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燈具行業一樣,今年以來,驅動電源市場同樣面臨着利潤下滑的窘境,在近日公佈的六家LED驅動電源上市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中,一半電源企業淨利潤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業內人士認爲LED驅動行業已經邁入調整期。

驅動電源毛利率下滑

隨着LED照明在燈具市場的滲透率越來越高,LED驅動電源市場也隨之水漲船高。

GGII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LED照明驅動電源產值規模達到366億元,同比增長15.1%,中國增速略高於全球市場,產值規模達到245億元,同比增長23.7%。預計2018年該產值將達293億元,同比增長19.6%。到2020年,國內LED照明驅動電源市場需求規模有望達到389億元。

但今年LED照明市場增速放緩,驅動電源行業備受影響。據中山市新興微電子有限公司銷售部吳文學反映,目前整個照明行業市場十分低迷,在中小企業更爲明顯。

從各家企業LED驅動電源財報看到,除了伊戈爾、茂碩電源外,其他4家驅動電源企業在營收上都實現了增長,淨利潤同比漲幅僅可立克、英飛特較爲可觀,可立克同比增幅88.67%,明志電器小幅上漲,其他在企業大出現了大幅度下跌的局面,茂碩電源更是下跌超過60%。

從毛利率情況來看,僅英飛特在大功率電源產品毛利率同比增幅達7.4%,茂碩電源0.86%的小幅上漲,其他企業都出現了毛利率下滑的情況,毛利的下滑使得各家企業面臨的生存壓力與日俱增。

儘管驅動電源行業產值和營收都在全面上揚,但由於參與者衆多,諸多不可控因素的存在,LED驅動行業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

成本上漲、貿易戰 致使利潤下滑

LED驅動電源行業整體利率下滑的局面,行業普遍把原因歸結於原材料價格上漲,競爭環境惡劣等因素的存在,不少廠家企圖利用降價手段來搶佔市場份額,但此法卻在不斷犧牲產品利潤率,週而復始形成惡性循環。

朗科智能苦惱於成本上漲,業務拓展難的困擾。該公司表示主要因素爲報告期內公司部分產品原材料價格提升和美元匯率原因,導致綜合毛利率下降。

領冠半導體照明銷售經理黃楊表示,基本上所有的材料普遍都上漲了,使得生產成本也相應的被動上漲。

不過,惠州西頓照明研發中心高級工程師胡榮輝則表示,對於材料的選擇主要也看公司的定位,“國外器件上漲較爲明顯,我們這個材料大部分是國產器件,可能偶爾用一些國外的器件,但用得比較少,影響並不是太大。”

對於電子元器件的大幅漲價以及供應緊缺,比爾達董事長柯建軍看來,“此番材料大幅度漲價必然會帶來新一輪的通貨膨脹,也給行業帶來一次洗牌的機會。對於當前的行業現狀來說,漲漲反而更健康。”

中美貿易摩擦是另一個影響企業業績的因素。伊戈爾在美國市場有大量業務,該公司出口美國業務主要以美元結算,據瞭解,伊戈爾爲美國Kichler供應照明電源產品。伊戈爾表示,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下滑,與6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貶值有很大關係,且原材料價格、人工成本也給該公司造成不小的壓力。此外,光伏產業政策調整和中美貿易都對其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而吳文學則表示,由於他們的客戶主要是做國內的,產品主要是供應國內市場,因此並不受其影響。

LED驅動電源企業利潤縮水是市場競爭加劇的具體表現之一。茂碩電子品牌運營總監陳浩表示:“LED驅動電源發展到現在已經是一個相當成熟的產業,尤其是早期追求的性能指標現在都已經不是問題,目前就只有可靠性要求。對於現在的LED驅動產業來說,只有一個指標,那就是價格。”

華天偉業總經理洪金文同樣認爲,LED行業發展到今天,產品該有的功能都已經具備,技術層面的突破點已經越來越小,新的利潤增長點越來越少。再加上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的上漲,使得企業經營成本越來越高,而產品價格卻不斷下滑,促使企業毛利率急劇下降。

LED驅動電源企業也還承受着多重壓力,在LED驅動電源領域,不少終端客戶對明緯、飛利浦等一線品牌過度信任,這讓不少國內二、三線電源品牌處境較爲尷尬。洪金文表示,在利潤如此之薄的情況下,像一線品牌高品質、高售後服務風險的產品也是衆多中小企業無法承受的,這也將促進LED驅動行業的洗牌。

在毛利率不斷下滑,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下,LED驅動行業逐漸步入整合期。

吳文學表示,今年以來的驅動電源原材料上漲,除了鋁電解電容這些半導體器件大幅漲價缺貨以外,電感器、電子變壓器價格上也有輕微的上漲。

但對於明年,他仍抱有信心,他認爲,“國際形勢不好也只是暫時的,經濟是會一直髮展的,便對產品有需求,元器件產品也早晚會派上用場的。”

