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中国女人要让自己那么累。在中国大多数的家庭观念里,家务就是女人做的,照顾孩子就是女人的责任。

在最近的《妻子的浪漫旅行2》中,几位妻子再次提到了一个令人烦恼的话题:“女人应该去拼事业还是顾家庭?”。

记得在上一季《妻子》里面,大家讨论最多也是这个话题,因为女明星这个职业,许多妻子都很犹豫结婚生孩子,有些结婚后就做了全职家庭主妇,有的则拼命的在月子里受到了孕前的体重,就是为了能及时的回到观众的视线里。

其实不光是这些光鲜亮丽的妻子们有这样的烦恼,中国的女人都有这样的烦恼。到底是要拼事业还是顾家庭?

01

美国国家统计局对各国劳动人口的总数和人口参与劳动的比率发表了一组调查数据:中国是世界人口劳动总量的第一名。

中国的劳动参与率达到了76%,要知道美国的只有65%,而日本更是只有58%。怪不得全世界人民都说中国人是最勤劳的人。

如果说谁比中国人更勤劳,那也就只剩下中国女人了!

中国的女人有70%都是都在参与劳动,而同是亚洲国家的日本则只有30%。

(1)

和全亚洲,全世界的女性相比,中国女人就是女人中的战斗机。

02

在70%女性都是劳动力的中国,这些女人都变成了什么样?

歧视性招聘、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

就在刚刚结束没多久的“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都提出了许多利民的建议。

更有为女职工发声的:给予经期女职工特殊报复,把产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生育体弱儿可延长哺乳期等等。

但是,网友的评论也是扎心的:

(2)

因为企业是自私的,虽然这些建议都是为了女性好,但是却也会让企业更害怕招收女职工。

因为在中国,女人不仅要顾事业,更要顾家庭。

(3)

在中国大多数的家庭观念里,家务就是女人做的,照顾孩子就是女人的责任。要知道在一些欧美国家,如果是女性在外工作的,那么家务一定是由男性承担的更多;如果女性承担的更多,那么这个女人一定会被大家尊重和赞许。

但是在中国,家务就是女人做的,这是理所应当的事。

除了家务,抚育后代的事也大多是由女性来完成的。所以之前有丧偶式育儿,如今又有了诈尸式育儿,都是指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缺失。

2012年,上海一项针对16个区县学生家长的抽样。调查显示:由母亲负责与学校和老师联络的占到63%,主要承担家庭教育职责的占到62.4%。父亲也并非全然不参与教育,但都是间断式的、一时兴起的,嗯,你懂得。(诈尸式)

所以有句话叫,孩子“入学拼爹,开学拼妈”,中国孩子的教育几乎全压在妈妈们的身上。

但即便已经“累成狗”,仍然有70%多的中国女性想兼顾事业和家庭。

(4)

03

一个中国女人,不仅是一个好员工,好妻子,好妈妈,好儿媳,好女儿。更需要是一个好厨师,好司机,好保姆,好财务,好按摩师……

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能不停的转,时时刻刻都血槽满满,时时刻刻都准备着。

曾经“中国制造”闻名中外,如今“中国女人”的精神也是被歌功颂德。

为什么中国女人要让自己那么累?

除了大环境的影响,女性大多都受了高等教育,从小就被教育要做一个新时代女性,要独立,要上进,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但是又会受到上代人的思想影响,女人首先要照顾家庭,一个女人如果不结婚,不生孩子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

所以,中国的女人就被这样“新旧”的两种思想夹着。在《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和唐晶就是这样的典型。

唐晶就是我们说的“新时代女性”,精明,能干,雷厉风行,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事业上。但是结果呢?多年恋人移情别恋,自己成了世人眼中的“有钱大龄剩女”,还得是可怜的!

而罗子君,表面风光的全职太太却被无情的抛弃。

04

中国女人能不能不让自己这么累?

答案很肯定,不能!因为没有安全感!如果没有工作,就会想罗子君一样,万一被抛弃,就只能两手一摊等着前夫的施舍。

而相对于国外,男性离婚的成本就很高了。

日本女性离婚后,除了会分到房屋财产,还能分到丈夫50%的退休金。英国人离婚即使房产不在女方名下,为了子女的生活,也能分到。而美国、德国、荷兰等国是有离婚赡养费的。男人想离婚,必须支付给前妻一大笔赡养费,以保障她们离婚后的生活。

而在中国,一旦离婚,就得看这个丈夫的良心了!

没有人会为中国女人的幸福买单,除了自己。

所以,那就接受吧,接受自己,接受伴侣,接受孩子,接受这不完美的生活。

如果可以,希望每个妻子都能和自己最好的闺蜜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浪漫旅行~

往期回顾:

单身狗的歌“本事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

这些玩笑在情侣之间切记不要开,否则离分手就不远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