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业内人士表示,“共享员工”通过提供临时就业岗位,能够迅速盘活意外赋闲在家、具有成熟业务经验的服务业人力资源,同时也尽量减少疫情对服务业、企业和员工的影响,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身用工压力。她指出,“共享员工”这一新的用工模式,在疫情的大背景之下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未来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平台帮助企业对接,可能很难再复制。

这个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行业措手不及,然而,创新的种子也应运而生,于是,“共享用工”模式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包括盒马、阿里、京东、苏宁、每日优鲜、联想等在内的科技企业发起了与传统企业共享员工的计划。业内人士表示,“共享员工”通过提供临时就业岗位,能够迅速盘活意外赋闲在家、具有成熟业务经验的服务业人力资源,同时也尽量减少疫情对服务业、企业和员工的影响,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身用工压力。


共同抗“疫”催生“共享用工”模式


“云海肴员工,盒马欢迎你!”2月3日晚,因为一份公告,让沉寂许久的新零售标杆盒马鲜生刷屏。公告是与两家餐饮企业共同发布的。公告称,盒马将联合知名餐饮企业北京心正意诚餐饮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云海肴、新世纪青年饮食有限公司(青年餐厅),解决现阶段餐饮行业待岗人员的收入问题,缓解餐饮企业成本压力和商超生活消费行业人力不足的挑战。

简单地说,就是“共享用工”。

受疫情影响,以西贝为代表的传统餐饮企业“闲得慌”,西贝董事长贾国龙更是坦言,“账上现金流扛不过3个月,2万多名员工待业。”而这两天让他松了一口气,因为西贝1000名员工去盒马上班了。

疫情催生城市新生态,“共享用工”模式兴起

云海肴员工在盒马门店核查库存。

截至2月6日,包括云海肴、青年餐厅、蜀大侠在内的21个餐饮企业,1200余人加入盒马临时用工队伍。员工都经过健康的排查、检疫,包括做好防疫、业务技能的培训后,才可上岗。盒马们和西贝们的共同抗“疫”行动也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加入其中。

2月5日,京东7FRESH发布了“人才共享”计划,邀请临时歇业的餐饮、酒店、影线及零售联营商户员工前去“打短工”。2月6日,京东集团7FRESH业务负责人在社交平台宣布,京东生鲜发起“餐饮零售发展联盟”,助力线下餐饮企业实现“供应链转型”,目前,已经有包括海底捞、西贝莜面村、东来顺、哈根达斯、广州酒家、狗不理在内的100多个餐饮企业加入。有意思的是,7FRESH正是京东集团倾力打造的新零售业务。

与此同时,2月6日,阿里本地生活推出就业共享平台,招募万名餐饮员工临时送外卖。阿里推出的“蓝海”就业共享平台,主要是通过短期用工形式,招募餐饮商户员工,缓解企业压力。据统计,已有约4000名餐厅员工有意“临时上岗”,京客隆、today等商超品牌表达了明确需求并开始对接。

2月7日,苏宁物流也发布“人才共享”计划,面向因疫情冲击,工作受到短暂影响的人群,提供各类仓内分拣、包装、社区骑手、快递配送等工作岗位;大润发联合欧尚全国近500家门店及苏州浒关物流中心提供了大量理货、拣货、包装等岗位;联想集团也提供了电脑、手机组装等临时工作机会。

2月8日,联想集团首批开放武汉、合肥、深圳、惠州、成都5个城市的一些工作岗位,为当地没有开业的企业员工提供电脑、服务器、手机的组装、包装等临时工作机会。据联想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来报名的主要是餐饮、酒店员工以及一些互联网客服人员,报名人数已超500人,联想各工厂复工之后,“共享用工”会经过3—5天培训期之后上岗。

疫情催生城市新生态,“共享用工”模式兴起

云海肴员工正在北京盒马鲜生红莲店接受上岗前培训。

还有更多企业也在加入中,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永辉、超市发、生鲜传奇、金虎便利等都已经纷纷发出号召,欢迎友商和邻业因暂停营业而闲置的员工来公司“上班”。

业内人士指出,疫情虽然造成了传统企业的寒冬,但是也给传统企业与新经济企业合作、共渡难关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新经济企业联手传统企业形成了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将探索出一种抵御不确定性冲击的商业模式。


新用工模式带来新挑战


尽管互联网行业与零售、餐饮消费的合作很多,但像这次的“共享员工”一样的深度合作,尚属首次。“共享员工”模式会成趋势吗?该模式如何处理用工方式、薪酬等问题?

