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樂偉給記者示範了站樁動作,雙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切忌分開過寬,雙腿稍下蹲,膝蓋不要超過足尖,一定要收腹斂臀,動作正確就能感覺膝關節以上大腿前部肌肉喫力。膝蓋需要承受人的整體重量,乒乓球運動要求步法快速調整,重心快速轉移,加重了膝蓋的負擔,膝關節就成爲乒乓球運動中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

人老腿先老,腿老膝先老。膝蓋需要承受人的整體重量,乒乓球運動要求步法快速調整,重心快速轉移,加重了膝蓋的負擔,膝關節就成爲乒乓球運動中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所以乒乓球界有句俗語:乒乓百利,唯傷一膝。

馬龍因受膝傷困擾,闊別賽場長達8個月,導致他的世界排名迅速下滑,在隊醫和體能師的幫助下,馬龍重返賽場。

打乒乓球爲什麼會出現膝蓋疼?

在打乒乓球的過程中,主要靠腿和腰的配合移動來確定球的落點。擊打球的時候也需要下盤發力,因此膝關節受力較重。如果在擊球的過程中大腿肌肉力量弱,在移動重心或突然失去重心時,就容易造成膝關節周圍軟組織,如軟骨、韌帶、髕骨及半月板的運動損傷。

具體原因分析:

一是打球過量。國家隊的很多隊員膝蓋都有一定傷病,比如王皓,張繼科,許昕等,打球頻率高,強度大,乒乓球項目膝蓋容易出現問題。丁寧的下蹲發球對膝蓋壓力也很大,但是不能因爲專業運動員都有這種傷痛,我們就聊以自慰,知道一些預防措施,儘量不出現膝蓋疼或者減輕是這篇文字的目的。

二是年齡的增大。年齡增大後,身體各方面生理機能下降,膝蓋關節中的滑液會減少,容易引起膝蓋軟骨組織磨損,軟骨組織一但磨損沒辦法復原,只能越來越重。

由國家體育總局組織的對優秀乒乓球運動員運動創傷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發現:乒乓球運動損傷的多發部位爲腰部、肩部和膝部,其中,膝關節的損傷比率超過30%。

如何科學打乒乓球,如何能夠讓自己的膝蓋不受傷,或者儘量減少受傷,我們來聽聽中國乒乓球隊隊醫是怎麼說的。

方法一:站樁(也就是蹲馬步)練習。張樂偉給記者示範了站樁動作,雙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切忌分開過寬,雙腿稍下蹲,膝蓋不要超過足尖,一定要收腹斂臀,動作正確就能感覺膝關節以上大腿前部肌肉喫力。每天抽空就練幾次站樁,每次幾分鐘,有痠痛感覺就達到鍛鍊效果了,長期堅持,就可以強化膝關節周邊肌肉的力量。

方法二:仰臥直抬腿練習。仰臥,直腿上抬45度左右,緩慢反覆多次抬腿就會感到大腿前部肌肉痠痛,可以鍛鍊大腿前部肌肉的外側部位。張樂偉還建議可適當在小腿腳踝部增重,如綁個小沙袋,負重鍛鍊,效果更好。

方法三:做好預防措施。訓練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包括慢跑、膝關節周圍肌肉韌帶的牽拉,保護膝關節,也保護腰部。此外,通常打球半小時休息一段時間比較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