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沒有使用飛機治蝗前,河南省1951年和1952年分別動員982萬人和669萬人捕殺蝗蟲,因爲蝗災一般發生在農忙時節,爲此甚至影響了糧食生產。1959年秋,河南省黃河沿岸的武陟、原陽、中牟等縣出現嚴重蝗災,河南民航省局出動飛機10架次(使用空軍贈送安陽市的兩架波-2飛機),動員羣衆滅蝗人數達967萬人次,滅蝗面積625萬畝。

蝗災來襲:建國初期 中國民航如何滅蝗?

出品 | 網易航空(公號ID:wyair163)

作者 | 忠義雙全袁宮保

“好多人一向認爲黃驊的“四害”是最沒有辦法的,可是人民政府成立才兩年就替我們除了土匪、地主惡霸和水災三大害,現在毛主席又派飛機幫助我們來除最後一害了。”

-------河北省黃驊縣勞模代表倪彭盛於1951年飛機治蝗歡迎大會的發言

近日面對東非蝗災我國網民普遍比較淡然,這是由於建國後的大力治蝗使我國早已遠離了蝗災,人們早已忘卻了蝗災的苦難。

歷史上我國蝗災以黃河下游爲最多,尤其是河北、山東、河南三省。河南的歷史中留下了“民大飢,人相食。——衛輝縣。”“赤地千里,民多飢死。——延津縣”等簡單恐怖的蝗災記錄。

我國著名昆蟲學家,《東亞飛蝗蝗區的研究》作者馬世駿認爲新中國能夠在60年代根除爲禍數千年的蝗災,依靠的是“改治結合”。改是指大規模興修水利,消滅蝗蟲的大型繁殖地“蝗區”,“治”是通過飛機播撒“六六六”粉高效滅殺蝗羣。

飛機治蝗的巨大效力以至於1957年農業部在北京召開冀魯豫蘇皖五省及天津市治蝗座談會,會議專門要求民航局代表參會。

以蝗災最爲嚴重的河南爲例,1960年裝備運五飛機的民航河南省局專業飛行隊(現改組爲南航河南南陽基地)成立後,蝗災得到了立竿見影的控制,在河南各地文獻中我們找出瞭如下記錄:

“1960年以後,採取飛機治蝗和人工治蝗相結合的辦法。每遇蝗蟲發生,即及時撲滅,結束了歷史上蝗蟲成災的局面”——衛輝縣

“1955年至1969年採取“飛機撒藥治蝗爲主,人工防治爲輔”的方針,每年治蝗大約在9~20萬畝,效果在90%以上。”——武陟縣

“蝗災在解放前曾多次大發生,以1944年秋天最爲嚴重,建縣後若干年仍有不同程度發生,1960年經過飛機滅蝗後逐年減輕,1965年以來基本被控制。”——周口市

至於衆多網友所說靠喫來解決蝗災,河南歷史上也有先例,《元史順帝本紀》中記載:至正十九年(1359年)五月“鄭之滎、汜水、新鄭、密縣皆蝗,食禾稼,草木俱盡……饑民捕蝗以爲食……”

不過這個靠喫解決蝗災的故事有着異常悲劇的結尾——“饑民捕蝗以爲食,食罄則人相食。”

飛機治蝗的巨大優勢

1951年,中央農業部在蘇聯顧問盧森科和斯達基夫金等指導下,結合華北空軍司令部在黃驊飛機治蝗,效果顯著。

蘇聯早在1925年就成立了專門的航空治蝗隊,蘇聯專家介紹蘇聯經驗時曾經介紹飛機治蝗的優點說:

“蘇聯經驗,1.使用人力獸力捕打蝗蟲,不能徹底消滅,仍有15%遺漏作祟,但連續使用飛機5年,蝗蟲就得到消滅。2.飛機治蝗要有堅強的組織機構,同時政府的羣衆要有決心。3.飛機治蝗雖然消耗藥粉與油料,但是算起總賬其實比使用人工節省很多。4.如飛蝗起飛,並可用飛機迎頭噴藥,收效很大。”“防治亞洲飛蝗的特點是必須要在那些難以通行的地方如蘆草低窪地、密生植物的河流、湖泊、沼澤等處進行滅蝗措施。因此飛機滅蝗便成爲治蝗的基本方法。”

