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開始,中國足協幾乎年年都要推出新政,從財務准入、轉會到青訓培養,足協試圖從各方面對職業聯賽施加影響。如今三年過去了,足協的一些政策的確起到了一定效果,例如強制讓U23球員首發出場,幫助中超湧現出了韋世豪、楊立瑜、黃紫昌等一批新生代;但是還有的新政,不僅作用不大,甚至淪爲廢紙一張,毫無存在的價值和必要。

足協最沒用的規定:被俱樂部當廢紙,已無存在必要

這個堪稱最“廢”的新政,就是規定本土球員轉會費不得超過2000萬,否則要徵收轉會調節費。衆所周知,2017年之前的中超轉會市場堪稱瘋狂,本土球員身價直逼兩億大關。面對這樣前所未有的局面,足協慌忙推出一紙規定:外援轉會費超過4500萬、內援超過2000萬,需要俱樂部繳納高達100%的調節費,俗稱“奢侈稅”。

足協這一“重磅”規定推出之後,中超轉會市場立刻變了風向。對於一些想引進大牌外援的俱樂部而言,規避4500萬的調節費比較麻煩,因此仍出現了卡拉斯科、保利尼奧等身價超標的轉會;但是內援市場上,別管多麼大牌的球員,轉會費一律到2000萬“封頂”——多一分都沒有。最著名的當屬去年廣州恒大引進韋世豪、劉奕鳴、何超、張修維、高準翼,身價全都是兩千萬;再往前推,北京國安2000萬簽下前延邊核心池忠國,儘管遭遇不少質疑,但足協依舊收不到調節費。

足協最沒用的規定:被俱樂部當廢紙,已無存在必要

今年,這種情況還在繼續。國安從泰達簽下新晉國腳楊帆,竟然還“打包”引進了一名叫做李振秦的泰達梯隊球員,價格都是2000萬,完美規避了調節費。另有一家中甲俱樂部連籤兩名國字號球員,轉會費總額至少一億,但留下的轉會費數字卻依舊都是2000萬元。即使國內俱樂部聯手“做局”逃避調節費已經是公開的祕密,但是足協卻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足協最沒用的規定:被俱樂部當廢紙,已無存在必要

倘若局面得不到控制,影響的不僅僅是足協的“創收”。坦白講,足協能不能拿到俱樂部上繳的100%調節費,根本不是我們關注的話題;而是目前中國足壇各種遠遠低於實際成交價的轉會交易,已經嚴重損害了一些靠青訓爲生的俱樂部的利益。衆所周知,國際足聯在轉會規則中有一條“青訓補償制度”,球員轉會費中的一部分,將用來資助該球員青訓培養階段效力的俱樂部。但現在,足協迫使轉會“賬面”上的數字都降到兩千萬,對那些希望獲得青訓補助的俱樂部而言,簡直是申訴無門。

足協制定的引援調節費制度,其實就像所有“拍腦袋”、“一刀切”的決策一樣,只能滿足制定者表面上的虛榮:本土球員身價從兩億降到兩千萬,豈不美哉?但現實卻完全相反。除非足協未來能找到真正監管俱樂部財政收支的方法,否則,這種華而不實的“新政”,可以休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