据了解,盒马对于人工的结算方式,会根据与每家企业签订的协议,足额支付报酬。盒马全国经营管理总经理胡秋根表示,盒马与餐企员工的合作,不是新型雇佣关系,而是临时的过渡措施。而京东7FRESH也给每一个新员工提供了全面的福利待遇,除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还为员工购买“新冠”特别保险。

疫情催生城市新生态,“共享用工”模式兴起

上海奉贤,餐饮与化妆品企业“共享员工”,助力企业共渡难关。

不过,新的用工模式给企业也带来一定的挑战,提供方会担忧员工风险问题,例如疫情期间员工出现被感染问题、医药费用如何承担,同时也会担忧员工流失问题。此外,对于需求方而言会担忧技能匹配问题,可能存在跨行业用工、没办法立即上岗问题。

浙江圣港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黄伟表示,“共享员工”是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共渡难关的一种临时性措施,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目前在生鲜电商领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从大环境看,“共享员工”与近两年被反复提及的灵活用工理念出于同源,这是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通过数据、管理等有效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社会劳动力资源,解决用工难的手段。这种方式虽然在试图规避劳动用工关系的风险,但总的来说,在现有的劳动合同法框架体系内,法律风险还是存在的。

他进一步介绍,如果被租用员工服从租用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有固定的办公时间和办公地点,形成实际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那么租用企业与被租用员工之间仍有可能会产生劳动关系的认定,对于租用企业而言存在用工风险,增加了租用企业的风险负担。对于被租用员工而言,同样存在租用期间发生意外伤害却无法适用工伤保险的风险。目前,劳动合同法已经就“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派遣”等灵活用工形式作出了相应法律规定;同时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也对灵活用工的社保缴纳、工伤认定、工伤赔偿等作出了规定,但是在越来越多的新模式出现的情况下,我国的法律法规能否有效跟进,也考验着立法部门的智慧。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是,有业内专家仍然看好“共享员工”模式,认为未来的工作模式、工作体制都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将有机会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自己最擅长、最有时间、最能做的事情上,而并不一定要捆绑在某一家企业中,这将会是未来的一种工作模式。


“共享员工”能否开启用工“新常态”


作为一种中国方兴未艾的用工形式,灵活用工基于业务经营需要与现行法规允许,企业通过一种或多种用工配置方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队伍的快速调整、精确匹配、弹性管理和敏捷适应环境变化,目前在美日等国家成为主流的用工方式之一。

其实,在劳动观念、市场用工形态、互联网数字经济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灵活用工已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从去年开始,中央政府与各个地方政府密集推出促进灵活用工增长政策与措施,从战略层面推动灵活用工升级发展。

今年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明确指出要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优结构上水平。随后,1月6日,商务部、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跨界融合、协同发展,鼓励服务外包向国民经济各行业深度拓展,加快融合,重塑价值链、产业链和服务链,形成相互渗透、协同发展的产业新生态。

2019年11月4日,浙江人社厅发布《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优化新业态劳动用工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使用非全日制用工的,可以与从业人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订立口头协议。新业态从业人员在不影响本企业工作任务完成且原单位未限制的情况下,可以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2019年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部署加大力度落实就业优先政策,要求完善新就业形态支持政策,促进零工市场、灵活就业等健康发展,培育就业新增长点。

疫情催生城市新生态,“共享用工”模式兴起

近日,沃尔玛向社会发出邀请,欢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企业员工到沃尔玛全国400多家大卖场、社区店和山姆会员商店“上班”。

其实,所谓的“共享用工”,究其根本是属于灵活用工的一种形式,而且这种形式早已经运作在物流行业或者是餐饮等行业,比如在双11期间,“你的快递可能是外卖小哥送的”,本质上是为了解决紧急业务需求下的“用工荒”的问题。 “共享员工”这一特殊时期下的“权宜之计”,在疫情结束后能否被企业接受成为常态化用工模式,目前看来还有待检验。

绿地优选运营中心相关人员表示,平时餐饮行业也存在着忙季和淡季,工作日以及非就餐时间员工也会有大量闲置时间,如果双方需求契合,这一模式有可能继续沿用下去。据了解,春节以来,绿地G-Super线上小程序订单量增长3倍,销售额增长3.5倍,绿地零售通过和餐饮企业洽谈合作,对相关员工培训后上岗,缓解人力紧缺问题。但是对于餐饮经营者来说,疫情得到控制后员工是否可以及时归位、在共享期间员工人身安全问题、福利发放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解决。

杭州国朗科技人事负责人罗利红表示,“共享员工”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会造成员工流失现象,且不能解决高技术岗位人才缺口,地域、工作时间、员工意愿、合同签署等问题暂时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她指出,“共享员工”这一新的用工模式,在疫情的大背景之下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未来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平台帮助企业对接,可能很难再复制。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疫情催生城市新生态,“共享用工”模式兴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