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華創證券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全國商用車行業綜合復工率約17%。從整體情況來看,多項指標都反映出目前復工率仍不高,但已經走在上揚的趨勢中。

(原標題:券商多要素推演復工趨勢 返程節奏加快行業承壓不同)

眼下市場最敏感的數據除了每日各地疫情變化外,便是復工的數據。

但是評估復工又是一項複雜事情,復工率難以量化,只能從相關聯指標中尋找蛛絲馬跡,從而得出趨勢性的結論。

實際上,多家券商也從各個維度對復工整體情況進行了剖析和梳理。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梳理,券商慣用的指標,包括人口遷徙,用電情況,交通擁堵等。

結論也較爲的接近,即除了少數受疫情影響較直接的行業,如旅遊等,可能繼續處於歇業狀態外,大部分行業在2月10號左右開始了不同程度的復工。

復工率緩慢抬升

復工的前提是勞動力返程,因此一項判斷復工的核心指標是“春運旅客發送量”或是全國發送旅客量。

不少券商強化了對該數據的追蹤。

從交通運輸部數據看,人員返崗率依舊處於低位:節前(1月10日至24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11.43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0%。截至2月14日,節後(1月25日至2月14日)全國共發送旅客2.83億人次、日均1348萬人次,同比分別下降82.3%。

據華泰交運組測算,截至2月17日,節後返程率約32.7%,主要輸入地返程率依次爲:北京36.9%、上海43.9%、廣州24.8%、深圳31.2%。

據民航局預計,2月15日-23日,日均旅客不超過20萬人,不足高峯時期的1/10。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追蹤,隨着各地陸續出臺了有針對性的響應,有望在公共交通外提升返程率,例如河南、山東、浙江等地組織農民工返崗包車,2月18日,黃山-杭州、阜陽-寧波、成都-杭州、貴陽-杭州等定製復工專列均已開通。

用電指標是另一項較爲直觀反映復工情況的指標。澤浩投資合夥人曹剛表示:“平常我們看到的日均發電耗煤量數據是浙電、上電、粵電、國電、大唐以及華能等六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炭量之和,是電力耗煤的一個大樣本。”

華金證券團隊比較了最新六大電廠日煤耗數據與春節後日煤耗低點數據後發現整體提升幅度5.8%,提升幅度相對有限。

另外,華金證券以2019年統計數據來作爲參照後發現,2019年春節時間爲2月4日至2月10日,截至2月底,六大電廠日煤耗數據均已回到正常區間;春節後電廠日煤耗數據恢復正常大約花費了15-18個自然日。基於上述統計結果可以看到,當前國內復工雖然正在推進,但整體復工率的提升或較爲緩慢。

興業證券分析師王涵則表示,從最新的數據來看,日均耗煤量出現回升,以19號的數據來看生產部門的發電量由2月17日約佔去年同期的45.4%上升爲51.85%,日耗煤量的回升意味着復工正在進一步推進。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日煤耗量,研究機構也發現了地區復工情況存在差異。華金證券研究團隊提出,以製造業相對集中的浙電和粵電數據來看,當前日煤耗數據較節後低點提升分別爲11.2%和6.4%,超出全國平均水平,但整體日煤耗較正常水平下降還是較大。浙江、廣東的製造業復工速度或快於全國平均水平,但復工率依舊不高。

而山西證券一直在跟蹤煤耗數的團隊認爲,從電廠日用煤來看,2月15-2月19日日耗煤緩慢回升趨勢延續,達到去年同期55%左右水平,製造業復工逐漸開啓。

不同行業復工差異

從整體情況來看,多項指標都反映出目前復工率仍不高,但已經走在上揚的趨勢中。但這其中不同行業面臨的情況大爲不同。

另外,記者瞭解到對於復工的觀察還有“高爐開工率”“焦化企業開工率”“汽車半鋼胎開工率”“水泥磨機開工率”等具體的指標。

相比之前的一些分析手段,這樣的指標更加聚焦反映相關行業的復工情況。

根據華創證券研究團隊整理,有直觀數據的分行業來看,先是工業細分行業裏偏上游的行業開工率較高,如PTA開工率在80%左右、煉油廠開工率在70%以上、螺紋鋼主要鋼廠開工率在50%以上、線材主要鋼廠開工率在50%以上。但下游普遍偏低,如全鋼胎(主要用於卡車)開工率在35.6%,半鋼胎開工率(主要用於乘用車)在14.5%。

而下游更直接的行業劃分來看,汽車行業的復工十分不理想。

根據華創證券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全國商用車行業綜合復工率約17%。具體來看,根據中汽協數據,183個整車生產基地中,已有59個基地開始復工復產,佔32.2%。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汽車經銷商綜合復工效率僅爲8.40%,已復工市場內駐場商戶到崗率不足20%。

服務業的情況也有很大差異,服務業中批發零售與物流復工率較高。根據官方公佈的數據,截止至2月9日,重點超市開業比例92.2%,全國開業郵政網點4.1萬個,開業率72%。

但服務業中其他生活服務業相關行業(如餐飲住宿、文體娛樂等)受疫情影響,復工率偏低,且復工恢復的時間要比其它行業都長。

“實際上,還有一項簡單的歸納,目前受疫情影響,需要人員聚集的行業復工率都相對較低,如汽車4S店、房地產中介、文體娛樂項目,從疫情帶來對大衆的心理影響來看,這些行業實際的復工時間可能比預期要晚。”曹剛認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