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三巨头,终于迎来正式上映的关头。

谁引爆票房,谁笑到最后?比斗马上开始。

今天来聊聊《攀登者》。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1

《攀登者》和《中国机长》一样,改编自真实事件。

攀登者,攀的是珠峰,1960年,中国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三名队员,在从未有人登顶、被称作“死亡之地”的珠峰北坡,成功登顶。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但国际登山协会,承认登顶需要两个条件。登顶者必须在顶峰留下纪念品,并在顶峰拍摄360度的环境照片和登顶队员在顶峰的照片。

因为峰顶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这次登顶不被国际登山界承认。于是1975年,中国决定再次组织登山队登山。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影片将镜头对准两次登山及中间发生的事件,以两次登顶的方五洲为主人公,串起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1960年,首次登山条件无比恶劣,甚至最后由于没有梯子,只好赤脚以队友的身体为人梯。下山后严重冻伤,切除脚趾,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这在电影中,由张译出演的角色,进行了真实历史还原。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登山队解散后,成功登顶的三人归于平凡。一个回到登山营地,一个回家乡看羊,方五洲则是下放成锅炉工人,时而讲讲登山课。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所以国家再次组建登山队,他们重新为此筹备的过程,还是很令人热血沸腾。开头部分是标准的壮士不老,壮心不已的英雄故事。

核心的登山戏,有不错的特效打底。风雪、岩壁、冰天雪地,整个环境的还原,有紧张感。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演员阵容也相当华丽,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不只是咖位,他们演起来水平也不一般。

吴京出演的方五洲经历泯然众人、被怀疑、恋人出国等打击后,接到重新出任登山队队长的信这一段,没有台词,边流泪边吃面,情感含而不发,很到位了。

章子怡的感情戏、张译的倔强。几个主角飙戏,堪称演技教科书。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井柏然的进步肉眼可见,胡歌、王景春虽然戏份不多,但在有限的空间里,还是把角色不同性格演出来了。

表演,是这部片子的高光。

2

但电影有个最大的变数,编导阵容不够硬,成片质量受影响。

导演李仁港,近几年导演履历,什么《盗墓笔记》、《三国之见龙卸甲》、《天降雄狮》、《锦衣卫》,实在让人揪心。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编剧阿来,不能算完全熟悉电影编剧的人。代表作品《格萨尔王》、《尘埃落定》都是小说。他更像一个作家,不是编剧。电影和小说,终归是不同媒介。

果然,即使原型故事感人、特效到位、演技够好,最终成片还是有众多不可忽视的缺点。

叙事不够电影化,零碎散乱,节奏也很差。

因为想讲的太多,故事不紧密。足足两个小时的时长,很多情节还是有头无尾,没交代清楚。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情感渲染也不是通过传统的“积累—爆发”过程,而是不停的喷薄。过度煽情,让从开始已经达到高点的感情,后期陷入疲惫。

还有音乐过度使用,狂轰滥炸。一登山就配乐,抒情音乐把人都听麻木了。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最严重的问题,出在感情线上。感情戏本就铺排很差,还干扰主线,后期节奏都紊乱了。

李国梁和黑牡丹,先不说训练时总要谈谈情,黑牡丹还为心上人在测试中作弊(登珠峰体能测试,这种生死关头你搞这套?)。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登山过程中,两人掉进冰裂缝,先紧贴着暧昧的卡在冰中间。然后掉下去也都没事,还嘴对嘴人工呼吸,强行升华两人感情吗。

方五洲和徐缨,前半段感情进展还算说得通。但后来方五洲人体抗冰柱,登峰最后关键时刻对讲机说情话,这些情节也太夸张了吧?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只是因为爱情线索推进,无情抛弃合理性和真实感,是很大败笔。

再加上演员后期配音,很多时候对不上口型这个大问题。电影的缺点不可忽视,可惜了题材。

3

人类挑战极限,攀爬高峰的纪录片,《攀登梅鲁峰》是,《徒手攀岩》也算一个。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攀登梅鲁峰》

自里芬斯塔尔主演《圣山》等高山片后,登山题材逐渐开枝散叶,发展出以登山征服为核心的片子。

相比纪录片,故事片更看重的是登山时的人,恶劣的自然条件是背景板。就像断臂求生的《127小时》,喜马拉雅营救的《垂直极限》。

这类故事片可能改编自真实事件,但因为不是真实场景,所以要靠特效、情节和演技。

《攀登者》在视觉效果,还原珠穆朗玛峰的环境,是下了功夫。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像通过冰裂缝时架梯子,周围环境质感,和讲述夏尔巴人登珠峰的纪录片《珠峰清道夫》的纪实画面,几无区别。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攀登者》震撼角度而言,可能比不上纪录片。但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本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不管山有多壮丽崎岖,人在困境下的百折不挠,才是这类片子要表现的。

电影在这方面,拍出了不灭精神和不屈意志的传承。首次登峰,从老队长传承到方五洲。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第二次登峰过程中,又从方五洲传承到年青一代队长李国梁,再从李国梁到黑牡丹,终于二度成功登顶。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最后彩蛋还有跨越多年的精神传承,杨光在1975年因山上把帐篷让给他人,腿部冻伤截肢,错失二代登顶九人。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到2019年再次挑战,以假肢成功登顶,珠峰圆梦。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岁月把胡歌变成了成龙

这个杨光也有原型,真人真事,夏伯渝,是中国残疾群体登顶珠峰第一人。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为了家国情怀,为了突破自我,挑战高峰,挑战极限,登山精神是值得钦敬的。

1975年攀登珠峰,最打动人的一点在于,那段历史切实留下过印记,无论是意志还是物质。

那次登顶,中国登山队不仅成功测出8848米的珠峰高度,在第二台阶放置的“中国梯”(2008年梯子退休),曾帮助几百人成功登顶,是真实的世界级贡献。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题材是好题材,演员是好演员,特效也不错,片子可取之处不少。但过度煽情、感情线冗余等缺点,也难以忽略。

所以是否为了感受历史、感受情怀、感受演技,欣赏特效,在影院的大银幕,去看这部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片子,就看你看重什么了。

瑕疵和优点一样明显的《攀登者》,还会延续吴京的票房神话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