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名冊,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一個個響亮的名字標註了共和國前進的腳步,映照着中國人民改天換地、攻堅克難的沖天豪情。當我們再次仰望這些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時,不妨把榜樣的力量轉化爲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的實際行動,讓自強不息的精神火炬代代相傳、越燃越旺。

(原標題:海外網評:致敬英雄模範,汲取榜樣力量)

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乘坐禮賓車,在國賓護衛隊的護衛下,前往人民大會堂。.png

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乘坐禮賓車,在國賓護衛隊的護衛下,前往人民大會堂。

9月29日上午10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分別授予“共和國勳章”“友誼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獎章並發表重要講話。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振奮人心;人民大會堂掌聲雷動;沉甸甸的勳章熠熠生輝。

翻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名冊,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一個個響亮的名字標註了共和國前進的腳步,映照着中國人民改天換地、攻堅克難的沖天豪情。他們中,有人爲了新中國的誕生與鞏固浴血奮戰,有人爲了實現男女同工同酬奔走呼籲,有人爲了鑄造大國利器、挺起民族脊樑默默奉獻……在各自的戰線上,他們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激昂奮進的歷史華章。

相比於“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今天的我們擁有更好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環境——不再靠算盤爲核潛艇計算數據,也不用在戰場上跟敵人刺刀見紅。我們從來沒像今天這樣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同時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放眼國際,一些國家仍然堅持“零和博弈”、迷信單幹蠻幹,鼓吹“文明優越”,依靠“拳頭”和“恐嚇”解決問題,人爲切斷資金流、技術流、產業流、人才流,妄圖讓世界經濟退回到一個個孤立的小湖泊。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婁山關”“臘子口”,用最廣泛的愛國主義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顯得尤其重要。

新中國創立和建設的歷史,既是英雄模範不斷湧現的歷史,也是無數普通人的愛國熱情不斷彰顯的歷史。這兩天,在全國各地,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這樣的“快閃”:人們聚在一起,身披節日亮麗的紅色,揮舞國旗,高聲合唱《我和我的祖國》,抒發對祖國的一片赤誠。其實,愛國既不宏大也不遙遠,它就是每個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奮鬥。無論你是心懷夢想的網絡歌手,還是實驗室裏的科研達人,無論你是風裏來雨裏去的快遞小哥,還是終日與機械吊臂爲伴的產業工人,每名中國夢的奮鬥者都是新時代的愛國者。

爲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民族復興的關鍵一程,更加迫切呼喚羣英薈萃,更加需要激盪雄風浩氣。當我們再次仰望這些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時,不妨把榜樣的力量轉化爲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的實際行動,讓自強不息的精神火炬代代相傳、越燃越旺。

杜碩 本文來源:海外網 作者:王法治 責任編輯:杜碩_NB1255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