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傑老班長的一生始終踐行着自己的戰鬥信仰,“王傑班”不只是一個名字,而是一座精神豐碑,王傑紀念館展出的不僅僅是物件,更是一種傳承。王傑班裏還保存着老班長生前用過的舊木牀和書桌,木牀上方一行戰鬥誓言“我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個大無畏的人”格外引人注目。

烈士紀念日 | 踏尋先烈足跡,英雄的槍,我們扛

54年前,一位年輕戰士用血肉之軀擋住爆炸的火光,倒在了血泊中。關鍵時刻,他捨棄自己的安危,在場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幹部得救了,年僅23歲的他卻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回首是爲了更好的前行,領悟是爲了更好的傳承。在第六個烈士紀念日到來之際,陸軍工程大學組織2019級新學員前往英雄王傑生前所在部隊進行參觀學習,緬懷革命先烈,學英雄當傳人。

烈士紀念日 | 踏尋先烈足跡,英雄的槍,我們扛

官兵步入王傑紀念館

“王傑的槍我們扛,王傑的歌我們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爲革命,永遠跟着黨!”剛踏入營門,嘹亮的歌聲觸動了新學員的心靈,英雄之師的氣息撲面而來。

走進連隊,王傑老班長的半身銅像矗立在門前廣場上,毛主席題寫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八個紅色大字熠熠生輝。

要像王傑老班長那樣,做個好戰士

烈士紀念日 | 踏尋先烈足跡,英雄的槍,我們扛

新學員走進王傑班進行參觀

王傑班裏還保存着老班長生前用過的舊木牀和書桌,木牀上方一行戰鬥誓言“我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個大無畏的人”格外引人注目。王傑班的一名戰士說:“記得剛到連隊的時候,學習的第一個內容就是老班長的先進事蹟,參觀的第一個地方就是榮譽室,每晚點名第一個名字也是王傑,聽到‘王傑’我們所有人都會齊聲答‘到’。老班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誓言是我們的精神支撐……”

步入連隊榮譽室,一面掛滿了鮮紅旗幟的榮譽牆震撼到了我們。王傑老班長的英雄事蹟以及他犧牲時留下的血衣和鋼筆殘片訴說着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戰鬥故事,官兵彷彿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大家駐足觀看,用心感悟着老班長的革命壯舉。儘管老班長已經離去,但他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已經深深融入王傑班每位戰士的血脈。

“我要像王傑老班長那樣,做個好戰士!”學員魏文博激動地說。

烈士紀念日 | 踏尋先烈足跡,英雄的槍,我們扛

榮譽牆掛滿了鮮豔的紅旗

做王傑精神的接班人,英雄的槍,我們扛!

烈士紀念日 | 踏尋先烈足跡,英雄的槍,我們扛

講解員講述王傑生前經歷

隨後新學員們來到了王傑紀念館。王傑雕像生動再現了他不顧自己安危撲向炸藥包的英勇壯舉。雕像前,講解員向官兵們講述着王傑老班長的生前事蹟。王傑班長大無畏的精神以及高度的紀律意識像一面明鏡,新學員們無不爲之動容,肅然起敬,王傑老班長面對炸藥生死關頭的縱然一躍,更是讓我們潸然淚下。雖然戰爭年代已經過去,但是王傑班長的戰鬥精神不能丟,英雄的槍,我們自當扛起!

不朽功勳彪炳史冊,紅色記憶永不磨滅

山河已無恙,英雄須銘記。王傑老班長的一生始終踐行着自己的戰鬥信仰,“王傑班”不只是一個名字,而是一座精神豐碑,王傑紀念館展出的不僅僅是物件,更是一種傳承。

烈士紀念日 | 踏尋先烈足跡,英雄的槍,我們扛

參觀王傑紀念館展品

“你活在我們的記憶裏,我們奮鬥在你爲之奮鬥的事業中。”紅色事業還需要我們接續,爲了強軍的夢想而不斷奮鬥。緬懷是爲了更好的傳承,把紅色基因融入自己的血脈,才能披荊斬棘,走好新時代的強軍新徵程。

“王傑的槍,我們扛;王傑的歌,我們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爲革命,永遠跟着黨……”新學員們高唱着王傑連連歌踏上了歸程,嘹亮的歌聲久久迴盪。

烈士紀念日 | 踏尋先烈足跡,英雄的槍,我們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