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當今世界唯一一支全球性海軍,美國海軍的全球部署和作戰能力自然也是非常不錯的,在極端氣候海區的作業能力,實際上,美軍也是具備的。但是,隨着北極地區的重要性上升,美國海軍原有的極地作戰部署能力很明顯也到了需要加強的時刻,而在最近,美國海軍方面就在進行北極海區相關任務增多的應對方法探索,而從公開的信息來看,和北極地區適應能力最強的俄羅斯海軍相比,美國海軍的應對很顯然要笨拙一些。

根據相關的消息,在今年,美國海軍杜魯門號航母打擊羣在美國方面自冷戰結束後幾十年沒有再讓航母打擊羣前出到北極圈的背景下、再次進入北極圈以內進行相關的威懾性部署演練,而對於此次行動,杜魯門號航母指揮官就表示,“美國海軍官兵丟失了很多“冷戰時期的技藝”,其中一項就是“該如何給艦隊除冰””。而爲了應對這個現實問題,美國海軍就認爲,首先應該爲每艘船準備48個棒球棍。

受氣候變暖的影響,北極地區的北冰洋戰略航道和相關資源的開發問題也逐漸提上了日程,而作爲在北極地區擁有領土的國家和全球霸主,美軍無論出於哪種考慮,似乎都需要更強大的北極海區作戰能力。但是,作爲北極地區美國最大的對手,一直沒有離開北冰洋的俄羅斯很顯然在北極地區擁有相對優勢。無論是相關的後勤類破冰船數量、質量,還是極地地區艦船作業經驗,美軍很明顯都要遜色於俄羅斯。而在這樣的現實之下,儘快增強自身航母戰鬥羣爲主體的海軍力量在北極的行動能力和威懾能力,就成了美國最現實的選擇,而且,這種能力增強刻不容緩。

在北冰洋航道問題和大規模資源開發問題出現之前,北極地區作爲世人眼中的不毛之地,其戰略價值很明顯是比不上印度洋航道的。也正因此,在冷戰結束以後,美國方面事實上是放緩了對北極的大力爭搶的,其相關的軍事準備雖然並沒有多少削減,但是,放緩式的發展事實上也就是退步的開始。而相比於美國,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軍事準備卻無時無刻不在加強和完善,而這樣的此消彼長自然需要美軍加快追趕。

客觀來講,美國海軍的極地作戰能力還是非常強悍的,其從相關的艦船設計到作戰理論之間一整套的極地作戰體系也是非常完整的,和俄羅斯再次開啓北極的激烈爭奪,美國很顯然擁有足夠的實力。因此,雖然“重返”北極的美國海軍看似相當笨拙,但是,一旦美國人給予其足夠的重視,北極地區的力量天平再次向美國傾斜也是可以預見的。因此,美國在北極地區的軍事準備在未來給其他北極利益參與國帶來的壓力不可小覷。(CX)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