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同樣的歷史,聽不一樣的吐槽,這裏是大覌園時間。

1945年8月15日,73年前的今天,世界歷史上發生了一件非常具有標誌性的事情,那便是挑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法西斯軸心國,繼意大利和德國之後,最後一個軸心國日本,也終於選擇了投降,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的同時,也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謝幕了。

日本宣佈投降,最激動的莫過於便是中國人了,是呀,雖然二戰打了六年,但作爲戰中國之一的中國,距離抗日戰爭打響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四個年頭,這個勝利,是無數革命先烈以及同胞們用鮮血澆灌出來的結果,我們更應銘記。

不過,戰爭的結束卻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看到的,特別是長時間處在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洗腦下的日本子民,對於戰爭的失敗,更是無法接受,甚至在聽到宣佈投降的消息後,“羞愧”的選擇了自殺。

8月15日正午時分,日本天皇裕仁通過廣播,宣讀了《終戰詔書》,宣佈無條件投降,其實說回來,在日本四天遭到兩次原子彈的正面轟炸,到決定投降,以及最終宣讀詔書的六天時間裏,這封《終戰詔書》的宣讀可謂是一波三折,畢竟雖然是通過廣播,但並不是由天皇裕仁實時宣讀的,廣播中傳出來的不過是他早已準備好的錄音,而在日本決定投降之後,天皇裕仁在短短几天時間裏便遭遇了多次刺殺,而這些刺殺他的人,卻都是原日本軍方以及內閣成員。

原來,無條件投降的選擇,在日本方面,特別是在軍方高層以及內閣中都是爭議非常大的選擇,一方面認爲,日本沒辦法再賭美國會不會擁有第三顆原子彈,而且,在允許保留日本天皇制度的條件下,日本就不會名存實亡;而另一方面卻認爲,所謂的大日本帝國,不應該接受這種戰敗的“恥辱”,長期受到軍國主義思想洗腦的更是認爲,即便同歸於盡,戰死,也絕不應該選擇投降,而刺殺裕仁的這些人,便是持反對意見的成員,他們的目的,便是阻止投降詔書的播放,“死戰到底”。

而對於其它日本人來說,在聽到天皇裕仁從廣播中傳來的“無條件投降”詔書聲音時,大多也都淚流滿面,只是,這些人卻並不一定是因爲戰敗“羞愧”的原因,更多的是這是他們第一次聽到天皇的“玉音”,在他們的思想教育中,日本的天皇便是所謂的神的唯一後代,歷代的天皇都被日本子民視爲信仰,而1945年8月15日當天,卻是他們第一次聽到他們的“神”的聲音。

不過更多的,就和上邊提到的那樣,日本一直接受的是軍國主義思想的洗腦,對戰爭有着高度的追崇,出於武士道精神的原因,他們崇尚榮譽,認爲戰敗是可恥的,於是當天不少聽到投降消息的日本士兵以及民衆,都紛紛選擇了以自殺的形式,來維護自己所謂的“榮譽”,另外,不僅是8月15日當天而已,在宣讀詔書後的一段時間裏,日本的自殺事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峯,乃至於迫使日本政府不得已在街道上都豎立不少“禁止自殺”的標語來告誡民衆,而這些標語,即便是到得現在,在日本仍舊有跡可循。

後記

好了,這期內容到這裏就結束了,轉評美三代,點贊富一生,我是倌言,我們下期繼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