主動出擊調整策略

在多重重壓之下,各家電源企業都在想方設法提升利潤空間。

洪金文透露,華天偉業應對的方式主要包括合理控制發展規模,提升市場精準度;合理搭配產品,不盲目開發客戶和產品;重點突出企業產品和優化客戶羣體等幾個方面。

他指出:“不管是常規產品還是智能產品,價格都即將觸底,企業需要嚴控各類開支,通過管理等手段尋找利潤。”

茂碩目前主要的發展思路爲:首先是走差異化路線,大功率電源市場競爭沒有那麼激烈,利潤相對比較高;其次,茂碩希望增加電源產品附加值,而不是隻單純地賣硬件產品。

陳浩表示,如果單純賣硬件產品,企業可能無法持續走下去。目前傳統驅動電源已經無路可走,茂碩的重點是突出電源的附加值,換而言之是走智能化路線。

茂碩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仍持續下滑,但可以看到LED驅動電源產品在調整後毛利率出現了小幅上升。

朗科智能則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以此落實公司國際化戰略。同時,該公司還將逐步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通過實現產業鏈一體化提升公司的行業地位。

面對市場競爭加劇導致業績下滑的巨大壓力,爲了維持盈利能力,伊戈爾不斷斥巨資用於新項目的實施及海外市場開拓。2018年4月20日,伊戈爾發佈公告稱,爲配套公司產業發展,完善公司戰略佈局,擬使用自有資金分別在江西省吉安縣高新區、中國香港新設立全資子公司。

其預計投資3億元的江西子公司主要用於從事磁性功率器件產品的生產、研發及銷售業務,配合LED照明電源生產,該類產品將進一步擴充公司的產品種類及應用領域,項目已於2018年6月動工,預計2019年6月完工。

今年發佈半年報時,英飛特就說明當時業績因公司不斷完善的營銷體系而頗爲受益。該公司產品銷售區域已涵蓋中國、北美、歐洲、日韓、南美、東南亞、中東等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多地提供本地服務。其新拓展的非洲,中東,東南亞等新市場也均取得可觀的業績增長。

英飛特認爲,雖然LED驅動電源是英飛特的傳統優勢行業,但走差異化競爭路線,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是發展的大勢所趨。在矚目的港珠澳大橋上,應用在大橋上的每一款產品都必須經過定製和特殊處理,這也給LED驅動電源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英飛特的LED驅動電源憑藉其獨特優勢,被多家給大橋配套的燈具企業紛紛選擇使用。

英飛特還在挖掘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新興市場,加速提升LED驅動電源產品的智能化、節能化。港珠澳大橋要求的驅動電源便是採用智能可編程EBD系列和恆流EBC系列LED驅動電源產品。

可以看到,主動進行營銷戰略調整的企業,較明顯的獲得業績回饋。以獨特的產品品質、創新、精準業務渠道拓展等舉措,成爲企業應對多變的市場環境、成本上漲等問題的生存之道。在LED奔向編程化、可控化、智能化的現在,驅動電源也必須緊隨其後做相應的調整。

九洲光電科技技術經理許三認爲,整個行業都在往國家發展戰略緊靠,國家倡導智能綠色環保,現在許多企業也都在往大數據、智慧城市這些概念化發展,由傳統型照明向智能型照明發展,最終也會有同質化的一天,同行之間需要競爭也需要合作。

他還說,“對於智慧城市這些概念,也只有更深入民心,進入國家發展大計中,其推廣效果纔會更加明顯,照明市場也將更大面積的備受惠及。”

此外,10月25日,英飛特公告稱,與開曼子公司共同投資在墨西哥設立子公司,英飛特在其今年上半年報中也提到,該公司一定程度上受到“貿易戰”的影響,具體影響程度尚未明晰。英飛特設北美分公司若能成功化解國際形勢突變帶來的阻力,也將能有效助推其業績更進一步。

大功率驅動成關鍵

截止2017年年底,在不包含僅給自己做配套而生產的驅動電源的照明企業的情況下,僅中國國內具備一定規模的LED照明驅動電源企業就將近400家,其中9成驅動電源企業涉及LED室內照明電源。從供需情況看,中小功率室內照明電源,市場無序競爭嚴重,價格戰持續多年,大功率驅動電源市場競爭也日益加劇。

基於這樣的格局,許多電源企業聚焦在大功率LED照明市場上。今年年中,華陽集團IPO募資資金8506萬元,投向大功率LED驅動電源項目。該項目產品爲大功率LED驅動電源,是主要用於LED路燈、隧道燈、戶外大功率LED照明設備的驅動電源。

茂碩電源副總經理吳春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從應用領域來看,通用市場,茂碩在道路照明、景觀照明、工業照明這幾塊領域表現搶眼,也是大功率需求量最多的領域,同時也是市場份額與整體業務量的保證。

