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輸錢的原因

股市賺錢不容易,但輸錢也不容易。“比如我給你20萬元開個戶頭,3個月時間,至少炒三四十次,你給我輸,輸的越多獎金越高。反過來要是贏了就得賠我錢。”試驗下來不可能有人每次都做錯,一直狂輸。

所以,正常來說,100個人做股票,應該是50個人賺,50個人輸。但爲什麼90%的人在股市裏虧錢?

華爾街做過一個遊戲,人跟猩猩比賽,華爾街炒手跟猩猩比了5次,結果人比不過猩猩。

因爲猩猩沒有情緒。猩猩就是在那裏瞎掰,但人有情緒。所以猩猩能達到五五開的命中率,人就做不到。

“因爲人自以爲是聰明的。比如說一個股票20元,我現在決定買進去,我自以爲是有一套分析的方法,認爲這個價位買進去,漲的概率大。賭的是它漲到21元,和跌到19元。我認爲到21元的概率大,所以我買進去。它如果漲到21元我出來,遊戲結束。我玩第二次,它跌到19元,我也出來,下一次再玩。還是五五開的遊戲。但很多自認爲聰明的人不這麼玩,20元進去,21元他走了,到19元他不走。他說,我沒有再做。事實上他又玩了一次,相當於在19元的地方又玩,漲回20元,還是跌到18元。而這一次玩,漲回20元的概率比扔硬幣還小。因爲有慣性。所以他在19元再玩,贏的概率已經比扔硬幣還低了。”

專門玩概率遠小於扔硬幣50%的遊戲,這就是大多數人輸錢的原因。

對手發瘋時才能贏

交易是人跟人玩,不要試圖戰勝市場,首先是戰勝自己,然後才能戰勝對手。正常的贏面是五五開,什麼時候才能贏對手?

就是對手發瘋的時候,神經病的時候。他什麼時候神經病,我們就等這個機會。大漲的時候怕踏空就狂追,這個時候對手已經在出了。大跌的時候,市場遍地是血,他不動了。如果你一槍打到兔子耳朵邊上,他呆掉了,不動了。遍地是血大家都麻木了,開漲了我會買。

還有一種情況,是對手忽略的地方。比如,一隻股票連漲好幾天。今天突然一根陰線,放量,什麼感覺?稍微有點經驗的都知道要跌。跌的概率可能高達80%,一點沒錯。但有一種小概率到了尾盤,它居然可以超過這個陰線的高點。“我不是一跌就買,那是傻瓜,我等它超過高點的時候,反轉了,我買。很多人一看,哎喲,這個股票不跌了嗎,第二天一搶正好給我抬腳,我就給他們。最好的機會就是所謂該要發生沒有發生的事情而引發的機會。”

後知後覺,不搶人先,不居人後。

用一句話總結交易的真諦,“贏家交易的是看到,而輸家交易的是想象。”

來到股市,其實就是與莊家博弈,那如何識別莊股呢?莊股與主力股有何區別呢?

什麼是莊股?

莊股是指股價漲跌或成交量被莊家有意控制的股票。莊家通過增持或減持手中籌碼,不斷洗盤震倉,來吸籌。然後擇機拉高股價,吸引散戶追高,出貨並從中獲利。很多人說,只要是股票就有買賣,有大買賣出現就能成爲莊,所以每個股票都是莊股。“莊股”是指利用資金或信息的優勢短期(或長期)操縱股價的行爲,至於大資金的買賣很多時候只是市場一致性預期的一種表現,大家口中的“主力資金”和“莊股”顯然不是一個概念。

明目張膽的坐莊操縱股價的行爲也就只會發生在早10年的中國股市裏,隨着市場參與者的越來越成熟,這樣的情況會越來越少,但是現階段這樣的“莊股”層出不窮,可能是因爲現在行情低迷、成交低迷,股市沒有賺錢效應,只有存量資金在博弈,才使得很多股票出現了赤裸裸的操縱股價行爲。

一般活躍的股票,在K線上相對來講比較流暢連貫,而莊票的圖形看起來就很假很生硬,有明顯的操縱痕跡。

首先市場上大致分爲三大資金:

莊家(公募、私募、個人團體)、遊資(大戶、個人團體)、散戶(大戶+小戶)三種資金都有自己的交易習慣。

遊資的手法在於對題材與人氣妖股的把握,是洞察市場變化最靈敏的資金,他們的手法乾脆利落,每一筆交易都要有較完善的邏輯支撐,比如:新通聯主升段(次新股)、天山股份(新疆)、青松建化(新疆)主升段,都是有題材邏輯支撐的,並且可以看看他們的分時圖:

