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时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便勇敢地担起重任,扶住冰镐,一步一挪地向珠峰最后380多米的高度进军。就在距峰顶还剩50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3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

今日上映的电影《攀登者》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与1975年两次向珠穆朗玛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并首次完成了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程的精确测量。如今的人们很难想象当年中国登山队员登顶珠穆朗玛峰雪山的艰难与不易。正如影片主演吴京所言:“1960年与1975年中国登山队前辈们的英雄事迹与精神,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攀登者的艰苦卓绝,高山仰止。”

《攀登者》背后的珠峰传奇

▲1960年中国登山队在珠峰大本营宣誓的资料照片。

作为世界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一直是攀登者心中的圣地,而与攀登珠穆朗玛峰有关的“小人物”和“大事件”更是不胜枚举。然而,有那么一群中国攀登者,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与登顶珠穆朗玛峰结下了不解之缘,写就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传奇历史和英雄事迹。

贺龙:一定要攀上峰顶

1960年初,中国国家体委决定组队从“人类无法逾越”的北坡挑战珠穆朗玛峰。对于成立只有5年的新中国登山队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确保这次攀登行动的胜利,国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拿出大量的财力、物力支持这次活动。214名登山运动员、运输队员、科考队员、后勤人员和安保人员组成的大型登山队于当年3月初到达穆朗玛峰脚下,建起大本营,并向山上运送物资。自此到5月4日,开始了一次比一次艰难的适应性攀登。3次适应性攀登之后,主力队员大都垮了下来,伤病皆有。

虽说已经到达的高度与珠峰只差绝对高度200米左右,但胜利似乎还相当遥远。于是有人提出:只要上到8600米的高度,就是胜利。

转眼5月中旬,珠穆朗玛峰随着天气渐渐转暖,绵绵的雨季即将开始。再迟疑等待,中国人对珠穆朗玛峰的征服大概就要往后推移。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及时传来了北京的声音。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电报、电话指出:“要不惜任何代价,夺取最后胜利。也就是一定要攀上峰顶,而不是8600米的高度。”

大本营里负责指挥的体委二司司长韩复东下了孤注一掷的决心。他找剩下的队员一一谈话,从运输队员里找了几个人,王富洲就在这时进了突击队,脚受伤的贡布也一跛一拐地进了突击队。当然还少不了每次开路的老黄牛刘连满。突击顶峰的敢死队就这样组成了。

5月17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们在海拔5120米的登山队大本营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誓师大会。登山队把一面五星红旗和一座毛主席半身石膏像委托给突击顶峰的队员们,要他们一定让祖国的五星红旗在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上飘扬。登山队员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副队长许竞率领下庄严宣誓。

向最后380多米的高度进军

登山队员仅用一天就赶到了海拔6400米的三号营地。第二天,就登上了“北坳”冰坡,到达了海拔7007米的四号营地。

5月23日晚上,运输队员屈银华送氧气来到突击营地,他背来了摄影机,准备天亮后拍完电影就下山。这一夜,在“突击营地”的几个人饿得前胸贴后胸,他们离开大本营7天了,所携带的全部给养也几乎吃完了。

5月24日上午9时半,突击顶峰的队员由副队长许竞率领出发了。许竞在前几次攀登中担任了探路任务,体力消耗很大,他只走了约10米,就感到支持不住了。这时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便勇敢地担起重任,扶住冰镐,一步一挪地向珠峰最后380多米的高度进军。

为了尽量减轻负担,他们只携带了氧气筒、一面国旗和一个20厘米高的毛主席半身石膏像,以及准备写纪念纸条用的铅笔、日记本和电影摄像机。

约莫走了两个钟头,他们才上升了70米,来到了那个像城墙一样屹立在道门顶峰道路上的第二台阶。

在接近“台阶”顶部最后约3米的地方,岩壁变得垂直而光滑。刘连满用双手伸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气一寸一寸地往上挪动着。但身体稍一倾斜,便又滑落到原来的地方,他一连蹬爬了4次,4次都跌落下来。

队员们只得停下来想办法,找窍门。还是来自哈尔滨消防队的刘连满想出了主意。他决定自己当“人梯”,蹲在岩缝下,让队友踏着他的双肩登上去。虽然这样做担当着一定的风险,但实在别无他法,大家只好依此一试。

在这样的高度上做任何一个动作,都会给身体带来强烈的反应。刘连满只觉得眼冒“金花”,两腿颤抖,呼吸也变得沉重。但他咬牙坚持着,用身体驮起屈银华往上攀。屈银华为了攀上去,毅然脱下4公斤重的高山靴,这一下冻掉了脚跟和脚趾,但他终于在岩缝里奋力打进了一根钢锥。刘连满先把屈银华托了上去,然后又托贡布。最后屈银华、贡布在上面再把王富洲和刘连满拉上去。

登上“第二台阶”岩顶,他们才发觉,从开始攀登“台阶”算起,时间已经过去了5个小时,而征服最后的3米,竟用了3个多小时。

胜利在望,氧气却全部用完

通向顶峰的难关——第二台阶虽然克服了,但他们离顶峰还有280多米的高度要走。而这时太阳已经偏西,股股刺骨的寒风从山岭间呼啸嘶鸣着从他们身边刮过。

他们事先以为在天黑前就能登上顶峰,现在看来没有可能了。黑夜,成了他们登顶路上的第二道难关。他们背上的氧气所剩无几,体力越来越不支了。在这种状况下连夜攀登,无疑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刘连满由于身体极度虚弱,每走一两步,就会不自觉地摔倒,但仍然挣扎起来向前挪动着。

已经到了海拔8700米的高度,胜利近在咫尺。而这时氧气也更加少,行动也更加艰难。于是大家决定让刘连满留下,其他3人以最快的速度登顶。

就在距峰顶还剩50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3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是上,还是退?几位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勇士毫不犹豫,继续前进。他们干脆抛掉了背上的空氧气筒,以无所畏惧的勇气,开始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艰难攀登。

五星红旗飘扬珠峰

在爬过又一块积雪的岩坡后,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终于登上了一个岩石和积雪交界的地方。走在最前面的贡布突然叫了一声:“再走就是下坡了!”他们举目四望,朦胧夜色中,珠穆朗玛峰一座座群峰的暗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他们对这一惊喜的发现感动不已,长长地舒出一口气。他们终于站在了珠穆朗玛峰的顶端,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而这一创举实现得这样突然,在经历了几度的出生入死之后,竟是这样默默地、悄无声息地降临。

这时,夜光表的指针正指着北京时间4时20分,这已经是5月25日黎明前的时分了。

珠峰南面是一片皑皑积雪,北面是灰色的岩石,在积雪和灰岩交界的一块椭圆形地带,即是神秘而神圣的珠穆朗玛顶峰——这个为世界各国登山家梦寐以求的地方。经过近19个小时的搏斗,英勇的登山英雄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虽已极度疲劳,但胜利的喜悦却使他们变得兴奋和激动。

贡布从背包里拿出那面登山队委托他们带上来的五星红旗和毛主席石膏像,放在顶峰西北边一块大岩石上,然后用细石保护起来。王富洲摸黑掏出一本“体育日记”本,用黑色自动铅笔在上面写道:“王富洲等3人征服了珠峰。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来源|读者报 作者|曹忆蕾 张铂 李赫)

走过万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邮发代号:61—98

订阅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当地邮政所订阅

2. 关注“读者报官方微信”,进入微店下单订报

3.淘宝店铺: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读者报》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

5.《看熊猫》杂志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24414654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