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 、擊球的動作方向和方式決定腰的運動方向與方式。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擊球位置不佳、側身大角度或動作的空間不夠、擊打旋轉很強、臺內球及下降期的來球等,有時是採用手帶腰,有時是腰帶手,因此難度較大,協調性要求高。

初學者開始學習打乒乓球時,往往不得法,感覺腰、腿、身、手等不協調,不知往哪轉、往哪揮?非常苦惱

這裏個辦法,使初學者在學習正反手基本功用腰方面快速入門:

正手攻球用腰方法

按正手位站立(含胸、收腹、屈膝、提臀,右腳稍後),端盆水(不一定真端盆、端水),在身體右側稍後引(左腳跟就抬起了),向前潑出(右臂的前臂有個折臂的動作),身體隨着前轉,右腳跟抬起,轉腰動作就完成了。(簡單說:端盆水,從身體右後側向前潑出)

反手撥球用腰方法

按反手位站立(含胸、收腹、屈膝、提臀,左腳稍後),手拿(平時玩的)飛碟從左下腹向右前上方甩出(拋出),身體隨之從左側向右前方轉,轉腰動作就完成了。(簡單說:就是甩飛碟的動作)

1 、利用扭距是腰運動的基本原理。腰是軀幹的一部分,隨引拍動作腰旋即向引拍方向後旋出現扭矩,引拍方向決定着腰扭轉的形式。比如引拍是向身體一側的後下方,那麼,腰扭轉的形式也是向身體一側的後下方。如果引拍是向身體一側的後上方,那麼,腰扭轉的形式也是向身體一側的後上方。

2 、擊球的動作方向和方式決定腰的運動方向與方式。腰與手是協同關係,同側腰與手的運動方式和方向應保持一致。比如拉球,擊球時手臂向前、向上、向內,那麼,腰的運動方式也要向前、向上、向內。同時,不管是手帶腰還是腰帶手,兩者之間也要注意在力度與幅度上基本上保持一致。

3 、重視異側腰部的配合。引拍時,異側腰部適度放鬆,遂利於持拍手一側的腰部扭緊。擊球時,異側腰部要配合持拍手一側的腰部運動,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腰部的作用。具體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即一扭一擰。扭指持拍手一側的腰部運動,擰指異側腰部的運動。異側腰部在保持與持拍手一側腰部運動方式的同時,迅速擰緊。擰緊相當於整個動作的制動,以保證動作在結束後能立即還原。關於這一點,是極容易被忽略的。

4 、注意手與腰的互補。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擊球位置不佳、側身大角度或動作的空間不夠、擊打旋轉很強、臺內球及下降期的來球等,有時是採用手帶腰,有時是腰帶手,因此難度較大,協調性要求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