分時圖都是比較流暢的,在充分換手過後(成交量快速達到昨天的量),再幾筆大單點燃市場情緒。

而從資金量等方面考慮,散戶的操作沒有太大的規律與研究價值,因此不做分析。

成交量突然放大,又沒有任何題材消息,遊資是不會參與的,散戶也不會約在同一時間去買股票。這種K線有規律的,雖然不是像用尺子畫出來的一樣,但是也是有很強的節奏性,都是莊家的傑作。

股價平穩上行,前期成交量配合放大,後期成交量這樣萎縮都可以上漲,莊家已經達到很好的控盤目的。

每個莊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手法,這裏只是列舉幾個比較容易識別的莊股的方法。

看分時圖

遊資的分時圖都是流暢的,都是有題材邏輯支撐的,那什麼是不流暢的:

全都是人爲造成的,莊家通過對倒,壓單、託單等各種手法,導致分時圖非常不流暢,有非常明顯的作盤行爲。跟遊資流暢的分時圖一點都不一樣。所以,分時圖有這種異動怪象的,都可以認爲是莊股,有莊家在裏面作盤。

遊資跟莊家是兩種不同的體系,他們之間思考的方式與邏輯都是不同的,不要用同一種思維去看待他們。

首先要肯定一點的是大部分股票在通常情況下是很難觀察資金的動向的,但是在極端情況下,比如漲停、跌停,放巨量。只要有多年的浸淫市場的經驗或者做過操盤手的話,對這些特殊的成交異動應該馬上就能分辨了。

莊股的大致分類:

第一類:大單壓頂橫盤出貨。

這類股票出貨時候的標誌性動作是,賣盤突然會出現一個很大的壓盤,然後下面出現密集的買單,看似資金在大量買入,事實上都是自賣自買,同時賣單會比買單多得多,因爲很多人會被突然的放量拉昇吸引,參與買入。盤中分時圖非常明顯。

出貨形態出現後直接腰斬。

第二類:尾盤拉昇保持股價。

這類股票資金操縱的目的是需要保持股價在高位,至於保持在高位的目的每個股票都不同,出貨、增發、解禁或其他目的。或許很多人不明白爲什麼很多時候莊家坐莊似乎不以營利爲目的,其實他們根本不在乎在市場中損失的那麼點錢。維持股價後解禁(或增發)賺的錢遠比維持股價損失的錢多得多,所以參與坐莊拉高的資金也不需要在乎能不能賺錢,上市公司或是私下和他們訂好了協議,或是乾脆坐莊的就是上市公司自己,這都不是祕密。

具體表現形式:分時圖尾盤最後幾分鐘快速放量拉昇,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用最少的錢完成保持股價的行爲,當然這種保價一定不可能持續下去。

1.高位橫盤類型。估計高位保持股價是滿足股東大幅減持的需要。

第三類:放量對敲股價異動。

這類股票的控盤程度也相當的高,盤中的特徵是多次出現大手筆的成交,而股價並未出現明顯變化,分時圖往往走出大幅波動的形態。

放量對敲、尾盤拉昇都出現了。注意13:51分開始這種放量對敲,盤中量能一柱擎天,但股價只是小幅變化,甚至根本沒有什麼變化。

即便是橫盤的時候,每分鐘的上下波動都是巨大的(2%),這樣的波動持續一天你覺得正常嗎?正常的股票或許偶爾盤中波動一下,但不會持續波動,這就是典型的高控盤的特徵,因爲中間正常的買賣資金相對於莊家在對敲的巨量資金可以忽略不計了。這種波動後任何的上漲都是虛假的。

第四類:控盤縮量長牛型。

標誌性莊股操盤手法往往是某一擁有雄厚資金的集團或個人,利用數百個關聯賬戶對一個股票進行完全控盤,之後股價要上漲很簡單,左手賣右手,慢慢抬高價格就可以了。

(注意成交量)

第五類:高位橫盤借利好假突破,真出貨。這類股票的例子太多了,就不列舉了。

莊股的特徵:

特徵之一:股價暴漲暴跌

受莊家操縱的股票價格極易出現這種現象,因爲在市場環境較爲寬鬆的條件下,做莊的基本過程就是先拼命將股價推高,或者同上市公司聯繫,通過送股等手段造成股價偏低的假象;在獲得足夠的空間後開始出貨,並且利用投資者搶反彈或者除權的機會連續不斷地拋出以達到其牟取暴利的目的,其結果就是股價長期下跌不可避免。造成這種局面,同目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不完善也有一定關係,莊家客觀上不可能依靠現金分紅來獲取回報並降低風險,在二級市場賺取差價成爲唯一選擇。

