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帮助纺企共克时艰,开展技术自救,棉纺织技术新传媒发起《新冠肺炎疫情对纺织企业影响调研》可获得知识店铺季度黄金VIP(查看详情),感谢您的支持。但企业复工后仍然面临很多难题,工人短缺 、订单波动、原料库存变数、生产经营的持续性、积聚爆发的现金流问题等。

「系列」危与机:疫情之下,纺织企业如何自救?(之一)

为帮助纺企共克时艰,开展技术自救,棉纺织技术新传媒发起《新冠肺炎疫情对纺织企业影响调研》可获得知识店铺季度黄金VIP(查看详情),感谢您的支持!

「系列」危与机:疫情之下,纺织企业如何自救?(之一)

2020年的开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突如其来的疫情几乎让社会运转停摆,纺织行业也不例外,来了一次集体的急刹车。

目前,纺织企业已经陆续复工,据中棉行协数据显示,棉纺织行业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有67.4%的企业目前已开工,已复工人数占正常生产情况下用工人数比重的56.0%

但企业复工后仍然面临很多难题,工人短缺 、订单波动、原料库存变数、生产经营的持续性、积聚爆发的现金流问题等。这让很多纺织纺机企业举步维艰,在疫情的阴霾之下,纺织纺机企业该如何自救

「系列」危与机:疫情之下,纺织企业如何自救?(之一)

纺织企业面临的难题

疫情之下,有纺织企业算了一笔账,以100台织机的纺织厂为例,一年房租需要12-20万元,再加上机器折旧等其他基本费用开支,若3月1日复工,等于2个月的租金打了水漂。再加上人工,正常生产来看,一般厂里需要配备30-40个工人。每个月发放工资的时候至少也得十几万。所以,不开工最少也亏了二十万吧。

当然只是粗略估算,疫情对纺织企业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些:

工人短缺

因疫情,各省区对人员流动管控严格,异地员工返厂困难,甚至造成部分人员流失。企业在办理复工手续后,员工也未必能返厂,尤其是处于重点疫区的员工,返厂时间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此外,返厂后还需隔离14天,这一时间差也对企业生产造成不少影响。

根据吴晓波分析:在过去的两周里,一线产业工人的工资已经上涨了15%~30%,招工难也会成为今年4月至6月的大坎。

订单波动

目前企业所持订单多为春节前订单,有的企业订单丰沛,可做至一季度末甚至更长,有的十天半月,那么现在这些订单会不会有实时变化?下游有没有调整的信息,现在还处于动态中。随着疫情发展,市场已经反应出来,这些发生变化都是极有可能的。

原料库存变数

通常情况下,因为棉花资源供应有保障,中小纺企棉花库存控制在30-40天的居多,复工后是否能保持有序进销尚不确定。很多企业有所担心,疫后棉花报价与在手加工订单价位相差太大怎么办?重点疫区的原料能不能拿?连接产业的物流能否配套?现在多数未知。有人甚至担心,车子转起来后,那些正常采购的关键且常用消耗的零部件能否正常买到尚未知。

生产经营的持续性

疫后市场变化在所难免,国际经贸对纺织品出口方面的疫情设垒设防;纺织品经营消费因疫后经济压力的影响,会有所体现。目前部分企业对后续订单业务表示没把握,而经与下游客户沟通交流的结果是,大家都在等待观望,很显然这些企业处于不同地区,疫情重轻不同、行业政策不同,复工时间不同等,产业互相匹配确实较难。

▎积聚爆发的 现金流问题

“成本上升和订单违约”导致的“现金流吃紧”也是企业需要面临的问题。复工延迟,工资、租金等运营费用增加,订单延迟的扣款,客户不提货导致的库存增加,行情一差,导致的客户压价、欠款等。纺织行业又有赊销传统,很多企业账面资金寥寥无几,积聚爆发的现金流问题可能会使很多小企业面临倒闭风险。

「系列」危与机:疫情之下,纺织企业如何自救?(之一)

纺企如何自救?

疫情笼罩之下,纺织业或出现大洗牌。吴晓波认为:在未来的3个月至6个月内,中国民营企业会出现一次大规模的倒闭、歇业、裁员景象。

因此,2020年还有10个月的时间,除了来自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外,企业如何化危机为转机,开展自救?

