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聯網剛入中國的這一年,“程序員”這個職業逐漸被少數人知曉,比如“中國第一程序員”求伯君的故事:1995年,微軟看上了他的能力,開出75萬的年薪邀請加盟,被他一口拒絕,當時的求伯君正在開發WPS軟件,希望能打破微軟OFFICE軟件的辦公霸權,爲此,他還賣了自己的別墅籌錢。自1995年開始,隨着互聯網的到來,程序員逐漸成長爲一個越來越龐大,越來越重要的羣體,他們加班、熬夜、自嘲爲“碼農”,卻切實在改變生活,改變中國。

文 |財經無忌,作者|賈磊先生

國家是時間河流上的航船。

毫無疑問,每個中國人都是過去70年這段偉大航程的受益者,也都是這條時間河流上的槳手。

01

《奔騰年代》是作家郭萬盛在2018年出版的一本書籍,它記錄了從1995年到2018年這段時間的中國互聯網史,在本書的扉頁上,郭萬盛寫道:

“謹以此書獻給推動中國前進的人們。”

自1995年開始,隨着互聯網的到來,程序員逐漸成長爲一個越來越龐大,越來越重要的羣體,他們加班、熬夜、自嘲爲“碼農”,卻切實在改變生活,改變中國。

從這一點上看,他們與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農民、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工人一樣,“推動中國前進”,當之無愧。

70年前,1949年。新中國成立,百廢待興。

積貧積弱百年,驟然安定,中國人彷徨無着,一個首要的問題是,如何養活這5.4億人口。要知道,當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只有1.132億噸。

這一時期,國家推動改革土地所有制,引導農民走互助合作道路,解放生產力;地方政府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裝備水平、推動農業科技進步。

更重要的是,農民。作爲人口總數最多的羣體,農民向來是國家穩定與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力量。1949年之後,中國農民的積極性首次被調動起來,在西方封鎖的環境下,農民的努力,解決了大部分中國人的喫飯問題,也讓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穩定下來。

1984年,中國正式宣佈已基本解決溫飽問題。推動這條航船繼續前進的使命,落在了工人這個槳手身上。

比起農業,工業在中國的發展也難稱一帆風順。

“工業是立國之本”,自1840年之後,中國人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歷史並沒有給機會。1949年後,中國建立的初步的工業體系。不過,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中國的工業才迎來真正的發展。

數據顯示,中國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的120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16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增長970.6倍,年均增長11.0%。“我國建成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工業經濟規模躍居全球首位。”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20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經過一個半世紀後,我國重新取得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的地位。以鋼鐵爲例,1949年我國鋼產量只有15.8萬噸,只佔當年世界產鋼量的0.1%,2018年我國鋼產量已經超過9億噸,增長5799倍,長期佔據世界鋼鐵產量的一半。”

這堪稱奇蹟,而奇蹟的背後,有幾代中國工人的努力。

如果說農業與工業在中國堪稱後發先至,另一個槳手則在一開始,就站在起跑線上。

他們是中國程序員,出現在歷史舞臺上的時間是,1995年。

02

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大事,有些至今仍影響深遠:

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正式施行;2月12日,郎平被任命爲中國女排主教練;5月1日,中國開始施行雙休日;5月6日,中國人首次登上北極點……

還有些事,有些人。在當時看來並不顯眼。

在美國1993年宣佈實施信息高速公路計劃之後,中國政府緊接着於1994年做出了讓互聯網落地中國的決定。1995年,中國互聯網正式開始了商業化應用。

1995年,杭州人馬雲從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辭職,湊了2萬塊錢創辦了中國黃頁,把國內企業的資料收集起來放在網上向全世界發佈;

同一年,丁磊也辭職了,他從畢業分配的寧波電信局離開,南下深圳,加入了一家做軟件的外企,兩年後,他創辦了網易,個人佔股50%以上,成爲真正的老闆;