特徵之二:成交量忽大忽小

莊家無論是建倉還是出貨都需要有成交量配合,有的莊家會採取底部放量拉高建倉的方式,而莊股派發時則會造成放量突破的假象藉以吸引跟風盤介入從而達到出貨目的。另外,莊家也經常採用對敲、對倒的方式轉移籌碼或吸引投資者注意。無論哪一種情況都會導致成交量的急劇放大,而這些行爲顯然已經違反了法律的有關規定。同時由於莊股的籌碼主要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其日常成交量會呈現極度萎縮的狀況,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股票的流動性。

特徵之三:交易行爲表現異常

莊股走勢經常出現的幾種情況是,股價莫名其妙地低開或高開,尾盤拉高收盤價或偶而出現較大的買單或拋單,人爲做盤跡象非常明顯。還有盤中走勢時而出現強勁的單邊上揚,突然又大幅下跌,起伏劇烈,這種現象在行情末期尤其明顯,說明莊家控盤程度已經非常高。

特徵之四:經營業績大起大落

大多數莊股的市場表現則同公司基本面有密切關係,在股價拉高過程中,公司業績會有明顯提高,似乎股價的上漲是公司業績增長的反映,有較強的迷惑性,如對應銀廣夏股價連續翻番的是業績的翻番,而這種由非正常因素引起的公司業績是異常提高還是異常惡化都是不正常的現象,對股東的利益都會造成損害。同時很多莊股在股價下跌到一定階段後,業績隨即出現大滑坡,這種上市公司利潤的數據就很值得懷疑。

特徵之五:股東人數變化大

根據上市公司的年報或中報中披露的股東數量可以看出莊股的股價完成一個從低到高,再從高到低的過程,實際也是股東人數從多到少,再從少到多的過程。莊股在股東名單上通常表現爲有多個機構或個人股東持有數量相近的社會公衆股。因爲莊家要想達到控盤目的的同時又避免出現一個機構或個人持有的流通股超過總股本5%的情況就必須利用多個非關聯帳戶同時買進,這種做法也給市場的有效監管增添了難度。

特徵之六:逆市而動

一般股票走勢都是隨大盤同向波動,但莊股往往在這方面表現卻與衆不同。在建倉階段,逆市拉抬便於快速拿到籌碼;在震盤階段,利用先期蒐集到的籌碼,不理會大盤走勢,對倒打壓股價,造成技術上破位,引起市場恐慌,進一步增加持籌集中度;在拉昇階段,由於在外浮籌稀少,逆市上漲不費吹灰之力,其間利用對敲等違規虛抬股價手法,股價操縱易如反掌,而且逆市異軍突起,反而容易引起市場關注,培植跟風操作羣體,爲將來順利出貨打下伏筆;到了出貨階段,趁大勢企穩回暖之機,抓住大衆不再謹慎的心理,借勢大幅震盪出貨,待到貨出到一定程度,就上演高臺跳水反覆打壓清倉的伎倆,直至股價從哪裏來再到哪裏去。

特徵之七:股價對消息反應異乎尋常

在公正、公開、公平信息披露制度下,市場股價會有效反映消息面的情況,利好消息有利於股價上漲,反之亦然。然而,莊股則不然,莊家往往與上市公司聯手,上市公司事前有什麼樣的消息,莊家都瞭然於胸。甚至私下蓄意製造所謂的利空、利好消息,藉此達到莊家不可告人的目的。例如,莊家爲了能夠儘快完成建倉,人爲散佈不利消息,進而運用含糊其辭的公告最終動搖投資者的持股信心。又如,待到股價漲幅驚人後,以前一直不予承認的利好傳聞卻最終兌現,但股價卻是見利好出現滯脹,最終落得個暴跌。

特徵之八:追逐流行概念

市場上曾經一度形成一種概念炒作熱,有人認爲概念的營造要比上市公司的業績改觀來得容易,而且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間。前期股市上流行的香港迴歸概念,網絡概念、有線網概念以至近期入世概念,申奧概念。當然,其中不乏確有受益的公司,但這些概念往往被莊家藉機“拿來”,混水摸魚。

特徵之九:偏好小盤股

翻開歷史莊股,莊股橫行之時十有八九是小盤股,究其原因,恐怕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是小盤股流通市值小,對資金要求不高。做莊時間相對可短,風險可控程度高;二是小盤股對大盤指數影響小,不易引起監管層的注意;三是大公司相對規範,小公司易配合支持;四是,小公司纔有機會發生突飛猛進的改觀。即使虛假包裝起來,通過關聯交易等不法手段,略施小計,就能暗渡陳倉。

筆者微信:YK31228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