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華創證券“李鬼”門 揭開券商一塊傷疤)

本週三(2月19日)晚,華創證券一場電話會議,邀請了被稱是星期六子公司遙望網絡“陳總”分享“乾貨”。其後遙望網絡董祕馬超接入電話會議,現場打假,表示此“陳總”非公司高管,遙望網絡中層以上就沒有姓陳的!這場“李逵”打假“李鬼”的鬧劇成爲資本市場茶餘飯後的一個談資。但在筆者看來,打假事件揭開了券商的一塊傷疤。讓投資者充滿期待的券商個股的報告,又摻有多少水分?

華創“翻車”背後的真相

在這次電話會議中,遙望網絡的“假高管”向接聽電話的機構投資者介紹了遙望網絡2019年的利潤構成:“微信這邊是1.5億元利潤,遊戲廣告代理三四千萬元,帶貨這一塊有四五千萬元……今年我們內部的KPI是每個月做到兩個億,一年下來24億、25億這樣子。”其後,真高管遙望網絡董祕馬超接入電話指出,遙望網絡從來沒有跟市場報過2020年的目標是多少,月均目標是多少。

本該是一場專業的電話會,最在華創證券主持人的連聲道歉中結束。

華創證券的“李鬼”事件看似是一場鬧劇,其實深刻反映了目前普遍存在於券商中的薦股亂象。一些券商研究機構與第三方智庫平臺合作,邀請一些面目不清的專家,按照其事先編寫的“劇本”進行配合鼓吹,已經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像這個所謂的“陳總”以假冒的身份出現進行招搖撞騙的情況,也並非罕見。就連華創證券也在錄音中承認,這並非第一次了。

假冒的“陳總”固然可惡,但華創證券更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明知“陳總”不是遙望網絡的高管,卻讓他以高管身份出現,並且在會議上捏造了遙望網絡公司的利潤目標,這顯然是爲了配合炒作的需要,欺騙投資人,這背後有嚴重的違規違法嫌疑。

券商研究水平不必過於迷信

每當市場熱情高漲之時,投資者的入市熱情也隨之高漲。但普通投資人對於如何選擇標的缺少經驗,這時券商薦股成爲不少中小投資者買賣股票的指揮棒。不少職業道德缺失的研究機構正是利用這一點大肆販賣私貨,誘騙投資者“高吸低拋”,這背後多是有着拉高出貨等不可告人的祕密,但都不是爲了投資人的利益,而是爲了一己私利。

在一些人投資人看來,券商集中了大批的精英,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充滿了智慧。其實,券商研究隊伍可謂參差不齊。

有的研究團隊水平確實很高,充分調查研究的報告含金量非常高。但這種報告不會隨便放到市場中供投資人傳閱的。這些報告都是作爲券商用以鉚定核心業務的吸引力,只向部分優質訂戶派送,而這些優質訂戶,早就向券商預繳了鉅額資金,已經是券商的“衣食父母”。

另一方面,很多券商對外發布的所謂研究報告,雖然產量多得驚人,但往往是粗製濫造,甚至相互抄襲早已不是新聞。近期,有新聞報道,國際上出現了一股蝗蟲潮,在A股市場出現了“蝗蟲概念股”。不少券商連夜趕製報告,還煞有介事地繪製出了蝗蟲飛行路徑圖,推薦各種扯得上的個股。豈料17日當天,隨着所謂蝗災重災區印度傳出蝗災已基本撲滅的消息,原來的熱炒個股頓時應聲而落,這些券商研究團隊炮製出的蝗災“急就章”墨跡未乾就成了廢紙,一些券商研究員一邊調侃“這屆蝗蟲不行”,一邊不得不把報告送進了粉碎機。

我們當然不應一棍子打死券商的研究交流成果,裏面也確實會有好的值得信賴的產品。但是這種報告從總體上來說水平參差不齊的,有的不過是跟風之作,典型的散戶思維,甚至製造概念。投資者對此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必過分迷信。華創證券出現的“翻車”事故給投資者提了一個醒,資本市場的投資,最重要的還是要不斷學習,對市場有自己的研判,而不能盲目聽信市場傳言,特別是那種充滿虛假性的東西,如果過於輕信,對自身實在是有害無益。■

相關文章