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山下的水觀音位於越西城南的中所鎮,水源來自山腹中,系地下河流水系。水觀音的水在拜仙橋下形成一汪碧潭。清澈透亮的水流如一匹微風裏緩緩飄動的絲綢,淡綠、濃綠、淺藍、深藍,色彩迷離的絲綢,緩緩漫過水壩,激越而去,如綠雲,似青風,宛似綠絲帶,縈繞着金馬山,奔流不息。水觀音是越西縣文昌故里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核心區,景區人文與自然資源相得益彰,山水風光秀麗,人文歷史厚重。

水觀音的水清澈碧藍,源自金馬山山腹之中,是地下河流水。在潭邊,可以清楚地看到六七道泉水從地底汩汩湧出。從池塘裏捧一口水入口,清涼甘冽。小小的觀音塘盛不下這些終年不斷冒湧的清冽泉水,從青石板堤壩上奔瀉而下,順着小溪流向遠方。水觀音的泉水常年水溫在攝氏11度左右,泉水不僅是越西縣城和中所地區的自來水水源, 而且還灌溉着附近一大片農田。

虹 鱒 魚

正是這獨特的泉水,使中所鎮成爲虹鱒魚的養殖試驗基地,當地不少農民也靠泉水養虹鱒發家致富。

清澈的水質保證了魚肉的鮮美。虹鱒魚做成刺身後,與挪威三文魚在品相、口感上差別不大。但在價格上,虹鱒魚顯然要物美價廉得多。

清晨,我們踏着曙光漫步在棧道之間,晨曦透過山隙,閃閃爍爍映射在露珠上。路邊的小樹被霞光輕輕地弄醒,伸着懶腰,打着呵欠。一羣小鳥嘰嘰喳喳地歡叫着,迎接新一天的到來。

漫步在青石板鋪設的小路上,水觀音的一片白雲,一縷新鮮空氣,一朵鮮花,一棵樹木,就連山上每一條通幽的小徑,都能讓你滿心歡喜。(羅予婕 攝)

藏在山腰的霧,猶如淡淡的絲綢,悄悄地、輕輕地移動着,似與晨曦告別的親吻。(王德宏 攝)

這裏遠離了城市的喧囂,星星點點的農家小院,彷彿還能傳出人們的竊竊私語。一路與鳥語花香作伴,上到觀音廣場,極目遠眺,四周景色盡收眼底。山下的中所鎮,車水馬龍,人聲鼎沸,一片繁榮興旺的景象。(李平貴 攝)

從雙石橋一直往裏走,便是水觀音。遠遠望去,景色秀美。文昌廟隱隱約約聳立在重巒疊嶂之間,水觀音宛似綠絲帶,縈繞着金馬山,奔流不息。(來源:彝族人家)

夜晚的觀音塘安靜、神祕,在燈光的襯托下絢麗多彩。夜幕籠罩下的兩岸遠山,在迷濛的霧氣裏若有若無,使山色朦朦朧朧,遠在虛無縹緲之中,站在金馬山下,此時此刻似乎情與景早已融爲一體。

汩汩的流水從山腳裏冒出,經過層層的大山岩層,水被過濾得純淨明澤,匯納成一汪碧潭。清澈碧藍,在潭邊六、七道泉水從地底汩汩湧出。

小小的觀音塘盛不下這些終年不斷冒湧的清冽泉水,從青石板堤壩上奔瀉而下,洶湧的流過河道,又接連折入越西河,河水滔滔流去,好像流到了天地之外。

文:涼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曦 整理

圖片除署名外外均由越西縣委宣傳部提供

責任編輯:楊 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