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祭祖扫墓是子女给已逝父母先人拜扫,有些地方要在清明之前的寒食日前后完成,也有地方是要等到禁火改火之后的清明当天去祭扫,总之一年之中只此几天的时间。“此时寒食无烟火,花柳苍苍月欲来”说的就是寒食节熄灭旧火,夜晚无灯烛待月光来的习俗。

清明节前一二日,千门万户过寒食

春雨惊春清谷天,春天的节气已过大半。

时间过得好快,好像过完年就期待着清明小长假的到来,立春之后,雨水,惊蛰,春分,周而复始之间没什么存在感,时不时的倒春寒就如同段子里说的,冬天和夏天相爱后要消灭掉春天,好像才看了花开,就要进入枝叶繁茂的夏天了。

古时候,清明节更像一个时令节气,时至清明,草长莺飞,春暖花开,万物生长,景象变得清洁明净,说到清明,其实当时乃至今天人们过得是将寒食和清明融合为一的节日。

寒食,冬至后一百五日,春分后十五日,清明节前一两天。

寒食节要禁烟火,吃冷食,并且还有祭扫、踏青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是最古老的节日之一。

寒食节的历史由来

寒食,指在寒食这天要禁烟火,吃冷食。古人生火非常麻烦,所以一般人家终年都不会熄灭火种,但初春气候干燥,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而且万物都有生命轮回,经过上一年的沉寂与秋收冬藏,春天万物萌生,火种也是如此,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

“此时寒食无烟火,花柳苍苍月欲来”说的就是寒食节熄灭旧火,夜晚无灯烛待月光来的习俗。

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汉朝时有些地方甚至要禁火一个月,久食冷食不利于生活生产,遭到百姓反对,后逐渐缩短。

到了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并逐渐式微。清代历法改革,寒食逐渐融合并入清明节。

寒食 卢象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

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

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

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介子推,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

传说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避世于介休绵山。

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不出,母子隐迹焚身。后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所以四海以寒食寄哀思,只为尊崇介子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淡泊明志的奉献精神。而介子推的憋屈冤枉就像不可比拟的险峻绵山古迹,天长地久地矗立在那里,他的魂魄与山河同在,如同春日的风雷统御着万物生灵。

枝叶茂密似笼烟雾的榆柳在这一天也变得暗淡,而咏唱介子推故事的《龙蛇曲》却历久弥新,久唱不衰。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称霸春秋,却终究有负于用忠诚追随过他的介子推。

清明节前一二日,千门万户过寒食

寒食节风俗的生命思考

祭祖扫墓是子女给已逝父母先人拜扫,有些地方要在清明之前的寒食日前后完成,也有地方是要等到禁火改火之后的清明当天去祭扫,总之一年之中只此几天的时间。

寒食野望 熊孺登

拜扫无过骨肉亲,一年唯此两三辰。

冢头莫种有花树,春色不关泉下人。

这天,一家人来到野外的坟墓前,摆上供品,抛洒纸钱,填土祭扫,修整坟墓,子女跪拜,甚至痛哭流涕,回忆并铭记父母先人的恩德。

它有一种仪式感在里面,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面对凄清冷寂的坟头黄土也许还会感伤起来,思索自己的人生终将到哪里去。

人生死去万事休,即使坟前树枝花团锦簇,春光烂漫,终究到不了九泉之下,如同祭扫泼洒的酒水,终究滴不到黄土深处。

所以寒食日也让人们在一年之初,春将过半之时,认真思索生命的意义,要怎样活,怎样过自己的一生,是珍惜当下还是蹉跎岁月,是泽被后世被人铭记,还是见弃于人永被遗忘。

清明节前一二日,千门万户过寒食

​寒食节的福利,恣意踏青赏玩春天

春日的风光日新月异,也许只一天的功夫,繁花就绽满了枝头。“中林不是不禁火,其奈山樱发欲然。”寒食日,天气已经变得温暖,祭扫产生的一丝忧伤被东风一吹,就迅速被花红柳绿吸引代替了。

寒食城东即事 王维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王维的诗非常有画面感 ,这首诗的前两联就是一幅明媚的乡村春景图“:一条青青的小溪流从桃红李白的树下蜿蜒穿过,新发萌出的绿蒲草和白芷浸润在岸边湿润的泥土中,随风荡漾,溪边零零散散分布着几处人家,纷飞的桃李落英随溪水欢快的东流而去。

明媚的春天里,褪去冬日厚重包裹的人们变得欢快起来。城东的郊外原野上,踏青出游的人声喧闹,皮球屡屡被踢到半空,高过飞鸟之上,而杨柳荫下荡漾的秋千在少女们的推动之下也不时飘出垂柳之外。

劝君惜取少年时,春日就应该恣意放纵,纵情游玩,何须等到清明和上巳呢!

又是一年春草绿,我们已经不需要改火吃冷食,但还要悼念先人,祭扫踏青,要秉承传统文化,也要跟着时代移风易俗,献一束花,植一棵树,珍惜时光,既要把握当下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又要及时行乐,享受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