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裏在向珠穆朗瑪峯發起挑戰之前,曾經接受《紐約時報》記者。當後者問他爲什麼想要攀登珠穆朗瑪峯時,他回答道:

“因爲它就在那兒。”

第二年,馬洛裏在嘗試攀登珠穆朗瑪峯途中喪生,再也沒能回來。馬洛裏留下的這句話,鼓舞了無數探險家向珠穆朗瑪峯發起挑戰。

《攀登者》背後的攀登珠峯故事:比電影更加精彩悲壯

其中,就有中國登山隊員。

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穆朗瑪峯發起衝刺,完成了世界第一次從北坡登頂的艱難任務,將國旗插在世界之巔。15年後,中國登山隊員方五洲、曲松林、李國樑、楊光等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再次挑戰世界之巔。

這是電影《攀登者》裏的情節。這部電影由香港導演李仁港執導,由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主演。電影固然讓人大呼過癮,但電影背後真實的攀登珠峯故事,更加精彩悲壯。

《攀登者》背後的攀登珠峯故事:比電影更加精彩悲壯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60年前的50年代。

在1960年之前,世界各國的探險家先後十多次攀登珠穆朗瑪峯,除了1953年5月29日,尼泊爾夏爾巴嚮導丹增·諾爾蓋和新西蘭探險家埃德蒙·希拉里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峯外,其餘登頂行動一無例外均失敗了:他們要麼還沒登頂就返回了,要麼永遠地倒在登頂珠穆朗瑪峯的路上。

至於從險阻重重的北坡(珠峯靠中國一側)登頂,則一次都沒有。丹增·諾爾蓋和埃德蒙·希拉里是從珠峯南坡(靠近尼泊爾這一側)登頂的,難度係數小於北坡登頂。

《攀登者》背後的攀登珠峯故事:比電影更加精彩悲壯

中國有沒有舉行攀登珠穆朗瑪峯的行動呢?

其實,中國很早就有行攀登珠穆朗瑪峯的想法,卻因爲缺乏登山人才和登山設備,遲遲沒有付諸行動。

一切從零開始吧。

1955年,中國派人到蘇聯學習登山技術。1956年,蘇聯專家在北京八大處組建了中國第一個登山培訓班,培養出中國早期的第一批登山運動員,組成中國第一支登山隊。

中國第一批登山運動員來自各行各業。《攀登者》中4名登山隊員方五洲、曲松林、李國樑、楊光的原型,即王富洲、貢布、屈銀華、劉連滿,他們本來的身份就五花八門,與登山毫無關係。王富洲是地質工作者,貢布是解放軍士兵,屈銀華是伐木工人,劉連滿是消防隊員。

《攀登者》背後的攀登珠峯故事:比電影更加精彩悲壯

1958年,中國登山隊員在唸青唐古拉山進行了集訓,爲攀登珠穆朗瑪峯做最後的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爲了確保登頂,中國修建了一條長達300公里的公路,方便從西藏往珠穆朗瑪峯大本營運送物資。

登山需要專業的設備,需要從國外購買。1959年,國家在財政極爲困難的情況下,擠出70萬美元外匯,從瑞士購買了一批專業的登山設備。

1960年3月,中國登山隊員幾十人在海拔5000多米的大本營集結,爲登頂做最後的準備。他們花了2個多月時間,在大本營至珠峯之間建立了3個營地,把物資運上去。

《攀登者》背後的攀登珠峯故事:比電影更加精彩悲壯

1960年5月17日,4名登山主力隊員出發了,他們帶着一面五星紅旗向世界之巔發起衝擊。由於準備充分,他們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輕裝前進。5月23日,他們順利到達8500米處的突擊營地。他們將於次日向珠峯發起最後的衝刺。

可是,次日早晨,登山隊員出發沒多久,隊長許競因爲體力消耗太大,不得不退出。原本負責接應和攝影的2線隊員屈銀華臨危受命,加入隊伍。隊長的責任,則交給了王富洲。

《攀登者》背後的攀登珠峯故事:比電影更加精彩悲壯

王富洲、貢布、屈銀華、劉連滿繼續沿着山脊前進,中午12時,他們到了著名的“第二臺階”的裂縫腳下。這是一道筆直的4 米多高的巖壁,表面很光滑,沒有任何攀援支點。有人說,這裏連鳥兒都飛不過去,更別說人了。可是,中國登山隊員沒有放棄,費盡周折,用了3個多小時,終於將“第二臺階”踩在腳下。

越過“第二臺階”,長時間在前面擔任開路任務的劉連滿體力越來越差,高山反應也越來越嚴重,再加上他們攜帶的氧氣剩下不多了。於是,劉連滿就留在一個既避風,又不會發生墜巖危險的一塊大岩石旁的弧形拗槽中休息,其餘3名隊員完成最後的登頂任務。

《攀登者》背後的攀登珠峯故事:比電影更加精彩悲壯

那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當時,探險家攀登珠穆朗瑪峯必須遵守“兩點鐘規則”,即登頂一定要在下午兩點前完成,不然就必須回頭。顯而易見,王富洲、貢布、屈銀華已經突破了“兩點鐘規則”,這意味着必須要在夜晚攀登。裏面蘊含的風險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當太陽的餘光完全消失後,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不得不在星光和雪光下摸索前進。更可怕的是,當他們攀登到8800米高度時,氧氣已經基本用完,體力消耗一空,最後一程完全是在冰雪上爬行,本能地向前行動……

1960年5月25日4時20分,時間在這一刻凝固。王富洲、貢布、屈銀華終於登上了珠穆朗瑪峯頂峯,將鮮豔的五星紅旗放在世界之巔。

《攀登者》背後的攀登珠峯故事:比電影更加精彩悲壯

他們在頂峯活動了約15分鐘,開始下山。當他們回到8700米處時,與劉連滿會合,並利用劉連滿保存的1個氧氣瓶,回到了物資補充營地,凱旋而歸。

由於王富洲、貢布、屈銀華登頂的時間是夜間,沒有辦法拍攝影像資料。因此,不少外國登山隊員提出質疑,認爲中國登山隊員並沒有成功登頂。

一名英國登山隊員還專門跑來找中國登山隊員,覈實登山的細節。當他看到屈銀華那雙因凍傷而失去腳趾的雙腳後,一句質疑的話也沒有說出來。

《攀登者》背後的攀登珠峯故事:比電影更加精彩悲壯

登頂珠峯,是一次體育賽事。對於上世紀60年代的中國人來說,有更大的意義。它意味着跨越艱難險阻的毅力,意味着迎難而上的勇氣,意味着中華民族的崛起,註定將永遠銘刻在了歷史之中。

【參考資料:《攀登者》《王富洲:不朽登山魂》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