢喜几日。此外,城墙上的野生酸溜溜、婆婆丁、野生枸杞、生地花等花花草草让我们单调简单的童年时光变得充实又快乐。

上世纪八十年代城垣多数被拆,建成生活住宅区。人口的膨胀,挤垮了这座历经千年磨砺没有倒塌的城墙。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几段残存的古城墙已经少得可怜了,看上去就像风烛残年的老者残留的牙齿,最是令人伤感。

如今,到赵州寻幽访古的游客,大多不了解这段历史,往往游一游赵州桥等名胜古迹、观一观柏林禅寺,至多再品一品特色小吃,便打道回府了。他们并不认为赵州原本是有一座古城墙的,倘若,有人引荐他们到小城的偏僻一隅去爬爬古城墙遗迹,探访一番古赵州这众多的符号之一,定会嗅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发散出的那种浓浓古意,会对这座城池产生新的认识。

怀念有城墙的岁月,怀念家乡的铜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