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這個問題在螺旋海底城市不存在,要知道,深海的壓力秒殺多少高壓設備。建造螺旋海底城市的方法,日本採用了3D打印技術的施工工藝,在海中一層一層進行操作。

在海里生活

車友們,大家好。

話說,土地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最基礎的資源,土地的多少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發展的瓶頸。

而日本,作爲一個發達國家,土地資源稀缺,儘管掌握了諸多科技技術,但也難以成爲超級大國。

話說日本從未放棄過自己的超級大國的夢想,缺土地怎麼辦?

在如今以和平爲主的世界大環境下,擴張領土是不可能了,把海洋利用起來成爲了他們的另一個選項。

這不,日本一家名爲清水公司就負責了一個開發海洋的項目,而這個項目竟腦洞大開,打算在海里建造一座城市!

這裏要說的海底城市,可與迪拜的棕櫚島(海上別墅)完全不同,它可是一個完全在水中的漂浮城市——

螺旋海底城市

看起來是不是很科幻?彆着急,下面車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人打算如何將這個科幻實現!

螺旋海底城市的外觀,整體上是一個網格狀的球體,目前確定有兩種尺寸:一種是標準尺寸,直徑 500 米;另一種迷你尺寸,直徑只有 200 米。

由於海水的壓力與空氣中的壓力不同,建築還要承受海水侵蝕、颱風等衆多外力,在建築上當然不能放鬆!

因此,日本人用了 3 大黑科技。

首先就是採用樹脂混凝土材料

樹脂混凝土是一種由合成樹脂、填料、砂石組成的類似混凝土的材料,它不僅強度大大高於普通混凝土,還擁有很強的抗腐蝕、防滲水功能,

最關鍵的是,重量比普通混凝土輕了許多。

在3D打印球體網格結構的加持下,樹脂混凝土能夠有效分散和承受來自海水的壓力。

其次就是特別設計的減震控制器,

爲了保證在水下的平穩,網格周圍設置了減震控制器;在球體下方,還有一個螺旋的樓梯向下延伸,深度達到 14.5 公里,有效增加了球體的穩定性。

最重要的就是第三個黑科技:壓力控制球。

在螺旋樓梯的中心空檔處,設置了一串壓力球,這個壓力球可以控制球體在海水中潛伏的深度。

就像潛艇一樣可以任意上浮和下潛。

外部條件好的時候,這個建築就浮在海上,這個時候它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待在海面的 UFO;

當遇到颱風的時候,這個壓力球就把建築完全拖到海底;如果需要維修,就把建築大部分都託帶海面上方。

解決了居住環境穩定的問題後,人們生活的物質資源也亟需解決!

螺旋海底城市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在這裏面生活的人們,完全能夠做到自給自足。

首先要說的是能源問題!

螺旋海底城市將利用海洋溫差能發電,也就是海水溫差發電法(OTEC),這是一種利用海水的溫差實現熱力循環、從而提供能量的一種方法,是一種可再生能源。

其次,還可使用生活在海底的微生物將二氧化碳轉化爲甲烷,作爲燃料。

第二個是供水問題

螺旋海底城市可以依靠海水,利用反滲透法淨化海水。

反滲透法其實是一種超過濾技術,可以從水中除去 90 % 以上的溶解性鹽類和 99 % 以上的膠體微生物及有機物等,它透析出的淡水水質目前是最高的;

但是,它的缺點是需要高壓設備。

不過,這個問題在螺旋海底城市不存在,要知道,深海的壓力秒殺多少高壓設備。

最後就是食物問題了!

俗話說“靠山喫山,靠海喫海”人們都住在海里了,肯定是喫海產品啦!

螺旋城市將建立大型水下牧場,養殖各種海水產品,這剛好也符合日本人的飲食習慣,但是作爲中國人,一日三餐喫海鮮估計也受不了吧。

不過,如果要是有這樣的一個酒店,那跑去住一段時間也無妨!

這麼一個沉在水中的城市,車友們肯定很好奇,要如何打造呢?

嘿嘿,只要思想不下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建造螺旋海底城市的方法,日本採用了3D打印技術的施工工藝,在海中一層一層進行操作。

據悉,第一座海底城市可能將於 2030 年建成,可供 5000 人生活,建築花費高達 250 億美元,除了住宅區,還包括學校、辦公地、休閒場所等。

對於這座海底城市,人們也衆說紛紜,有人認爲一定建不成,也有人認爲成本太高不划算。

但是,科技的發展總是超出人類的想象,多少不可能的事情最終又成爲現實了呢?

看完之後是不是車少覺得,雖說有點科幻,但可行性還是有的!

你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