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羣衆遊行以“同心共築中國夢”爲主題,約10萬名羣衆參加,其中有70組彩車組成36個方陣,另有3個情境式行進,沿長安街由東向西通過天安門核心區,以“自由、生動、歡愉、活潑”的形式進行情感表達。那一時刻,長安街上突然被一聲聲清脆響亮而又無比歡快的自行車鈴聲充溢,洋溢着青春氣息的青年男女,撥動車鈴,騎着插滿鮮花的自行車歡聚在天安門前,揮灑着青春的歡樂,展現着新中國昂揚前進的生機勃勃。

他們在長安街上,上演了一段流動的史詩。

羣衆遊行“情境式行進”,長安街上演流動史詩|新京報快評

圖/新華社

文 | 狄宣亞

在剛剛過去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慶祝活動中,如果說,閱兵式環節讓觀衆被軍隊威嚴、雄壯的氣勢所感染,那到了羣衆遊行環節,公衆又被帶入了歡快、愉悅的海洋。

本次羣衆遊行以“同心共築中國夢”爲主題,約10萬名羣衆參加,其中有70組彩車組成36個方陣,另有3個情境式行進,沿長安街由東向西通過天安門核心區,以“自由、生動、歡愉、活潑”的形式進行情感表達。

熱情洋溢的羣衆,有的高舉彩花,有的身戴花環,有的身着綵帶。他們以方陣爲限,簇擁着彩車,一個接一個地走過天安門廣場前。他們或自由行進,或整齊劃一,或載歌載舞,他們職業不同、年齡有差、家鄉各異,但臉上的表情與肢體的動作,卻都無不傳達着歡欣與愉悅。他們的方陣主題各異,卻都在講述新中國不同時期的故事,他們在長安街上,上演了一段流動的史詩。

這其中,羣衆遊行的第一段情境式行進“青春萬歲”,讓人印象頗爲深刻。那一時刻,長安街上突然被一聲聲清脆響亮而又無比歡快的自行車鈴聲充溢,洋溢着青春氣息的青年男女,撥動車鈴,騎着插滿鮮花的自行車歡聚在天安門前,揮灑着青春的歡樂,展現着新中國昂揚前進的生機勃勃。

羣衆遊行“情境式行進”,長安街上演流動史詩|新京報快評

圖/新華社

羣衆遊行,傳達給人最直接的感受便是歡欣愉悅與生機勃勃。本次參加遊行的羣衆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既有快遞小哥也有北京西城區的普通大媽,年齡從6歲至66歲不等。他們身上有新中國的集體記憶,他們是展現新中國羣生百態的一幅畫卷,一個縮影。這幅畫卷所傳達出來的精神面向,便是新中國青春不老,行進不止。

□狄宣亞(媒體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