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由新祥旭考研簡老師對廈門大學建築學專業考研進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板塊:廈門大學的介紹,院系介紹,考研科目介紹,考研參考書目以及建築學考研備考經驗,建築學專業院校排名情況等幾大方面。

一、廈門大學

2019廈門大學建築學考研招生人數,考試科目,參考書目,複試線

廈門大學,簡稱廈大(XMU),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入選“111計劃”、“珠峯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學校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被譽爲“南方之強”。

二、招生人數,研究方向及考試科目:

161建築系

招生人數:

2019總計劃:36

其中2019學術學位計劃:10

其中2019全日制專業學位計劃:26

081301建築歷史與理論

研究方向:

01城市與建築歷史

02閩臺建築文化

03歷史建築與建築文化遺產保護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55建築學基礎

④501概念性快速建築設計(6小時,自帶工具及紙)

081302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研究方向:

01公共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02建築與環境設計及其理論

03城市設計及其理論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55建築學基礎

④501概念性快速建築設計(6小時,自帶工具及紙)

081304建築技術科學

研究方向:

01廣義生態建築技術與設計

02生態城市與閩南建築節能設計

03建築環境控制技術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55建築學基礎

④501概念性快速建築設計(6小時,自帶工具及紙)

085100建築學(專業學位)

研究方向:

01公共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02建築與環境設計及其理論

03城市設計及其理論

04城市與建築歷史

05閩臺建築文化

06歷史建築與建築文化遺產保護

07廣義生態建築技術與設計

08生態城市與閩南建築節能設計

09建築環境控制技術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55建築學基礎

④501概念性快速建築設計(6小時,自帶工具及紙)

三、參考書目:

陳志華著.外國建築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四版)[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

羅小未.外國近現代建築史(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

潘谷西主編.中國建築史(第六版)[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

鄒德儂等著.中國現代建築史[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

羅小未等編著.外國建築歷史圖說[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5.

劉敦楨著.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4.

梁思成著.清式營造則例[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1.

《建築學報》、《建築師》、《世界建築》、《新建築》、《時代建築》等相關學術雜誌。

李必瑜等.《建築構造》( 上、下) 第四版[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

柳孝圖.《建築物理》(第三版)[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

崔豔秋等.《房屋建築學》(第三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張文忠.公共建築設計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

彭一剛.建築空間組合論(第三版)[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建築設計規範大全(全兩冊縮印本)[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建築設計資料集(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4.

其它有關建築設計的教材、參考書、資料集以及常用規範等。

四、近三年廈門大學建築學複試分數線:

2019廈門大學建築學考研招生人數,考試科目,參考書目,複試線

五、建築學專業院校排名情況:

2019廈門大學建築學考研招生人數,考試科目,參考書目,複試線

六、廈門大學建築學考研經驗:

1、零基礎複習階段(6月前)

本階段根據考研科目,選擇適當的參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過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適當擴展知識面,熟悉專業課各科的經典教材。這個期間非常痛苦,要儘量避免鑽牛角尖,遇到實在不容易理解的內容,先跳過去,要把握全局。系統掌握本專業理論知識。對各門課程有個系統性的瞭解,弄清每本書的章節分佈情況,內在邏輯結構,重點章節所在等。

2、基礎複習階段(6-8月)

本階段要求考生熟讀教材,攻克重難點,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識點,結合真題找出重點內容進行總結,並有相配套的專業課知識點筆記,進行深入複習,加強知識點的前後聯繫,建立整體框架結構,分清重難點,對重難點基本掌握。

同時多練習相關參考書目課後習題、習題冊,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歷年真題,弄清考試形式、題型設置和難易程度等內容。要求喫透參考書內容,做到準確定位,事無鉅細地對涉及到的各類知識點進行地毯式的複習,夯實基礎,訓練思維,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強化提高階段(9月-11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