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我華夏衣裳,興我禮儀之邦。”

10月27-10月31日是第六屆中國西塘漢服文化周在西塘舉行的日子。近幾日,一打開抖音幾乎都可以刷到有關於“西塘漢服文化節”的小視頻。

在風雅古樸的西塘,點花鈿,描青黛,一襲襦裙霓裳,曲裾輕舞,走過秦漢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築,一步步踏過青石板,夢迴千年。衣袂飄飄地走在古色古香的江南水鄉,期盼着一個不期而遇的TA。趁着月色朦朧再在河中點一盞花燈。或在格桑花,與三五好友談天喝茶。曲裾襦裙,朱子深衣。你所能想到所有的美好都成了西塘現在的樣子。

感覺全世界都去了西塘!是什麼讓西塘一夜之間在抖音開啓刷屏

西塘漢服節期間,只要身穿正規漢服,就可以免門票,不限次數免費通行西塘景區及景區內景點。

在這裏,你可以看見各朝各代身着漢服的方隊走過,也可以偶遇徐嬌,方文山等人。你可以見到漢服婚禮,結識同袍,見到四大美人,也可以遇到很多的不期而遇,很多的萌娃們。

這裏,是漢服愛好者以及漢服文化復興運動者們的天堂。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

你也許知道日本的傳統服裝是和服,韓國的傳統服裝有韓服,你可曾知,我們漢人也有自己的傳統服裝,它叫漢服。它也很美。

感覺全世界都去了西塘!是什麼讓西塘一夜之間在抖音開啓刷屏

常被漢服復興者們穿着的漢服款式就有:曲裾、直裾、高腰襦裙、襦裙、圓領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玄端之多。

而漢服文化復興運動從清朝滅亡後,就有一段時期有過。

感覺全世界都去了西塘!是什麼讓西塘一夜之間在抖音開啓刷屏

漢服運動是「漢服文化復興運動」的簡稱,屬於華夏文化復興運動中積極的一部分。

它曾在清朝滅亡後的一段時期就有過,但更多的是本世紀初(清代因剃髮易服而消亡,21世紀初開始復興)。隨着中國國力上升,一部分國人大國意識覺醒的背景下,以知識分子、青少年族羣爲主體,以漢服迴歸爲出發點,以復興華夏文化爲目標的一場文化復興運動。

漢服運動是漢民族藉由復興傳統服飾的方式進而推廣漢族的傳統文化。改革開放以來,隨着中國綜合國力大幅提高,國際地位大幅提升。中華文化重又得到世界的關注與重視。與此同時,國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覺醒,國人開始反思我國之優秀文化,並舉力保護繼承。當是時,漢服從沉睡中驚醒,各地漢服組織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建立,以復興中華五千年文明,揚華夏華裳,而漢服運動也隨之開展而來。

漢服是從“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發展而來。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后六服、儒服、劍服位於漢服體系的中心,沿襲四千多年。冕服是漢服的根源,也最能體現“絕地天通”的華夏信仰,更是漢人千年來祭神祀祖,與天地交通的吉服。

關於漢服的記載數量也有許多,如:

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簡牘:“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

《漢書》:“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

《蠻書》:“裳人,本漢人也。部落在鐵橋北,不知遷徙年月。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

《新唐書》:“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餘尚同漢服。”

《遼史》:“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漢服,黃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會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國服;皇帝、南面臣僚漢服。乾亨以後,在禮雖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漢服;重熙以後,大禮並漢服矣。”

《東京夢華錄》:“諸國使人,大遼大使頂金冠,後檐尖長,如大蓮葉,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帶,如漢服。”

等等等等。

你可曾一眼就爲漢服心動過。

你可知它不僅僅是美麗,還更有價值和意義。

在本次西塘第六屆漢服文化節,甚至都可以看多許多外國友人的面孔。他們也“着我華夏衣裳,興我禮儀之邦”。

碎碎念:

有很多人喜歡卻不敢自己一個人身着走在大街上,有的人怕被指指點點,有的人有各種原因,很多時候“正版”和“山寨版”也打得熱火朝天。

望你們有自己的選擇,也有勇氣穿上你的所愛,挺胸抬頭,坦坦蕩蕩。也望更多的人去讚美打氣,漢服是我國的傳統服飾,它不應屬於“奇裝異服”,它可以也很日常。造出它的人,除了衣料還有設計,也望尊重每一個人。

另西塘漢服文化周曆屆回顧:

2014年11月1日,第二屆西塘漢服文化周在浙江西塘古鎮開幕。

2015年10月30日,第三屆西塘漢服文化周在嘉興西塘古鎮如期舉行。

2016年10月29日,第四屆西塘漢服文化周舉辦。

2017年10月31日,第五屆西塘漢服文化周活動於浙江西塘古鎮拉上帷幕。

2018年10月27日,第六屆西塘漢服文化周活動於浙江西塘古鎮舉辦。

西塘漢服文化周是傳統文化的奮力自救,不能忽視這些值得被尊重的努力。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與子偕行。

西塘漢服文化周努力地想要還原漢唐風光,不是要讓歷史倒退,人人穿起霓裳,而是想尋回華服背後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禮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