此後對於蘇聯專家所說的飛機治蝗優點,在我國也逐步應驗。

飛機滅蝗效率高面積大

早期我國滅蝗主要使用的是蘇制“波-2”型教練機和國產“運五”運輸機。波-2型雙翼教練機噴灑“六六六”粉時,經改裝只留前方一人座位後座放置撒粉器,最多可以裝載200-250千克(441-551磅)殺蟲粉。

該飛機功率爲120匹馬力,飛行速度每小時80千米,可連續飛行4個小時,雖然載重稍小,但是低空低速性能好,可以距離地面5至7米飛行,撒出的藥粉能均勻落在地面,對跑道的要求低,可以在簡單平整的土地上起降。

《一九五一年飛機治蝗的成績與經驗》中記錄,一架蘇制波-2型教練機1天可以完成3.3萬至5萬人的捕殺蝗蟲工作量,而且使用飛機治蝗的花費僅是採用人力捕殺花費的5.5%。

蝗災來襲:建國初期 中國民航如何滅蝗?

但波-2飛機並非專業農用飛機,載荷較小,而且我國不能自產進口數量較小(1951年,我國進口了21架波-2飛機,空軍用於訓練飛行,民航的專業飛行隊用作滅蝗等農業作業)只能解燃眉之急,不足以根除全國蝗災。

1957年12月,南昌製造廠在蘇聯專家指導下開始量產運五飛機,第一年就出廠90架,其中運五乙型爲專用農業飛機,載重2.1噸。波-2飛機一般每次裝殺蟲粉150~175公斤,可以在約180秒噴完,每次噴藥滅蝗270畝,每日可以滅蝗11000畝。

而一架運五飛機每次可以裝殺蟲粉約1噸,每次噴藥滅蝗6000畝,每日可以滅蝗5萬畝以上。

蝗災來襲:建國初期 中國民航如何滅蝗?

1959年秋,河南省黃河沿岸的武陟、原陽、中牟等縣出現嚴重蝗災,河南民航省局出動飛機10架次(使用空軍贈送安陽市的兩架波-2飛機),動員羣衆滅蝗人數達967萬人次,滅蝗面積625萬畝。

1961年6月,開封、信陽、南陽等專區62個縣(市)發生蝗蟲災害,由於運五飛機大量裝備,民航河南省局僅出動飛機25架次就滅蝗660萬餘畝,節省了近千萬人次的人力。

蝗災來襲:建國初期 中國民航如何滅蝗?

1960年民航河南省局組建專業飛行隊,有6架運五飛機,28名空勤人員,飛行隊的首要任務就是病蟲害防治。

1962年,河南省專業飛行隊擴編爲中國民用航空第二十八飛行大隊,全隊有運五飛機18架,空勤人員55人。根據河南省局的滅蝗數據,1964年後蝗災徹底消失。蘇聯專家所提到的“連續使用飛機治蝗,5年就可以控制蝗災。”這一結論在河南也得到了徹底的應驗。

在沒有使用飛機治蝗前,河南省1951年和1952年分別動員982萬人和669萬人捕殺蝗蟲,因爲蝗災一般發生在農忙時節,爲此甚至影響了糧食生產。著名昆蟲學家邱式邦回憶“我們面對的最大問題卻是,國家一年花在治蝗蟲上面的勞動力是不得了的,僅1951年,全國花在治蝗上的勞動日就多達一億零九千個,治蝗影響了麥收、夏種……”

運五的大量生產使飛機滅蝗普及化,擴大效果同時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可以說從根本上扭轉了治蝗的局勢,運五飛機產量100架的時候,蝗災在我國已經可以有效控制,產量到200架的時候蝗災就基本消失了。在運五飛機投產後波-2飛機逐漸轉作體育運動飛機。

蝗災來襲:建國初期 中國民航如何滅蝗?