现金流运转

从今天起至未来的6个月之内,企业账上的资金必须保证能够在最低生存状态下使企业正常运转。换句话说,就是在付完房租、贷款、员工工资后,还能够实现正常的现金流运转。

同时让企业回到价值链,取得上下游支持,与价值链上游协商,如减租等,以减轻企业负担。同时为下游承担风险,以共克难关。

丨回归业务基本面

每一个企业的内部都有很多不同的业务单元,当经济高速发展、公司很赚钱的时候,企业多会走多元化经营战略。但在财务非常紧张的状况下,企业就要回到自己的基本面。

在未来三个月的危机期中,砍掉负现金流业务,保持主营业务的正常运营。这也是对核心业务的一次重要考验。

丨彻底削减成本

萧条时期竞争愈加激烈,订单数量、单价不断下降,这时仍要维持盈利,就必须彻底削减成本,成本的下降程度要大于价格的下降才行。

“现在的制造方法真的是最好的吗?有没有更便宜的材料? ”对过去的做法从根本上进行重新研究改进。不仅是制造设备等硬件,在组织的统合、废除等软件方面也要动手术,彻底地推进合理化,坚决削减成本。

对纺织企业而言,要努力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降低整个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即使销售额减半仍能做出利润,如能打造这样的企业体质,当销售额恢复或者上升时,就会实现比过去更高的利润率。

丨微创新

过去几年中国的产品、消费者和渠道都发生了变化,没有新冠肺炎疫情,这些变化还是在发生。所以我们都需要进行转型,抓紧疫情期间的空闲,进行微创新。

例如:在石油危机时,由于纺织机械滞销,京瓷株式会社的用于纺织机械的陶瓷零件滞销,这时,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用陶瓷零件代替鱼竿的金属导向圈,大获成功,这一新产品对萧条期京瓷的订单、销售额的扩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效益继续扩大,现在凡是高级鱼竿,全都用上了陶瓷导向圈,普及到了全世界。

因此,对纺织、纺机企业而言,如何优化产品结构(在自己公司的技术、产品的延长线上开发出新产品),如何开展新的销售模式,都是企业需要思考的。

丨全员学习

能够走向成功的企业,都是努力学习的企业。每个企业的老板都应该为员工消费,帮助他们学习。如学习统一的价值观、学习行业的专业知识。

马云提到:要迅速学习数字化办公、数字化生存。未来的企业,只分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实体经济和不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实体经济,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实体经济肯定生存能力更强,生存率更高。

「系列」危与机:疫情之下,纺织企业如何自救?(之一)

共克时艰,需要您的发声!

以上的想法与建议相对笼统,针对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还需要企业自身发内功,找到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路子。

在疫情之下,您所在的企业目前情况如何?希望您能填写调查问卷《新冠肺炎疫情对纺织企业影响调研》(点击填写)。

通过问卷,我们希望第一时间了解到疫情影响下纺织、纺机企业当前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棉纺织技术新传媒将积极调动平台内部的各类资源,竭尽全力帮助更多受到疫情影响的企业度过难关!

如果您有关于疫情期间,企业转型、自救的想法,如疫情对纺织产业的影响、企业产品转型、技术革新、设备更新、企业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好的建议,欢迎与我们分享。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与我们分享经验。共克时艰,纺织行业需要您的发声

棉纺织技术新传媒免费开放知识库,在疫情期间,助力企业个人学习:

  • 点击看课程

  • 点击看《棉纺织技术》电子刊

  • 点击看专家视频

  • 点击看技术资料

  • 点击听音频、答疑惑

资料来源:棉纺织技术新传媒 中棉行协 中国棉花网 吴晓波频道 创业邦等

轮值编辑:番薯

棉纺织技术新传媒向全国纺织从业者免费开放海量在线纺织学习资源

【免费领取】11大板块 104节纺织干货课程全部免费

人社部:纺纱工、织布工位列100个短缺职业,纺织业未来何去何从

万锭用工将低于10人,人到中年,却被机器取代纺织,逃离 or 留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