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來,要想牢牢抓住居民財富配置的機遇,公募基金就必須以更爲積極主動的姿態做好投資者服務,堅持價值投資、理性投資、長期投資,堅持以投資者利益爲中心進行產品營銷,不斷提升投資者的投資體驗,循序漸進地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增強投資者認同感和歸屬感。新浪財經推出“致敬偉大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之資本市場追夢人”大型人物專訪策劃,聽他們講述過去的歷史,以照亮前行的路。

編者按】70年前,飽經滄桑的古老國度百廢待興,70年後,中國已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億萬中國人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創造了一個經濟奇蹟,使中國成爲閃耀於世界東方的璀璨明珠。 回首過去的崢嶸歲月,時代賦予了新中國這70年飽滿的記憶,變革與堅守、汗水與收穫充斥着每一箇中國人的心靈。回眼望去,時代造就了一批弄潮兒,他們的每一寸肌膚裏都鐫刻着新中國成長與探索的印記。新浪財經推出“致敬偉大時代——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之資本市場追夢人”大型人物專訪策劃,聽他們講述過去的歷史,以照亮前行的路。

文/海富通基金總經理 任志強

任志強,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碩士。曾任職於南方證券有限公司、華寶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等機構。現任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併兼任上海富誠海富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海富通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崛起 公募普惠

光陰似箭,轉眼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時代浪潮中,一年又一年共和國曆史的真實寫照,一代又一代人的孜孜求索,家國天下,全都清澈明亮、激盪澎湃地匯聚於此,譜寫出波瀾壯闊的共和國之歌。

這首歌,資本市場是其中一段動人心絃的曼妙旋律,而公募基金則是不可缺少的音符。

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自1998年誕生至2019年上半年末,中國公募基金行業已累計爲持有人創造了約2.78萬億元的利潤,分紅總額超2.69萬億,成爲普惠金融的典範。

肩負責任 與經濟同舟共濟

隨着改革發展步入深水區,國家對資本市場、公募基金也提出了新要求,賦予了更重要的歷史使命。

近期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工作,強調要“壓實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門的責任”、“與實體經濟同舟共濟”。

此外,9月9日至10日證監會召開的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工作座談會,更是明確提出要“推動公募機構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強化證券基金經營機構長期業績導向”、“推動放寬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和範圍”等。

做投資者與實體經濟的橋樑

作爲公募行業的一份子,我們不斷思考,如何履行專業機構投資者的職能,將企業發展與時代命運緊密聯繫起來,把肩上的使命落實到行動中。首先,當下中國股市正逐漸從交易主導型市場走向配置爲主,整個市場機構化特徵明顯,投資期限趨長,境內外機構投資者交相輝映。

基於價值投資的理念,公募基金必須緊緊抓住我國實體經濟領域中最具代表性的“優等生”,拋棄追着熱點到處跑的短線思維,真正成爲長線資金的旗幟標杆和A股定價的重要力量。以此爲立身之本,公募基金才能源源不斷地爲優質企業提供養分,陪伴、呵護、引導優質企業茁壯成長。

其次,長期看資本市場將成爲居民分享社會財富增長的重要渠道,前景美好,但過程卻充滿挑戰。一直以來,中國居民財富普遍缺少與其生命週期相匹配的管理機制,資產配置中金融資產比例偏低。同時,個人投資者尚未建立系統化的風險收益觀,就遭遇了互聯網理財退潮與傳統理財變革的雙面夾擊。而“基金賺錢,投資者不賺錢”怪圈久未打破,投資者財富體驗也不強。

未來,要想牢牢抓住居民財富配置的機遇,公募基金就必須以更爲積極主動的姿態做好投資者服務,堅持價值投資、理性投資、長期投資,堅持以投資者利益爲中心進行產品營銷,不斷提升投資者的投資體驗,循序漸進地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增強投資者認同感和歸屬感。

堅守初心底線 實現基業長青

本着投資者利益至上原則,近年來海富通基金一直努力夯實投研力量,致力於打造一批風格鮮明、業績持續有競爭力、能夠解決投資者痛點的好產品。未來我們將繼續沿着這個方向前進,不斷完善投研體系,不斷加強投研團隊建設,做好業績和風險管理,以求更好地滿足各類客戶的差異化投資需求。打鐵也需自身硬,未來,海富通基金將以主動迎接挑戰的姿態,走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大道三千,不離其宗。創新和發展,不等於野蠻生長。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更要堅守初心和底線,嚴格做好風險控制,“有所爲、有所不爲”,自覺遠離業務發展中的種種誘惑,從長遠角度謀求行業、公司的健康發展和投資者財富的穩健增長。唯有如此,才能實現基業長青!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