飛機滅蝗徹底有效

新中國早期飛機滅蝗主要採用“六六六”殺蟲劑,這是英國卜內門(Brunner Mond&Co)公司1945年研製成功的高效殺蟲劑,我國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在1949年8月試製“六六六”成功,1950年華北農業藥械廠開始大規模加工粉劑。

“六六六”粉對蝗蟲的滅殺效果在90%以上。

比如1951年8月4日至9日,華北空軍在安次噴灑“六六六”粉2.44萬畝,噴藥後1~2個小時內蝗蟲死亡率達到50%~60%,2~4個小時內蝗蟲死亡率達到90%。1956年5月26至27日,江蘇省使用飛機噴粉2.28萬畝,噴粉蝗區內12小時蝗蟲殺傷率達100%。1963年初夏,黃河灘地飛蝗嚴重,民航河南省局兩架運五共飛行155架次,噴藥31萬斤,防治面積13萬畝,平均滅殺效果達98%以上。

但是“六六六”殺蟲劑毒性過大,殘留高,被廣泛使用後甚至出現了“寂靜的春天”,後來逐步被其他低毒殺蟲劑取代。

波-2飛機使用的兩種噴粉機,使用空氣推動螺旋槳攪拌噴口處的殺蟲劑。

蝗災來襲:建國初期 中國民航如何滅蝗?

飛機滅蝗沒有地形限制

蝗蟲產卵和發育的地區,往往是河灘窪地,蘆草較深,人員通行困難,而且蚊蟲滋生給捕殺工作帶來不少困難。比如1951年,河北安次武清兩縣的永定河泛區,浸水泥濘,遍生稗草雜草,泥水局部過膝,人工滅蝗苦不堪言,安次縣組織羣衆撲打14次都沒有肅清。波-2飛機出動滅蝗後10天內就把蝗蟲基本消滅。

再如寶坻縣蝗區,地面積水,密植高粱,人工滅蝗七次沒有絲毫效果,而波-2飛機出動滅蝗後8天就把蝗區內的蝗蟲徹底消滅,京滬鐵路火車路過垡興楊村,車上旅客都可以聞到大批蝗蟲死亡腐爛的臭味。

1959年春,泗洪、泗陽、洪澤、宿遷、金湖五個縣修建了治蝗專用機場,徹底消滅了地廣人稀、面積大、密度高人員難以通行的的濱湖蝗區。

蝗蟲怕什麼,最怕工業化,工業化可以提供高效殺蟲劑,噴灑飛機,殺蟲作業的各類器械。

蝗災來襲:建國初期 中國民航如何滅蝗?

但是僅僅依靠科技是行不通的,《一九五一年飛機治蝗的成績與經驗》中對於人員和組織的成功經驗有着細緻的描寫:

飛機治蝗需要有堅強的的領導組織,在幾次工作中我們深深的感到領導組對飛機治蝗的重要性,這之中以寶坻縣的工作做得最好,由天津專署的的劉浩副專員領導工作人員,配合地方幹部,在蝗區內組織捕蝗指揮部,劉副專員爲主任,寶坻縣長、空軍與治蟲技術人員爲副主任,下設祕書、偵查、信號、供應及總務五科,分別管理情報、資料、信號、運輸、醫衛和食宿等工作。

指揮部動員羣衆與空軍地勤人員修建機場,偵查科結合羣衆以30人組織一個偵察隊,深入蝗區瞭解蝗情,信號科結合當地青年團員組織信號隊。每晚7時,根據各部門工作情況在機場內舉行碰頭會,彙報工作並檢查優缺點,再決定下一天的工作程序。在會後祕書可將一天的工作結果用電話對外作報告,如此領導組織,簡單而緊湊,甚爲適當。此外在噴藥地區,設立機動的前進指揮部沒架設臨時電話,與總指揮部聯繫,隨時交換情報,因此工作進行非常順利。

關於兩縣聯合防治的經驗,可以以安次,武清爲例,由天津專署結合兩縣在中心區設立捕蝗指揮部,再在兩縣蝗區各段設立指揮分部,分別工作,因此做到了不分疆界消滅蝗蟲的成績。上述三縣飛機所以能迅速完成任務,得力于堅強領導組織實在很大。

蝗災來襲:建國初期 中國民航如何滅蝗?

新中國初期,正是有工業化帶來的技術優勢和嚴密的基層組織,這才徹底終結了數千年來爲禍一方的蝗災。

木寺晨 本文來源:網易航空專稿 責任編輯:林持恆_NY928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