1995年,張朝陽被美國硅谷隨處可見的創業情緒激發,選擇回國,在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兩位教授的風險投資之後,他創建了愛特信,這也是搜狐的前身。

在互聯網剛入中國的這一年,“程序員”這個職業逐漸被少數人知曉,比如“中國第一程序員”求伯君的故事:1995年,微軟看上了他的能力,開出75萬的年薪邀請加盟,被他一口拒絕,當時的求伯君正在開發WPS軟件,希望能打破微軟OFFICE軟件的辦公霸權,爲此,他還賣了自己的別墅籌錢。

不過,總體上來說,在1995年的中國,“程序員”還不是一個爲大衆所知的職業,更不要說“碼農”這樣帶有自嘲意味的、充滿了解構思想的稱謂了。

上個世紀90年代中葉,市場經濟的威力初現,人們開始下海經商,農村剩餘勞動力轉型成爲農民工,下崗工人開始四處尋求出路。彼時的大學尚未擴招,大學生還是包分配的天之驕子,第三產業和“服務業”被人們帶着有色眼鏡觀看,而一些商業模式的雛形已經開始形成。

如今的人如果穿越回那個時代的話,會發現一切都充滿新鮮,就像一場春雨剛剛過去,小草冒出新芽。

03

2019年,已沒有任何人可以忽略“程序員”這個羣體了。

高考結束後,在知名“體育軟件”虎撲“步行街”板塊上面,年輕人交流着選擇專業的心得。

“一定要學計算機。”

據說,只要學習了計算機,就算是改變了命運,“畢業後只要三年時間,就能拿到街薪”。

所謂的“街薪”,指的是每年年薪30萬元。這個數字在傳統行業遙不可及,很多人一輩子也不能達到這個標準。但在程序員領域,貌似稀鬆平常。

收入高,這是外界對於程序員的認知之一。另外,人們還有這些偏見:他們都是理工男,一年四季黑框眼鏡、格子襯衫,性格內向、態度直男,加班是常態,工資沒處花。

不管這是不是時代給予這個羣體的有色眼鏡,至少到了2019年,已經沒有人會忽略這個相對小衆的職業人羣。就像當年的農民和工人一樣,“碼農”也正在推動中國前進。

有着“互聯網女皇”之稱的華爾街證券分析師瑪麗米克在其著名的《2018年互聯網趨勢》報告中,根據全球各大互聯網公司的估值進行衡量,出乎意料的是,目前全球20大互聯網科技巨頭的席位全部被中國和美國包攬,其它國家沒有一個互聯網公司能夠擠進來。其中,美國有12家,中國有8家。

這些互聯網巨頭,正在深切改變中國人的生活,相比起1995年,2019年的中國人習慣用微信聊天,用共享單車出行,在電商平臺購物,通過點評軟件訂餐。

這些便捷應用的背後,是海量的代碼和諸多程序員沒日沒夜的加班。

程序員的崛起,跟互聯網的席捲而來同步,到了2019年,還有誰能夠脫離網絡呢?

2019年8月30日,北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稱:如今,中國總體網民規模達8.5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1.2%。

農民帶來穩定、工人帶來強盛、程序員觸摸未來。除了外部環境的推進,內部知識、技術的進步,一些小的影響,也許在1995年就已經埋下了種子。

1995年5月23日,Java計算機編程語言誕生;8月24日,windows 95正式發行,結束了windows需要依賴DOS啓動的歷史,併發行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同年底,中國紅牛正式成立。

後來的時光裏,Java這種可以減少內存,直接在各類電子產品中運行的計算機語言,直接催生了個人電腦時代的繁榮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前夜;windows95和它的後續版本,則成就了這一切的基礎;

出乎意料的是,紅牛,作爲一款功能飲料,也間接發揮了作用,它頻繁出現在程序員的辦公桌上,被髮明出“紅牛+咖啡”這樣的喝法,成爲陪伴一代代程序員熬夜加班的最佳伴侶。

“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這句紅牛的廣告語陪伴着中國程序員的成長,同樣可以送給整個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