隨着市場需求不斷的增加,尤其是景觀市政亮化工程的不斷增多,對大功率LED驅動電源的市場需求量也隨之不斷增加。健森科技董事長辛明峯表示從2017年開始大功率電源的整體市場相比往年有了一個量的提升。

儘管大功率LED照明市場具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和利潤,然而吳春曉卻表示:“在大功率、戶外照明領域,以茂碩、明緯等組成了第一陣營,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再加上供應商有限,所以LED大功率還未駛入紅海。”

目前,中國大陸大功率LED驅動電源企業還有英飛特、上海鳴志、崧盛電子、健森科技、石龍富華等。

大功率LED照明驅動電源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品牌壁壘和產品認證壁壘,市場集中度比較高等特點,這是茂碩的LED驅動電源現狀,也是行業現狀。

英飛特總經理張華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國內大功率電源產品與國外同類型產品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國內的部分企業,在戶外大功率電源產品上,已經完全可以與國外一線品牌分庭抗禮。

不過,有業內人士也反應,大功率電源功率越大,發熱量越大,裏面的零部件也越緊湊,不利於散熱,而溫度正是電源發生故障的罪魁禍首,很多大功率電源方案仍不成熟,故障層出不窮。

平板磁件 磁集成 成新趨勢

LED燈具市場的變化也牽動着與燈具相關的驅動電源企業的業務拓展,以及電源內部電感器、電子變壓器等磁件行業的發展。

深圳市恆邦偉業電子有限公司銷售部吳廣福表示,“LED 驅動電源是影響 LED 照明燈具可靠性、穩定性的重要部件,可以說是整個燈具的‘心臟’。”

據業內人士估計,以平板燈爲例,低端平板燈LED驅動電源成本約佔整燈的15~20%;中高端平板燈:電源成本約佔整燈的25~30%。

而磁件在電源裏的地位同樣不容小覷,中山市博華電子電器公司銷售部經理麥偉康說:“在LED的驅動電源裏,磁件佔到的成本多達1/3。”

據深圳市海郎德電子有限公司工程師何陽城介紹,“在LED驅動電源裏,前端輸入會有一個共模電感,往後有一個驅動變壓器,再往後則會有一個儲能電感,還可能有差模電感器、功率管引腳上的磁珠、升壓電感線圈等,不同電源設計數量也有差異。”

據統計,LED 路燈、景觀燈故障原因中接近 90%爲驅動電源故障。

田村(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研發中心課長聶應發認爲,LED燈具問題集中表現電源故障率較高和光衰大。

麥偉康、何陽城、吳廣福都表示,燈具出現故障,要不就是燈具本體、要不就是電源,磁性元件起供電支持保護作用,一旦電源裝置磁性元件出現問題,整個燈具電源便會出現短路的情況,甚至“罷工”的問題。“要延長燈具壽命,磁性器件能做的努力就是按安規來做,以及採用優質的材料和良好的工藝”,聶應發說,磁性元件還要在降低電流密度,選用耐溫高的線圈材質、降低磁芯損耗、增加磁性元件的工作空間和散熱等方面進行改善。

目前,許多磁件企業也把目光聚焦在市場集中度比較高的大功率電源市場。聶應發表示,中小功率的LED燈,反激式電源技術相當簡便,價格太低,使得一般企業無法做下去。對於大功率電源市場,他指出,大功率電源採用的拓撲方式和設計技術較難,可能要管控許多小功率電源,各個小電源負載不平衡很難控制,目前的大功率 電源採用全橋方式,效率達80~90%。

吳廣福、麥偉康則直言,大小功率驅動電源,對於磁性元器件而言,其實在技術參數上並無太大差別,兩者的電能轉換率都能達到80-94%。主要體現在數量和體積的差異上,小功率對於大功率應用而言,所需元器件數量自然就多些,其體積相應也會大點,且存在磁件功率密度越來越大的技術壓力,兩者共同的技術難點爲散熱差。

爲減少元器件佔用設計空間,不少企業推出了創新的磁件技術。比如,日前,萊福德推出“磁集成技術”,將傳統LLC方案中需要的一個較大的諧振電感+DC TO DC轉換變壓器集成爲一個變壓器,可極大提高產品轉換效率,節省更多成本。

據萊福德解釋,磁集成之後就會減少製程插件數量,特別是體積較大的磁性器件插件,從而減少人工成本,增加效率;此外,磁集成後變壓器佔PCB面積大幅度縮小,使產品可以實現高功率密度。在該技術加持下,產品可同時兼容共模與差模電感,與市場主流產品相比,平均效率提高2個百分點。

另外,何陽城告訴記者,企業追求體積小、重量輕的模塊化設計,就需要研發合適的材料並進一步優化,以達到小型化的要求,特別是追求大功率的話,更需要注重在功率與體積之間找平衡點。據他反應,現在許多企業也開始模仿採用華爲40W充電器內部採訪的平板變壓器,以達到小體積大功率的效果。

本文出自大比特資訊,轉載請註明來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